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家之一褚遂良的书法有什么特点?

褚遂良,唐朝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初学虞世南,晚年取法钟繇、王羲之,融汇汉隶,丰艳流畅,变化多姿,自成一家。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书家。相传虞世南死后,唐太宗叹息无人可以论书。魏征称赞说:"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

初唐四家之一褚遂良的书法有什么特点?

褚遂良的《孟法师碑》是唐太宗十六年所立,笔法相对的稚嫩,刚有从欧、虞之风脱胎的气息,初步形成一种风格,骨力刚健、平直笔画中含隶意,在方圆交替中把握均衡,笔法精妙。《大字阴符经》楷书墨迹本,此贴比较有争议,传为褚遂良所书。

该书通篇大气,字字灵动,起笔变化莫测,结字在欹侧之中定势,真可谓"字里金生,行间玉润"变化神出鬼没,莫可端倪。以横画为例,或挺直、或上仰、或如虹、或俯首、或扬身、或硬如金簪、或纤如游丝。褚遂良摹《兰亭序》为兰亭中的精品,保留着自己明显的特征,笔画爽朗秀健。

初唐四家之一褚遂良的书法有什么特点?

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此碑建于永徽年间当时褚遂良已经五十八岁,全称为《雁塔三藏圣教序记》,二石嵌入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左右。前石为序,21行,每行42字,共821字。

全称为《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唐太宗撰文,内容为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历经十七年,回答长安后潜心翻译经文的卓众功绩,前碑建于当年十月十五日。

后石为记,20行,每行40字,共642字。全称为《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唐高宗为太子时所撰,内容为叙述太宗皇帝敕立三藏圣教序的情况后碑立于同年十二月十日。前后石均为褚遂良书,万文韶刻石。

初唐四家之一褚遂良的书法有什么特点?

由于褚遂良反对立武氏为后而遭到武氏的排斥,以及他写的字也不被武氏喜欢,因此命人将两碑砌在墙内,在明代才被挖掘出来再次公开于世。原石后记中为避高宗李治讳,"治"字却笔,清代补刻,同时又去掉"玄"字的末点,为避清康熙玄烨讳。

从此碑可以明显看出,褚书已经为唐楷建立了一种不同于欧氏、虞氏的新的法度,他的线条纤细而又劲健,看似纤瘦,实则劲秀饱满,用笔灵活、丰富多变,提按有致,极富有节奏,运笔方圆兼施,逆起逆收,从结体偏方,已脱隶意,整幅书法作品以弧线居多,即使是短线条也有一咏三叹的情调,一些笔画还保留着隶书的笔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