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残酷性,文学作品中的“性嫉妒”主题

反映两性关系(或曰男女之情)自然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甚至有的作家更是有意地把两性关系作为自己作品的主要描写或者说研究对象,这方面英国作家D. H. 劳伦斯无疑是个中翘楚,《虹》、《儿子与情人》、《查泰来夫人的情人》这些都是人们所熟知的。

“性嫉妒”在两性关系中则是十分常见的,往往也体现了爱的残酷性。笼统来说,大多与“三角恋”有关的小说(和影视剧)都含有这方面的情节,而不少文学名著,因涉及并深入发掘了这个主题而备受瞩目。

唐代传奇、蒋防所著的《霍小玉传》,可能是我们最早提到“性嫉妒”的小说(虽然篇幅不多)之一。被霍小玉临终时诅咒的李益,总是不断怀疑自己的妻妾与别的男人有染,余生的日子不得安宁。

爱的残酷性,文学作品中的“性嫉妒”主题

清人所画的鱼玄机画像

而在野史中,晚唐的才女鱼玄机则因为猜疑婢女绿翘与自己亲近的男子有私情而将后者杀死,这也算是较早的反映了女性“性嫉妒”的故事吧。日本近代作家森鸥外在写作《鱼玄机》这篇历史小说时,将这段素材也放了进去,毕竟这也是鱼玄机被处死的原因。

其他的历史人物,例如北宋名相王安石的儿子王雱,据说疑心妻子对自己不忠,儿子也非亲生的,以致后来王安石不得不把儿媳改嫁他人;明代的才子徐渭,也是精神有问题,认为继妻不贞而把她杀害。这些也都是流传甚广的吧。

西方文学中,古希腊神话的美狄亚,因丈夫伊阿宋移情别恋而将其新欢杀死,最残忍、可怕的是,她连自己的儿子也不放过,这也是早期的“性嫉妒”故事吧,并且还是女性的角度。

爱的残酷性,文学作品中的“性嫉妒”主题

《奥瑟罗》插画

而说到最广为人知的刻画男性“性嫉妒”心理的文学作品,则应该首推莎士比亚的《奥瑟罗》和列夫·托尔斯泰的《克莱采奏鸣曲》了。这两位大文豪,分别采用戏剧和小说的形式探索了这个题材。

《奥瑟罗》讲述的是,英雄奥瑟罗如何一步步地陷入阴险的伊阿古设下的阴谋诡计中,误以为爱妻苔丝德蒙娜与部下凯西奥有染,于是愤而把她扼死。剧中的台词,“嫉妒,是一个绿眼睛的妖魔”,更是脍炙人口的了。

《克莱采奏鸣曲》原是贝多芬创作的一首乐曲。(罗曼·罗兰在《托尔斯泰传》中辩解说,托尔斯泰“认为音乐与恋爱都具有使人堕落的力量——这是错误的”。)小说的主人公波兹内舍夫在列车上回忆了自己杀妻的案件。将他和奥瑟罗比较(都对妻子下了毒手),也是评论家所饶有兴趣的。

爱的残酷性,文学作品中的“性嫉妒”主题

《克莱采奏鸣曲》改编的电影

除此之外,意大利大器晚成的作家伊塔洛·斯维沃(原名埃托雷·施米茨),他的《暮年》(似乎还没有翻译过来)被J. M. 库切(二〇〇三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认为“与《克莱采奏鸣曲》和《在斯万家那边》并驾齐驱,是关于男人性嫉妒的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参见《内心活动》)。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