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华抗疫显身手 爱心担当有作为

今年春节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国内中枢神经药物领域领先企业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恩华药业”)迅速投入疫情防控战斗。恩华药业上下时刻关注疫情发展,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在做好员工防护的同时,倾力保障全国医疗机构用药,并以实际行动助力徐州疫情防控工作,承担医药企业责任,扛起上市公司担当。

爱心诠释责任,行动书写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恩华药业孙彭生董事长高度关心疫情发展,结合原料生产制造公司的实际情况,亲自调度、部署抗疫一线防护物资捐赠:

2月2日,恩华药业向贾汪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捐赠75%乙醇600kg、含氯泡腾片300kg、医用口罩2000个等防护、消杀用品。

2月3日,恩华药业向徐州市红十字会捐赠价值12000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收治工作任务的定点医院捐赠价值202万元的药品,专项用于徐州地区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所有药品均第一时间送往徐医附院及徐州市传染病医院。

加班加点生产,全力保障药品供应

除了单纯的捐出急需物资,恩华药业生产、物流、连锁销售等部门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产,用实际行动确保疫情期间抗疫物资的市场供应。

1月25日,大年初一,孙彭生来到生产一线,检查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叮嘱做好一线员工个人防护和后勤保障工作。

为加大力度抓好重点环节,恩华公司专门成立了党员先锋岗,党员同志每天提前1小时上班,现场督导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落实。各部门领导干部每天12小时值班制,重点保障各项防控措施的顺利开展。

为克服疫情期间的交通困难,生产中心派专车接县区员工上班;安保人员对每位职工的体温进行晨检,员工进入生产区域前先经过一系列消毒流程;食堂餐具就餐方式也实行管控,并由各部门负责人和党员同志值守就餐。

在保证一线员工生命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恩华药业千方百计扩大生产能力,最大化利用车间设备产能、车间员工两倒班,确保生产出更多的急需药品;同时和供应链、质量部等部门密切沟通合作,保证物料供应和产品检验工作及时完成,为产品顺利放行上市建立快速通道,全力保障药品物资供应。连锁销售公司紧急制定市场紧急预案,指导疫情相关紧缺物品的采购、检验、配送有序进行,保证市场供应持续充沛,并着重确保所售商品品质,预防类物品、药品坚决不涨价。

生产科研步步高,创新彭城续华章

勇担医药企业社会责任、业内鼎鼎大名的恩华药业前身是1958年徐州地方政府创办的苏北地区的一家综合制药厂――徐州制药厂。1963年,徐州制药厂开始生产麻醉乙醚,成为全国仅有的生产该产品的三个厂家之一,开始涉足中枢神经药物领域。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由徐州制药厂派生出来的徐州制药三分厂相继开发了硝基安定、氯硝安定等精神类药物,开始逐步形成中枢神经系列产品,成为国家精神类药物定点生产企业。1996年成立恩华药业集团。2012年成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15年江苏好欣晴移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2016年北京医华移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恩华药业扎根古城徐州,一步一步,稳扎稳打,一路走来,成绩斐然。

从恩华药业的前身――徐州制药厂相继开发并生产了硝基安定,氯硝安定,麻醉乙醚等中枢神经类药物,开始逐步布局中枢神经系列产品,并成为国家精神类药物定点生产企业。近年来,公司荣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院士工作站,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称号,2019年获得江苏省中枢神经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称号,成为我国在该领域内的唯一省级重点实验室。同时,恩华苏州研究院平台基本完成,并开始筹备上海研究院,全面进军中国医药研发的核心区域。

六十载奋斗创业,一甲子春华秋实。从一家生产眼药水、片剂、胶囊剂、原料药及辅料等产品的地方性药厂成长为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医药百强企业,恩华药业经过了创业的洗礼,历经了发展中的格局构建,勇担着强大后的责任。如今已华丽转身的恩华人,正致力成为神经精神疾病领域的专业服务商,以自身行动推动人类的神经、精神健康发展。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