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生豬產業發展指數繼續回落,豬肉價格有望“退燒”

界面商學院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農業產業安全研究團隊編制的“生豬產業發展指數”顯示,2019年12月指數值為126.58,較11月份(130.94)進一步回落,且已經連續兩個月回落,顯示生豬行業正在由過熱逐步“退燒”。從歷史數據來看,生豬產業發展指數通常比豬肉市場價格變化趨勢先行1~3個月。

生豬產業發展指數以90-110 作為標準區間,在此區間內表示產業運行較為平穩,此區間以外均表示生豬產業運行存在異常。低於90視為產業“過冷”,高於110視為產業“過熱”。

12月生猪产业发展指数继续回落,猪肉价格有望“退烧”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農業產業安全研究團隊首席、研究員徐磊表示,現階段豬價持續上行“疲態盡顯”,主要是因為豬肉儲備投放、豬肉進口和企業庫存出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彌補行業供給缺口。此外,養殖戶生產信心正陸續恢復,體現為市場終端供給及生豬產能逐步得到釋放,同時,生豬產業鏈多環節數據已表明生豬供給也在轉暖。

中央儲備凍豬肉自2019年9月開始投放市場以來,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共組織實施十一次中央儲備凍豬肉投放工作。其中截至2019年12月份已累計投放中央儲備凍豬肉達14萬噸,從而為市場穩定供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2月份生豬產業發展環境指數為100.71,較11月份95.14呈現增長態勢。

界面新聞副總編輯、界面商學院院長崔宇表示,11月和12月中國豬肉進口量大幅攀升,特別是12月豬肉進口達到了26.98萬噸,創歷史新高。此外,自2020年1月1日起,中國將凍豬肉進口關稅暫時從12%下調至8%,也將推動豬肉進口進一步維持高位。 崔宇同時表示,2019年豬肉產量僅為4255萬噸,較2018年下降了1149萬噸,降幅達到21.3%,雖然2019年全年210.8萬噸的總進口量不足以填補總產量缺口,但短期進口大增仍會對豬價產生明顯的邊際影響。

從潛在的生豬產能來看,2019年12月份,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增長2.2%,連續3個月環比增長,且比9月份增長了7%,顯示全國生豬基礎產能回升勢頭逐步穩固。同時豬飼料尤其是母豬飼料也在環比大幅增長,同樣說明了全國生豬基礎產能在積極恢復。12月,分項指數生豬產業補欄指數為88.64,較11月份的87.06略有上升,也表明生豬產能正逐步恢復。

從市場終端供給來看,農業農村部副部長於康震1月8日表示,2019年8月至11月份,全國生豬出欄量環比持續下降,12月份止降回升,環比大幅增長14.1%。另據界面商學院的統計,在上市公司方面,12月份9家上市豬企銷量齊增,合計銷售357.88萬頭生豬,環比大幅上漲36.87%。12月,生豬產業發展指數的分項指數生豬產業供給指數為88.35,較11月份(84.60)也進一步回升。

就盈利水平而言,2019年12月我國生豬產業效益指數為133.60,較11月份(137.90)進一步有所回落,但仍顯著高於100的盈虧均衡點。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的影響,生豬產業發展短期內存在不確定性。從歷史數據看,非典疫情自2002年12月份起至2003年6月份結束,在2003年4~5月疫情快速爆發期對豬價產生了較為明顯衝擊行至低點,隨後在2003年6月疫情得到控制後豬價逐步反彈。

就需求層面而言,出於避免去人口密集地、減少感染風險的考量,人們會減少去菜市場、餐館等地的頻率,豬肉的批發及終端消費將承受壓力,需求降低不僅導致傳統豬肉價格的“春節效應”淡化,也會讓豬價面臨一定程度的下行壓力。就供給層面而言,目前我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預計仍將在一段時間內持續,生豬存欄時間可能被迫延長,加之各地區豬肉流通效率有所下降,市場終端供給壓力不減。整體判斷,短期內我國生豬產業或將呈現供求“緊平衡”的基本態勢。

界面商學院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農業產業安全研究團隊編制的“生豬產業發展指數”,於2019年12月31日首次發佈。該月度先行指數由供給指數、補欄指數、效益指數和發展環境指數四個分類指數所構成,共有14個二級指標。指數編制的初衷是為熨平過度的豬肉價格週期性波動提供數據支撐,打造生豬產業的“晴雨表”和“風向標”。界面新聞將於每月25日左右發佈上一月度的生豬產業發展指數。

12月生猪产业发展指数继续回落,猪肉价格有望“退烧”

附:生豬產業發展指數指標體系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