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抗生素不能抵抗新冠病毒?理想的抗病毒藥物是什麼樣的?


為什麼抗生素不能抵抗新冠病毒?理想的抗病毒藥物是什麼樣的?

面對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有人發出疑問:既然尚無特效藥,為何不能用抗生素治療?這是因為抗生素是用於對抗細菌的,對病毒是無效的。

細菌擁有細胞壁、核酸酶和核糖體,這就給了抗生素機會,抗生素只要針對這些靶點設計,就能保證殺傷細菌,而對人類副作用很小。相應地,病毒沒有細胞壁,沒有自己的核酸酶,也沒有核糖體,它所有的功能都要依靠宿主細胞來完成。這意味著,即便研發出能夠殺死病毒的抗生素,也沒有太大意義,因為這種抗生素在殺死病毒的同時,也殺死了病毒所吸附的宿主細胞。

理想的抗病毒藥物,是既能作用於病毒增殖週期的某個或幾個環節,予以干擾或阻斷,又不影響宿主細胞的正常代謝。比如,常見的藥物“病毒唑”,就提供了大量核苷酸類似物,“偷樑換柱”地取代了正常的核苷酸,這讓病毒失去了複製能力,起到了抑制病毒擴增的作用。



本文刊發於《科學畫報·新知版》2020年第3期。若需瞭解更多抗疫知識和觀點,請郵購或訂閱《科學畫報·新知版》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