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友好企業”龍星化工環境違法被處罰 業績驟降低迷大小股東頻繁減持

中國網財經3月16日訊(記者裡豫 李冰岩)3月15日晚間,龍星化工發佈公告稱,公司及子公司龍星輔業因為環境違法,分別收到邢臺市生態環 境局出具的《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和《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 合計罰款55萬元。

“環境友好企業”環境違法

據邢臺市生態環境局披露,龍星化工高分散白炭黑項目熱風爐部分煙氣未進入脫硫塔洗滌,直接經應急 管道外排環境,涉嫌存在不正常運行治汙設施行為。 邢臺市生態環境局對龍星化工作出處罰,罰款肆拾伍萬元整。

龍星輔業則存在原油取樣處露天存放的油桶未進行密封,未按規定安裝、使用治汙設施,被罰拾萬元整。

有意思的是,在龍星化工的門口矗立的廣告欄顯示,在2008年,這是一家首批被授予“河北省環境友好企業”稱號的企業。龍星化工主營炭黑、白炭黑及煤焦油製品的生產和銷售業務,公司於2010年7月6日上市。

據悉,河北省人大代表劉江山持股20.4%,成為龍星化工的實際控制人。此外,2007年劉江山還被選為河北環保人物候選人。

業績驟降近九成 股東頻繁減持

龍星化工披露的2019年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19年實現淨利潤1608萬元,較上年同期減87.88%;同時,營業總收入也較上年同期下降9.07%。

龍星化工解釋稱,報告期內,炭黑行業受貿易戰和國內汽車產銷量近兩位數負增長的影響, 加之近兩年行業內新增產能的釋放,炭黑產能過剩更趨嚴重,低價競爭成為業內常態。2019年度公司經營業績大幅下滑,主要是受市場需求減弱和行業競爭加劇的共同影響,表現為炭黑價格下降幅度遠大於原料下降對成本的影響,炭黑單位毛利大幅收窄。

事實上,自上市以來,龍星化工的業績就差強人意。上市不久,龍星化工經營業績就出現了下滑。2012年至2015年,公司淨利潤連續4年下降,2015年更是虧損了0.82億元。

為了扭轉競爭劣勢,2012年至2015年,公司曾推出兩次定增方案,擬募資12.93億元。但最終,兩次定增募資均被終止。此後,龍星化工又轉而冀望於賣殼求生,曾相繼推出收購教育類資產、浙江古纖道綠色纖維等方案,但也均未獲得成功。

2017年上半年,龍星化工被曾試圖借殼宏達新材、斯太爾未果的“資本高手”龐雷看上了。很快,龐雷就與龍星化工實控人劉江山達成了協議,不過最終也並未成行。

在公司業績不振重組未果的同時,龍星化工的大小股東也在不斷的減持套現。

2月25日,龍星化工發佈公告稱,公司持股約6.8%的股東王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通過競價交易、大宗交易方式減持1344萬股,股份減少2.8%,權益變動後持股比例為4%。

這是龍星化工最近一次的股東減持,而在此前的2019年6月,龍星化工發佈公告稱,股東渤海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渤海信託”)計劃在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6個月內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大宗交易方式和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減持本公司股份約3631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7.56%)。

渤海信託彼時約持有公司股份7262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為15.13%。公司公告稱本次擬減持的原因系公司財務需要,股份來源為以協議受讓的方式取得的股份。

事實上,早在2011年8月,限售股解禁剛過一個月,時任公司副董事長俞菊美就一次性減持600萬股,套現0.7億元。此後,龍星化工董監高徐剛、管亮、馬寶亮、孟奎等多人相繼實施減持套現。

龍星化工實控人劉江山的減持則始於2014年,劉於當年10月31日減持480萬股,4天后又減持480萬股,4天時間,就通過減持套現了0.65億元。

劉江山最大規模的減持則是在試圖賣殼時,向龐雷控制的上海圖賽轉讓的約3263萬股,此次轉讓劉江山一次套現高達6.95億元。

此外,劉江山胞弟劉紅山也在通過二級市場不斷減持龍星化工。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至2016年,劉紅山累計減持龍星化工約3.24%股權,並最終完成清倉,累計套現過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