8+8+8+8+8寫成乘法算式只能寫8x5不能寫5x8嗎?小學數學為何這麼死板?

給力大象


我是小學老師,下學期就正好教到這部分內容。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首次出現乘法是在二年級上冊。在假期裡我讓孩子家長監督孩子背過乘法口訣表,但是我強調不許家長給孩子講解這部分。留到學校由我們老師給學生講是最好的選擇。因為這部分內容和過去相比教材上的要求已經發生了變化。

乘法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過去是:被乘數*乘數=積

8+8+8+8+8這個相同加法算式,用乘法計算。那麼加數8就是過去的被乘數,數字5就是乘數,表示5個8相加是多少,必須寫成8*5=40

現在教材上已經有了更改。


這是教材上的例題。和題主所問的那題基本上是一致的。

可見題主所說的只可以寫成8*5不可以寫成5*8是過去的說法。現在教材早就改成這兩種答案都是正確的了。現在的靈活多了,難度也降低了很多。過去那種方法,很多學生弄不清楚哪個是相同加數,哪個是相同加數的個數,誰在前,誰在後難住了好多的孩子。

某領導人在關心孫子寫作業時,正好孩子為這部分頭疼,領導人做了指示,後來教材就改成現在這樣了。

所以我經常說知識有時代性,不要老拿著你過去學的那套去教孩子,有時費力不討好。還是多和老師交流溝通把吧。一起關注孩子們的成長。


淺淺的教育


我上小學時8+8+8+8+8寫成乘法算式時,確實只能寫作8×5,但是我印象至少十年前孩子的課本已經是8×5和5×8都可以了,我剛剛也還和孩子確認過了。所以,大家沒必要糾結數學規範不規範,死板不死板了!

其實,不僅僅是數學,語文中一些字詞的讀音、筆順也和以前不同了。比如,確鑿,過去讀作què zuò,現在讀què záo。不信你可以注意一下,連新聞聯播的播音員都是這麼讀的。想當年這可是我費了一番功夫才記住的考點呢!😂😂😂

還真是得活到老,學到老啊!反正專家怎麼說都有道理!



小黑小黑Luo


8+8+8+8+8寫成乘法算式只能寫8x5,不能寫5x8嗎,小學數學這麼死板?

親愛的家長同志,這其實不叫做死板,而是叫做規範。

雖然8X5和5X8的結果相等。但是兩者所表示的含義不同。

前者表示,5個8相加。後者,表示8個5相加。

如果不這樣子規範。那就會亂套啊,比如題目要求請你寫出5個8相加的式子來,你難道可以寫成5+5+5+5+5+5+5+5來嗎?對啊,它和8+8+8+8+8的結果也是一樣啊。但是所表達的意義完全不一樣。

所以,也請督促孩子,孩子的學習,我們應該從小處細節的規範做起。

比如寫漢字,那個筆順的規範,其實不管你怎麼寫,橫七豎八的,最後那個字還是寫出來了。但是為什麼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要特別強調孩子寫筆順,而且筆順也是考試的一個重點。就是這個道理。

這個題目來自於某小學的期考試卷,是個填空題,8+8+8+8+8寫成乘法算式時給了兩個空( )和( ),就有人提出來只能寫8x5不能寫5x8,所以應該只給一個空。你怎麼看這道題?

所以,方老師也認為,這裡只有一個空,他的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8X5,表示5個8相加。

我是初中數學老師,班主任,現在今日頭條開通方老師數學課堂,專門講解初中數學題和中考科普,歡迎大家關注。


方老師數學課堂


這個,相當於變相的把數學問題變成了語文問題啊!

結果都一樣,何必糾結呢?

有人說,如果寫成5×8,是指8個5相加,,而題目中明顯是5個8相加,所以必須要寫成×,這樣才是對的!

但是我就覺得完全沒有這個必要!按照8×5來看,學生是先看到了8這個數字,在去看到底有多少個8;而5×8則是先看有多少個數字,再去看這個數字是什麼。

其實,學生本身也是知道,這張考試卷上這個題目無非就是要考5個8相加變成乘法,而且學會這個算法,也就是為了學生以後看到類似這樣的題目,可以很快速的解答出問題,並得到正確的答案。

所以完全沒有必要來糾結,到底這兩個結果,孰對孰錯,都是對的,因為結果都一樣!

小學的數學不是死板,還有很多很“靈活”的問題!

以前,我去給小學生做家教的時候,就是教數學,那個時候看到這個小孩在寫的數學作業,幾乎和我之前學的相差無幾,都是,兩車相向而行,問何時相遇,或者是兩個水管,一個開水一個漏水,問何時可以裝滿,亦或者很經典的問題,雞兔同籠。

這些問題,讓我現在來看,真的是極度無語!但是沒有辦法,為了讓學生們理解算數的奧妙,只能講這種問題,讓數字類的東西向生活靠齊!


小學只是一個階段,很多東西也都只是皮毛,現在讓這些小學生糾結的問題,可能到了初中就壓根都用不上!



樂鬧


以上是小學數學試卷,從試卷可以看出有兩個括號,意味著這個乘法算是確實有兩個答案。

這個題目來自於某小學的期考試卷,是個填空題,8+8+8+8+8寫成乘法算式時給了兩個空()和(),就有人提出來只能寫8x5不能寫5x8,所以應該只給一個空。你怎麼看這道題?

以上粗體字是問題描述,從問題描述看的出,有問題的是“有人”。

其實現在小學數學已經慢慢轉變到實際應用為主,這張試卷給出了兩個空格就是很好的解釋。以前我們學數會教到“乘以”這個概念,比如說8乘以5,那麼8是被乘數,5是乘數,意識就是5個8這是字面理解,但是從數學公式上5x8和8x5,本質上並沒有區別,在這裡乘號,我們可以讀作“乘”,也就是說前後兩個數字都可以當做乘數或者被乘數。

這個就是我們教學上的進步,而且數學從來都不死板。

所以死板的並不是題目或者數學,死板的是人的固有思維。

說到教學死板,個人的經歷來說,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相對死板,我看了我三年級兒子的試卷,很多詞彙填空,變形之類的題目,明明答案都是對的,但就是因為不在課本範圍內所以算錯。人的語言是全是界最靈活的的東西,難道不應該從小讓孩子知道這回事嗎?現在都已經2018年了,為何還停留在上世紀80年代?當然有可能只是個別老師的問題,希望大部分老師是與時俱進的。少年強則中國強,不是嗎?


洛紐夏


5×3引發的爭議。

起因是一個美國三年級學生數學試卷,題目是用累加的方法解決問題5×3。考察的也是對乘法含義的認識。學生寫出5+5+5被判錯(紅圈)減一分,老師給出的正確答案是3+3+3+3+3(黃圈).如下圖。

補充:可能很多網友看不明白,先普及下,美國教乘法含義是和我們的定義是不一樣的。


拿5×3來舉例

中國乘法含義:5+5+5 → 3個5相加 → 5×3

美國乘法含義:3+3+3+3+3 → 5個3相加 → 5×3。

結語

就個人來講,還是支持嚴格區分。但要講清楚兩個因數變化位置不影響結果。如下圖。

① 按行累加

② 按列累加

③ 行列轉換(旋轉90°)來理解兩種含義互換。

歡迎多多贊,轉,評支持原創精品回答。

關注頭條號,學習更多好玩的數學知識。


一學堂王老師


我想這不是學校、老師死板,而是數學的嚴謹!雖然8*5同5*8的結果一模一樣,但意義完全不同。

要解釋這個問題,我們先要弄明白什麼是乘數,什麼是被乘數以及乘和乘以的區別。


所謂被乘數就是乘法中被乘的數字,放在乘法符號前面,而乘數是用以乘的數字,放在乘法符號後面,兩者統稱為因數!

而乘和乘以的區別則是指示哪一個才是被乘數。x乘以y,x是被乘數,x乘y,y是被乘數。

這可能有些晦澀繞口,舉個例子吧:a*b。

這裡面a是被乘數,b是乘數,讀作a乘以b,或者b乘a,表示有b個a相加。

倘若反過來,b*a,則意義完全相反,是a個b相加!讀作b乘以a,或者a乘b。

所以題主的五個八相加,只能寫成8*5,讀作8乘以5!否則,意義就完全不對了。


我想很多人都覺得這很麻煩,明明結果都一樣,還搞這麼多名堂,純粹是多此一舉的事情,但數學概念就是這麼嚴謹,容不得半點歧義!

把這個知識點延伸開,到除法,除和除以的結果就天差地遠了。


請叫我樹先生


你提出的這個問題,我想會困擾許多家長和老師!

我們都是知道的是四則運算加減乘除,其中加法和乘法是有交換律的,8×5和5×8其運算結果應該是相同的!所以如果選擇標準答案如果給出的是:40,無疑這兩個運算結果都是有效的,也是判對的!

如果選擇算式表示那也是有區別的:8+8+8+8+8正確的表示應該是8×5而不是5×8為什麼?因為8×5表示的是5個8連加,5×8表示的是8個5連加,所以它是不符合題意的,故老師就會判錯!

有人說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或稱科學)這沒有錯,但是我個人認為它還應該加上一句數學是一門比較靈活的學科(科學)!有時同樣的結果表示的內涵是不一樣的,比如我們拿一塊錢去買一個燒餅,這裡是一種消費行為,是我們去買,是花錢!同樣一個燒餅商家賣給我們也是一塊錢,這裡就變成一種經營(銷售)行為了,是商家在賣,商家除了要賺回一個燒餅的製作成本之外,還有利潤在裡邊!雖然同樣是一塊錢其所包含的價值是不一樣的!這就是我個人的理解!

歡迎大家繼續!


冀之筆


這是一種規範,但也是錯誤的規範。


5個8相加,為什麼不能同樣是8個5相加?

強調過程的意義在於什麼?在於保證人在規範的條件下獲得結果,而我們所說的規範條件,其實就是合法、符合道理、符合道德。除此之外,任何形式邏輯都不應該作為思維的束縛。

5個8相加的結果是40,8個5相加的結果還是40,用兩者方法都能得到同樣的結果,而這也不涉及到法律、道德、道理的問題。為什麼不可以?有人說5個8相加只需要做四次加法,而8個5相加卻需要做7次加法,所以,5個8的運算速度更快。

這也是一個比較荒謬的結論,數理上的速度,並不代表物理上的速度,每個人的大腦不同,在處理信息時採用的方式也不同,最好的辦法當然就是按照個人最佳方式來,而不是按照數理上認為的最有效方式。舉個簡單的現實例子,看下圖。

黑線是兩點之間線段最短,而紅線呢?卻是速度最快,因為人游泳的速度不可能比跑步快,更何況還要頂著海浪。如果一定要按照數理上的最佳方式,可能救援者就僅僅晚到十幾秒,落水者已經淹死了。

美國內華達州有個案例很火,一個母親告幼兒園教會了自己孩子“o”是一個字母,結果母親勝訴了。

這件事兒看起來很荒謬,很多人認為學校幫助學生知道字母“o”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我們不妨看看那位母親的申述主張,她說:我的孩子再知道“o”是字母,並指導這個字母的讀法之前,她會把這個字母想象成雞蛋、想象成輪胎、想象成一切可以是圓形的東西,但是她現在只是知道那時字母“o”。

為什麼當地法院會判這位母親勝訴,因為母親拿出來法官不能拒絕了理由,那就是學校剝奪了孩子的想象空間,更抑制了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

我們的教育中有很多問題,其中最令人無法接受的就是教條主義,一個結論只能對照一個過程,如果出現另一種方式,那就必然是錯的,這就是對孩子數學天賦的抑制。教育者有沒有考慮過,為什麼享譽世界的中國數學家裡面,只有華羅庚和陳景潤是自己培養出來的?為什麼蘇步青、陳建功、陳省身都是從國學回來的?為什麼我們改革開放之後,一個世界級的偉大數學家都沒有培養出來,就是因為這樣教條主義,導致很多有天賦的人,必須要出國學習,才能獲得成功。

想想華羅庚和陳景潤,我們偉大的民族幾億人口裡面才出現兩個,這是什麼概率?

不能否認特定領域5個8和8個5之間存在區別,但認識的方法不應該是教條的,否則就是失敗的教育。

我們強調獲得結果可以用任何方式,前提是不能違法法律、道德和道理。如果只是過程的學習,並且一定要強調5個8和8個5之間存在區別,那就要拿出來道理,不要硬性規定。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絕對,之所以1+1=2,是因為在這個算式裡面,1被賦予了作為最低整數單位的特徵,但在這個特徵之下,也會有其他的答案,比如24,因為兩打啤酒是24瓶。

做規範沒問題,但教育者也需要自己先把問題搞明白。當一個孩子面對5個8相加的時候,他習慣性把8寫在後面,然後再去查個數寫在前面,這有問題嗎?

有些人說數學是嚴謹的,所以必須這樣。這話怎麼這麼像鍵盤俠說的?數學是嚴謹的定理化的嚴謹,不是教條化的嚴謹。那麼多聰明的老師在,誰來說說8*5寫成5*8違反了什麼定理?


總結一句:教條就是為了省事兒,規矩定下來了,就不用解釋了,這不是真的為了孩子好。


補充:統一回復一些問題,以正視聽

其實從頭到尾說的就是避免思維僵化和教條主義,並且明確說了在法律、道理、道德、定理之外,任何情況都不能作為孩子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的束縛,否則就是對孩子天賦的扼殺。

而一些人留言說工程、算法等等領域必須要規矩,請問有人說這些領域不要規矩嗎?上面說的四點要素不是已經涵蓋所有必須遵守的規矩了嗎?一個剛剛學習乘法的孩子,到底應該用哪個領域來束縛他?工程?計算機?航空航天?還是大家認為那些所有高端的領域?

對於基礎數學來說,5*8和8*5,已經沒有乘數和被乘數的差別了,教育領域已經把這個規範取消了,因為這個規範是教條的。竟然還有人說兩者之間有區別,這不是僵化啊,這是墨守成規啊,這是刻板印象啊。拿成人的思維去約束孩子,那我們更不能出影響世界的偉大數學家了,因為這片土地上已經沒有世界級的偉大數學家了。

關於紅綠燈,剛才說了,四大元素必須遵守,但差別在於你要去哪兒啊,要是去馬路對面,當然要等。要是去斜對面,最好是先走另外一條綠燈的路,這還用探討嗎?

有人反駁我字母“o”的案例,真心覺得這沒什麼好說的,按照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2-7歲的孩子是開發創造力和想象力最重要的階段,這裡也叫前運算階段(Preoperational Stage),所以美國那個地方法官才會認可家長的主張,認為幼兒園是有錯的。因為大家都明白,如果讓孩子晚兩年知道字母“o”的含義和發音,並不會影響孩子認識字母“o”和掌握語言。就像我們的漢字一樣,一共有十萬詞組,其中大約四五萬常用詞組,這點兒字兒兩年還學不完麼?更何況跟我們漢語言相比,是那麼淺顯的英語。

這段文字我特意放在最後,而不是放在前面跟他們開撕,因為我知道急於反駁他人的人,是沒有耐心看到最後的。相反,和我有著同樣理解,同樣是反對教條主義和思維僵化教育方式的人,更願意接收到這最後一部分信息。

還是那句話,無論是數學,亦或者是其他科學,都要保證嚴謹性,但不是教條化的嚴謹。科學的基礎是辯證邏輯,而不是形式邏輯,因為有了辯證,科學家才能發現科學本身的不足,由此讓科學不斷的發展。這也是科學的偉大之處,它能讓人類生活的越來越好。

但迷信科學的人,卻一直認為科學是無所不能的,這類思維僵化的人還是自娛自樂的好,不要出來浪,否則會害人。


小言詹詹


我看到有人說這不是死板,這是規範。我要說這就是死板!這就是當下小學教育裡面出現的問題之一!

首先所有的規範都要有有實際意義的解釋才可以作為規範。比如培養我們孩子的規範的交通安全意識:只有綠燈的時候才可以通行,那麼就有小孩子問在確保周圍無車輛通行的情況下,能不能在紅燈的時候過馬路呢?當然不行,解釋是什麼呢?因為有可能會因為觀察不仔細,視野不夠明朗原因等導致的無法預知的危險發生。但是8+8+8+8+8一定要寫成8*5的的規範的解釋是什麼?為了讓8*5寫出來之後立馬看到是五個八相加?有何實際的意義?

小孩子在處於非常好奇的年紀,你給他每規定一件事情,他要是提出質疑,你不能解釋為這個就是這麼規定的,這麼死板的回答,是會扼殺他的創造力和好奇心的額,他首先對這個解釋得不到滿足,又被你判定他的想法的錯誤的行為,損傷他自己的好奇心,進而損傷他的創造力。

包括這種字的筆畫的按順序書寫,也是死板教育的一部分。我想問古今中外的方塊字書寫,那個名家是按照教科書上的筆畫去完成自己的方塊字的書寫的?這種筆畫要求沒有任何意義。這種規範可能還有點實際意義,比如說你按照這樣的順序寫會方便一點,好看一點,但是孩子自己要怎麼寫,這個是不能強迫的讓他按照固定的筆畫去書寫的!

包括前一段時間家長們對於“四”的第二劃叫做“橫折”還是“橫折鉤”的熱烈討論,都是由這種死板教育導致的。這種教育,和孔乙己說的“茴香豆的茴有四種寫法”有何區別?

搞這種死板教育,還不如早點在數學教育里加入簡單的邏輯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