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水池玩水,妈妈说要遵从天性,只有天性没有规则不是爱

两个三四岁的孩子蹲在水池边用手在波动水池的水,水面有点深,孩子需要弯着腰才能够着,所以远远看上去像是头已经在水里了,两个妈妈坐在边上聊天,偶尔回头看看孩子。

后来一位老人过来看到孩子的行为,忍不住劝诫两位妈妈,“孩子这样太危险了,不要让他们在这玩了”妈妈们回头看了下孩子又看了下水“还好,这水不深,掉下去也没事,再说孩子本来就喜欢玩水,这是他们的天性”


孩子在水池玩水,妈妈不顾危险说要遵从天性?亲子专家:大错特错


遵从孩子的天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样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却忘记了“遵从孩子天性”后面还有一句“规则也一样重要”。

1、只遵从孩子的天性的爱

如果一个孩子不知道什么是规则,没有任何约束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很容易就会想到一匹松了缰绳的马,横冲直撞,做出很多超乎社会规范之外的行为,最后害人害己。

只遵从天性的孩子大多都是父母溺爱的结果,什么事都顺从孩子,合理的不合理的都无条件满足,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所有人都要为自己服务,小时候是家人,长大后是社会中的其他人。

而且这类孩子进入社会后,并不会受欢迎,因为他只知道自己不顾别人的感受,所以很难交到朋友,也有一些人不能很好的融入社会,认为自己被社会其他人抛弃,从而出现反社会行为,做出极端的行为。


孩子在水池玩水,妈妈不顾危险说要遵从天性?亲子专家:大错特错


这样的例子无论是李天一还是榆林米脂的少年杀人犯都是这类孩子的典型代表。所以只遵从孩子天性的做法不可取。

2、只有规则的爱

如果一个孩子总是活在父母的条条框框下,什么事都听父母的,很容易失去自我,成长为父母期待中的样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乖乖女”。

事实上乖乖女也分为很多类型,第一类是凡是都听父母,都是父母安排,这类孩子长大后很容易成为“巨婴”自己无法独立生活,要依赖父母。

还有一类乖乖女只是表面顺从,内在常常会比较叛逆,小时候没有能力和父母抗争,到了高中大学才开始敢于发展自己的天性,变得叛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小时候很听话,长大了就像变了个人,父母不理解,以为孩子出现了什么问题,事实上只是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慢了一些,但迟早会来。


孩子在水池玩水,妈妈不顾危险说要遵从天性?亲子专家:大错特错


以前接触过一个大二休学的孩子,孩子从小成绩优异,按照父母的期望上重点名校,最后如愿以偿考入985大学,学了最热门的专业。在很多人眼里,这个孩子的人生无疑已经成功了一半。然而就在孩子上大二的时候,她突然提出要退学,重新考大学,学习音乐。这样的消息无疑就像晴天霹雳,父母很生气,但是孩子很坚持,用孩子的话说自己一直很喜欢音乐,但是父母认为学音乐没有什么前途,所以坚持让孩子学理科,学计算机专业,但是到了大学孩子发现自己对计算机一点不感兴趣,还是想要学习音乐,于是向学校提出退学,说自己要重新考大学。


孩子在水池玩水,妈妈不顾危险说要遵从天性?亲子专家:大错特错


3、既遵从天性,又有规则的爱

科学的爱应该是即尊重孩子的天性,又有一定的界限和规则。只有这样孩子对人对事才能有正确合理的认知和期望,这样的爱会让孩子更有安全感,试想下一个不会走路的孩子,让他在大草原上奔跑,孩子感受到的可能并不是愉悦,而是担心和恐惧;一个不会沟通不会人际交往的孩子,让他独自参与PARTY,不是尊重孩子的天性,而是在毁灭孩子仅有的一点自信和勇气。


孩子在水池玩水,妈妈不顾危险说要遵从天性?亲子专家:大错特错


有人用一间四面都是墙的空间来比喻孩子的天性和界限,父母需要根据孩子的成长发育阶段来给孩子设定合理的“空间”。就像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只能在小区里范围内自由自在的行走,如果要到大街上走就需要父母的牵引,但是当有一天孩子既可以稳当的行走,而且还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知道怎么样对自己才是安全的,那么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放心的让孩子自己在大街上行走。


孩子在水池玩水,妈妈不顾危险说要遵从天性?亲子专家:大错特错


事实上,孩子的成长也是如此,孩子每个成长阶段需要发展的天性和必要的界限是不同的,父母们要多思考如何为孩子提供一个合理的“空间,”既能帮助孩子释放天性,又能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健康,舒适的环境中快乐,健康的的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