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殘酷性,文學作品中的“性嫉妒”主題

反映兩性關係(或曰男女之情)自然是文學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甚至有的作家更是有意地把兩性關係作為自己作品的主要描寫或者說研究對象,這方面英國作家D. H. 勞倫斯無疑是個中翹楚,《虹》、《兒子與情人》、《查泰來夫人的情人》這些都是人們所熟知的。

“性嫉妒”在兩性關係中則是十分常見的,往往也體現了愛的殘酷性。籠統來說,大多與“三角戀”有關的小說(和影視劇)都含有這方面的情節,而不少文學名著,因涉及並深入發掘了這個主題而備受矚目。

唐代傳奇、蔣防所著的《霍小玉傳》,可能是我們最早提到“性嫉妒”的小說(雖然篇幅不多)之一。被霍小玉臨終時詛咒的李益,總是不斷懷疑自己的妻妾與別的男人有染,餘生的日子不得安寧。

愛的殘酷性,文學作品中的“性嫉妒”主題

清人所畫的魚玄機畫像

而在野史中,晚唐的才女魚玄機則因為猜疑婢女綠翹與自己親近的男子有私情而將後者殺死,這也算是較早的反映了女性“性嫉妒”的故事吧。日本近代作家森鷗外在寫作《魚玄機》這篇歷史小說時,將這段素材也放了進去,畢竟這也是魚玄機被處死的原因。

其他的歷史人物,例如北宋名相王安石的兒子王雱,據說疑心妻子對自己不忠,兒子也非親生的,以致後來王安石不得不把兒媳改嫁他人;明代的才子徐渭,也是精神有問題,認為繼妻不貞而把她殺害。這些也都是流傳甚廣的吧。

西方文學中,古希臘神話的美狄亞,因丈夫伊阿宋移情別戀而將其新歡殺死,最殘忍、可怕的是,她連自己的兒子也不放過,這也是早期的“性嫉妒”故事吧,並且還是女性的角度。

愛的殘酷性,文學作品中的“性嫉妒”主題

《奧瑟羅》插畫

而說到最廣為人知的刻畫男性“性嫉妒”心理的文學作品,則應該首推莎士比亞的《奧瑟羅》和列夫·托爾斯泰的《克萊採奏鳴曲》了。這兩位大文豪,分別採用戲劇和小說的形式探索了這個題材。

《奧瑟羅》講述的是,英雄奧瑟羅如何一步步地陷入陰險的伊阿古設下的陰謀詭計中,誤以為愛妻苔絲德蒙娜與部下凱西奧有染,於是憤而把她扼死。劇中的臺詞,“嫉妒,是一個綠眼睛的妖魔”,更是膾炙人口的了。

《克萊採奏鳴曲》原是貝多芬創作的一首樂曲。(羅曼·羅蘭在《托爾斯泰傳》中辯解說,托爾斯泰“認為音樂與戀愛都具有使人墮落的力量——這是錯誤的”。)小說的主人公波茲內舍夫在列車上回憶了自己殺妻的案件。將他和奧瑟羅比較(都對妻子下了毒手),也是評論家所饒有興趣的。

愛的殘酷性,文學作品中的“性嫉妒”主題

《克萊採奏鳴曲》改編的電影

除此之外,意大利大器晚成的作家伊塔洛·斯維沃(原名埃託雷·施米茨),他的《暮年》(似乎還沒有翻譯過來)被J. M. 庫切(二〇〇三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認為“與《克萊採奏鳴曲》和《在斯萬家那邊》並駕齊驅,是關於男人性嫉妒的最偉大的小說之一”(參見《內心活動》)。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