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炼丨​“生活与岁月杂谈”系列十四:节为谁过

张继炼丨​“生活与岁月杂谈”系列十四:节为谁过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标志之一就是节日多了。


除了传统的春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小年、元旦外,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圣诞节、感恩节等洋节也纷至沓来,多得让你应接不暇。


小时候一年就一个节日,三百六十五天一次,把个年盼的,眼睛盼出了血。过年的概念特单纯:清洁卫生、贴对子、穿新衣、吃肉饭、不用干活可心的玩。


过年第一次穿新棉衣是13岁那年。母亲用贺兰山青羊皮给我和弟弟每人做了一件无布里布面的“白茬子”皮衣。虽无衬衣可穿,一件小小的破背心又难以抵挡羊毛的刺痒,我俩还是乐开了怀,东家进西家出,好不自豪。


那是我第一个最开心的春节,因为母亲第一次没有为过年给我们做衣服而去借钱、借布票、讨要旧衣服。


那时过年,其实是过母亲。过年是一关啊!


除了生活水平之外,如今节日多的重要原因之一,怕是与商家的运作有关。

张继炼丨​“生活与岁月杂谈”系列十四:节为谁过

你还没闹明白今天是几月几号,报纸、电视、手机上商家已经打出了“某某节日大酬宾”的广告,把一个节日来临的信息硬是塞给了你。


每个节日商家忙,商家在忙每个节日。关键是商家在忙效益。他们掌握了人们的消费心理和节日经济的规律。就说那玫瑰花吧,还没闹机迷情人节的含义,还不知道玫瑰花咋送,送给谁,就跟潮流买了一把。节日过完了一打听,哇,原来这便宜!哇,原来送得不对!才知“心甘情愿”地上了一回美丽当。


无意中,你给商家过了节。


其实,商家恨不得把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变成节日。

节日,也是亲情、友情、同事情、上下级感情表达的最好时机,我们暂且称之为“节日关系学”。亲人相聚、朋友相会、同事相交、上下级相走。请父母、兄弟姐妹吃顿饭,请朋友、同事吃顿饭,请领导吃顿饭,这一现象太普遍了,无可厚非。难怪人们感慨节日饭局多,过节就是过“饭”了。自然,酒店饭馆火了一把。春节的团圆饭一项,仅上海就是四五个亿,且下一年的团圆饭在上一年春节期间就预定了,初一至初七七天的年饭,三个月前就预定不上了。你说这是为了啥,为啥过年,为谁过年。


手机普及了,一人有两三个号的也不希奇。奇怪的是,一到节日就有好短信。不看吧,心痒痒呢!看了呢,就想发。发了一个不过瘾,干脆给朋友都发了。群发还省事,要是单发,下不了班不说,有时连晚间朋友请吃饭也误了,节前的一个下午就剩下捣鼓手机了。这叫节日综合症。你说为了啥?说你给移动、联通做了贡献,节日送了大礼,一点也不过分。每年仅年三十下午到子时这一时间段拥有手机的人做出的贡献就是几十个几百个亿呀!有了微信后感觉好点了,那也是费用捆绑提前预付了,或被“套餐”了。


双11时,突然就多出了个“光棍”节,后来又改名叫“剁手党”节,突然就成了最大的“节日”。“剁手”费从十几亿到几十亿,从几十亿到几百亿,从几百亿到几千亿……单日消费额世界之最。“冲动”是不是“魔鬼”,连自己也不知道。

张继炼丨​“生活与岁月杂谈”系列十四:节为谁过

这个“剁手党”节,其实就是一个商业节、购物节、打折节、优惠节、回扣节、诱惑节、抢购节、心理节、“败家娘们”节。这个节,不是传统节日,不是政府约定的新节日,不是舶来品的洋节日,不是民间的民俗节。


这个节,足以表明是商业造就节日、操作节日的范例。


如今的节日就是这样,媒体挣了广告费,餐饮业火暴暴利,商家挖空心思,不是打折就是送,把个移动联通等这样的信息产业火过了头;旅游兴旺,饭店酣战,酒气满城……整个节日处在一种不健康或亚健康的状态之中。


传统节日,过得是文化:节日起源、经过、传说、民俗、饮食、诗词、名人轶事、节日风情等,那是很有品位的。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弘扬国学,首先应该弄明白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然后搞清楚二十四节气和十二属相的文化内涵,也就很不错了,很有“文化”了。如果再懂得一些古建筑常识,就更好了,不至于别人实地讲“门当户对”时,你不但不懂还冒傻气。


至于“洋节”,不能只看它的名称。首先不能盲从,盲目跟风。在了解了它的含义、原因、风俗、宗教等文化背景后,认真做出选择。洋节的有些背景文化同我们的文化不一样,有一些属于“三观”不同,有些相悖。所以,盲目跟风,受害的是自己。

张继炼丨​“生活与岁月杂谈”系列十四:节为谁过

“节日”与时俱进的标志是新节日的产生,如“教师节”“公祭日”“烈士纪念日”“丰收节”等。民间层面的“父亲节”“母亲节”“家庭节”等也要有规划和颁布,这就涉及到了“节日”的引导、规范、规划、颁布、建设的另一个较高层面。


也就是说,“节日经济”该走向文明与成熟了。


当然,听音乐、看书、运动等休闲放松的人也不在少数。


这不,有人还猫在家里写“节为谁过”嘛!

张继炼丨​“生活与岁月杂谈”系列十四:节为谁过

张继炼丨​“生活与岁月杂谈”系列十四:节为谁过

【作者简介】:张继炼,男,蒙古族,生于1957年冬。内蒙古作家协会第七届副主席、《华文月刊》主编、《中国散文家》副主编。瀚海园读书会会长、瀚海园写作会会长、神舟文学艺术院院长、阿拉善文化研究会会长。国家一级作家、预防医学副主任医师。

出版文学作品七部,编辑、主编文学类图书40余种;作品100余篇收入全国多种版本作品集、年选集和排行榜;获得内蒙古“五个一工程”奖、“索龙嘎”文学奖;《小说选刊》全国二等奖;中国小说学会“中国当代小说奖”;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第七届“冰心散文奖”等。

参加了全国各地作家的81部作品研讨会;参加全国各地文学评奖、颁奖、采风、笔会等活动116次;到全国各地进行文学文化讲座96次。(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