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創新兩不誤 信託公司“盯上”債券這盤菜

防疫轉型兩手抓,兩手都要過硬。

近期,多家信託公司參與疫情防控債的發行和認購。一方面為疫情期間遇到困難的企業提供資金支持,緩解企業流動性壓力,防範系統性風險的發生;另一方面也為信託公司業務轉型開拓了一條路徑。

針對發力債券市場的關鍵,有分析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業內不少信託公司都涉足了標準化領域,有專業的團隊來操作,並具備相應的風控流程和業務風控模式。不過,因為與非標業務邏輯不同,信託公司發力債券市場仍需要建立在相關係統、團隊建設完善的基礎上,並在風險控制方面給予關注。

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債

據相關媒體報道,截至3月8日,有包括興業信託、平安信託、西部信託和華潤信託在內的4家信託公司在銀行間市場參與了17單防疫專項債券的設立發行,規模合計達57.5億元。

記者注意到,疫情防控期間亦有多家信託公司認購疫情防控債。

此前,記者從中信信託處獲悉,中信信託成功認購由北京海國鑫泰投資控股中心發行的2.4億元疫情防控債,為防疫工作提供資金支持。

建信信託方面亦告訴記者,近期公司已認購合計1億元的20黃石城投(疫情防控債)PPN001和1000萬元的20京東(疫情防控債)PPN001,募集資金專用於疫情防控方面的流動資金需求。

其中,黃石城投肩負黃石市公交、水務等相關公用事業服務的重要職能;而京東作為國內最大的自營式電商企業,依託自身供應鏈、網絡零售平臺、線上+線下綜合服務體系,對湖北及全國的抗擊疫情戰役提供全力支持。

用益信託研究員帥國讓表示,信託公司參與疫情防控債,一方面為疫情期間遇到困難的企業提供資金支持,緩解企業流動性壓力,防範系統性風險的發生;另一方面也為信託公司業務轉型開拓了一條路徑。

中信信託方面告訴記者,在該次疫情防控債的募集中,多部門全力協同參與,不僅積極做好承銷商角色,而且通過旗下產品認購2.4億元。該項目的順利落地,也是信託公司傳統投行、資管、債券承銷等多項業務模塊聯動的創新嘗試。

記者注意到,目前信託公司主要通過資產證券化、債券承銷及可轉債打新三種方式參與債券一級市場。其中,債券承銷則是近兩年部分信託公司的全新著力點。

華潤信託總經理劉小臘表示,面對債券承銷的機遇,信託公司要在制度建設、系統搭建、人才儲備、項目資源整合等方面傾注資源,做精做強債券承銷工作,進而謀求更大的市場發展空間。

近日,用益金融信託研究院指出,金融類信託業務拓展空間較大。新冠疫情的衝擊使得實體經濟的處境更加艱難,隨著國家在監管政策上的發力,資本市場已經先於實體經濟好轉,信託公司的展業機會較多。

而從長期看,資本市場對中國經濟的預期依舊向好,股債市場的相對良好的表現是信託業大舉開展業務的基礎,預計2020年金融類信託產品或許會有更好的表現。

債券市場潛力巨大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信託公司對債券市場相關業務的重視程度可以說在不斷提升。

有分析認為,在資管新規的影響下,非標產品所受約束力加大,以“債券”為代表的“標品”逐步受到重視;另一方面,隨著債券市場相關業務機會的的逐漸顯現,信託公司的態度也在從“做不做”到“怎麼做”轉變。

據悉,信託公司參與債券市場方式路徑多樣。二級市場方面,包括管理型債券投資信託與結構化債券投資信託,而管理型債券投資信託又包括自主管理型、投資顧問型和TOF型等類型。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多位分析人士對於債券市場的走勢判斷較為樂觀,繼續維持對2020年債牛延續的判斷。

中鐵信託研發部黃霄盈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政府專項債券非常給力,在下半年貨幣寬鬆的預期下,債券牛市大概率會出現。債券市場對於降低融資利率是非常有效的。

“信託公司可以抓住債券交易機會的話,預計會有獲利的機會。”黃霄盈補充道,信託公司積極參與到債券市場是非常有必要的。

近期,中誠信託在研報中指出,在股票市場不確定性增加、板塊分化顯著的情況下,信託公司可以更多關注債券市場的投資機會。

不過,也有分析認為,由於投資者對信託公司主動管理淨值型產品接受度不高、信託公司證券投資投研能力相對欠缺等原因,信託公司完全自主管理型的債券投資業務的規模目前比較有限。

黃霄盈也告訴記者,目前主動管理的債券信託並不是很大,不過這一塊可以被視為一個巨大的業務機會。

有分析認為,資本市場中信託最親近債券。中國信託業協會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3季度末,投向證券市場的信託資金餘額為2萬億元,其中有1.3萬億元投向債券市場。

在智信資產管理研究院研究總監曾榮看來,資管新規之後,非標轉標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以後主流業務是幹標品,要麼投股,要麼做債,信託公司的基因顯然更適合做“固定收益+”。

中航信託方面也指出,產品渠道方面,信託公司較早佈局了直銷的財富客戶渠道,累積了一定的高收益客戶基礎,在非標資產收益下行和越來越少的大環境下,信託公司的客戶越來越接受投資標的為債券的產品,以獲取較為穩定的收益和回報。

能力建設是關鍵

機會一直在,誰能抓住?靠的不僅是運氣和時機,更多的是相關能力建設。

有信託公司業內人士對記者坦言,二級市場方面,信託公司還是個“新兵”,加強能力建設是較好參與其中的基礎和前提。

一直以來,信託公司在非標領域“精耕細作”並具備慣性優勢。不過,標品業務與非標業務之間的邏輯可以說有很大差別。記者注意到,以標品債券業務為例,前期包括系統、投資、交易、風控、運營等方面在內的投入會比較大。

那麼,發力債券市場對信託公司有哪些要求?

黃霄盈告訴記者,不可否認非標是信託公司的主戰場,但是在資管新規和非標轉標的大環境下,標品信託也是一個重大的業務板塊。業內不少信託公司都涉足了標準化領域,這些公司都有專業的團隊來操作,還有相應的風控流程和業務風控模式。

記者注意到,業內也有信託公司將債券市場業務視為其特色業務的一部分。在不斷優化債券交易體系,開展債券結構化投資業務和主動型債券投資業務的同時,其債券交易室已具備大規模承接債券項目設立、交易、管理的能力,產品線方面,也已形成純債、標準化、混合型等多個淨值型產品系列。

可以說,這部分信託公司具備一定的先發優勢。

不過,仍有業內人士提醒,因為與非標業務邏輯不同,信託公司發力債券市場需要建立在相關係統、團隊建設完善的基礎上,並在風險控制方面給予關注。

從金融類信託業務整體來看,金樂函數信託分析師廖鶴凱告訴記者,信託公司自身能力建設是相關業務推進的基礎。首先組織結構需要不斷適應科技變革和市場變革帶來的衝擊;其次,信託公司又要有不忘初心的定力,堅持拓展主業,嚴格內部管控,堅持跟著黨走,對政策有高度的敏感性和預判性;最後對技術也要有敬畏之心,知道技術的邊界在哪裡,運用好技術的同時也要格外關注新技術可能帶來的更大的不可控因素。

金融科技方面,廖鶴凱進一步指出,對於大多數金融公司,特別是信託公司來說,更多專注其金融聚合平臺的作用;更長期來看,巨型信託公司將有發展自身強大軟件系統的動力和實力,也不排除藉助強大的平臺整合能力轉變為科技公司的可能。

本文源自國際金融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