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熊孩子,家长应该怎么管?

所谓熊孩子,其"熊"的行为背后往往是对长辈关注的渴望,其出格的行为习惯大都由童年缺憾(创伤)造成,比如,父亲的教育很粗暴或者妈妈比较冷漠,又或者从小由老人带大,乃至遭到老师的冷落等等。

家有熊孩子,家长应该怎么管?

其实,孩子的"熊"是一种天性的自然流露,也是孩子童真的体现,作为家长,不应该一味纠正和抵制,而是要理性看待,应该允许孩子有"熊"的行为,但又不能没有限度。因为孩子在"熊"的同时,也在注意观察着大人的心理承受底线,如果家长一味溺爱放纵,只会让孩子变本加厉,养成不良习惯。

家有熊孩子,家长应该怎么管?

"熊孩子"初长成之际,家长就应该暗自多留心"熊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一旦发现孩子有好的行为习惯,应该及时给予表扬。

当孩子有模仿大人的行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小大人"行为时,家长不要大惊小怪或者急于去制止,而是应该把孩子当成家中最亲切的成人去看待、去评价,这样才更有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

而对于一部分比较早熟的"熊孩子",家长与其沟通时更要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和包容,千万不要有"他只不过是个小屁孩儿"这样的想法,对这部分孩子,在交谈时一定要生活化,家长平时跟身边的人如何交谈,就可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跟孩子交谈。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感觉到家长的尊重,才会促使孩子形成自觉和自主的个性。

家有熊孩子,家长应该怎么管?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身上很多的优缺点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家长平时要规范自己的言行,用实际行动去鼓励孩子勇敢、独立、自主地面对这个世界,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家长的缺点对孩子的影响。孩子在家长的带动下变得有责任感、有担当,未来孩子的人生才会充满阳光和成功。

其实换个角度看,"熊孩子"也并非一无是处、不可理喻,只要仔细发现和挖掘,"熊孩子"身上也有很多闪光点,很多让人烦恼的"熊孩子"都具有胆大、勇敢、创造力强等优势。

因此,只要家长、学校和老师给予"熊孩子"多一点关心、多一点认可,对"熊孩子"进行更多正面、积极的教育,"熊孩子"将来很可能会成为优秀和成功的人,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