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斷崖下跌“放水”無效,理性看待降息,油市依舊難言樂觀


需求斷崖下跌“放水”無效,理性看待降息,油市依舊難言樂觀


全球央行救急,市場並不買賬。美聯儲祭出“降息+7000億美元QE”組合拳,美股指期貨和原油卻應聲大跌。今日凌晨(美國當地時間3月15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將利率降至零水準,並推出7000億美元的大規模量化寬鬆計劃,以保護經濟免受疫情影響。面對高度混亂的金融市場,美聯儲還將銀行的緊急貸款貼現率下調了125個基點至0.25%,並將貸款期限延長至90天。
全球流動性枯竭,股市急速下跌引發高流動性資產拋售。

自上週一(3月9日)美股大跌之後,美股、美債和黃金幾乎同向變動,美股美債先後熔斷,金價也有所下跌。流動性短期枯竭是主導上週金融市場走勢的原因之一。在過去11年中,由於美國股市實現了持續穩定的上漲,因此不管是量化交易策略,還是居民大量持有並不斷增持的ETF基金,都在趨勢性做多美股藍籌,並順週期加槓桿。在疫情和油價催生的股市暴跌之後,很多機構被要求追加保證金,部分機構的流動性已經十分緊張。在這種情況下,金融機構不得不拋售部分高流動性資產以緩和自身的流動性壓力,造成短期內股債雙熊,金價下跌的現象。
金融危機的前兆可能已經出現。回顧1929年和2008年的兩次大經濟危機,我們認為全球經濟可能正處在危機的邊緣。在長技術週期的尾部,貧富差距擴大和民粹主義崛起,寬鬆的貨幣環境導致債務的過快增長,都可能是全球經濟墜入危機的徵兆。當前全球金融市場已經表現出了金融危機前夕許多初步的特徵。


我們在前期報告及視頻會議中多次提示如果控制不住疫情,放水無效。上週末,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不斷增加,疫情管控措施也在升級,需求將繼續斷崖下跌,雖然全球央行救急、美國能源部採購石油但仍是杯水車薪,原油難言見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