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新译 第十八课 畏 死

第十八课 畏 死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诛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双手矣。

老子《道德经》新译   第十八课  畏 死


一、畏不畏死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人民挨饥受饿,到了临死关头,对死都不怕了,为什么要用死去恐吓呢!那是吓不倒的。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诛之,孰敢:如果你使人民经常处于怕死的状态中,如殷纣王朝时期,纣王施暴政,人民处于怕死的状态中,那纣王就是一个奇怪之物。像这样的奇怪之物,我将把他捉来杀了,敢不敢呢?为民除害,好得很!

二、司不司杀

常有司杀者,杀:常有叫别人去杀人的人,本来他想要杀某某人,但自己不愿动手去杀,找杀手去杀,他躲在幕后指挥,这样的人应该杀掉。

夫代司杀者,杀:叫你杀人,你就去杀人的人,自己不加思索,这人该不该杀,你就去杀了,这样的人也应该杀掉。

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双手矣:代司杀者就叫作代大工匠斫树。代替大工匠斫树的人,很少有不伤其手的。所以你代替别人去杀人,哪有不该杀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