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尾松種植,科學選擇具體的栽培地區與土壤,長出優質松樹

馬尾松屬於陽性的樹木品種,喜歡陽光,喜好較高的溫度,適合生長在全年平均溫度在20℃左右的區域,年降水量在1000mm左右。

且馬尾松的根系很發達,且主根明顯,具備根菌。馬尾松對於土壤不會提出嚴格的要求,喜歡微酸性的土壤結構,但對於水澇、鹽鹼區較為懼怕,可以在砂礫區域與砂質區域中生長,在選擇土壤地區的過程中,需結合馬尾松的習性與特點等進行合理的管理,保證可以滿足當前的發展需求。

馬尾松種植,科學選擇具體的栽培地區與土壤,長出優質松樹

1 馬尾松生長習性

在馬尾松種植的過程中,需全面瞭解具體的生長習性,保證結合具體的生長習性合理研究,保證滿足當前的發展需求,具體習性表現如下。

1.1 溫度習性

馬尾松屬於強陽性的樹木品種,適合生長在溫暖且較為溼潤的區域中,保證當地的年平均溫度在14~20℃。在海拔區域中,需針對低溫與風大的區域進行合理的分析,保證馬尾松垂直分佈上限在合理種植區域中,明確主要因素,保證在實際發展中,更好地針對種植區域進行合理的控制。

馬尾松種植,科學選擇具體的栽培地區與土壤,長出優質松樹

1.2 水分條件

馬尾松具備耐旱的特點,且根系很強,具備一定向水的特徵,可以生長在乾旱的土層中並增長根系,吸收更多的水分,根系呈現垂直且強大的特點。但是,如果種植區域過於乾旱或是雨水過少,就會導致馬尾松的生長效率與質量降低。因此,在實際種植期間,需選擇在年平均降雨量為1000mm左右的區域,以此促進馬尾松植物的良好生長。

1.3 光照條件

在馬尾松種植的過程中,可生長在丘陵或是低山區域,且在光照不同的情況下,生長情況存在差異。通常情況下,在南坡區域的馬尾松生長較好,北坡的馬尾松生長較差,因此,可以瞭解到馬尾松適合在向陽的區域中種植,以此提升整體工作效果與水平,達到預期的管理目的。

馬尾松種植,科學選擇具體的栽培地區與土壤,長出優質松樹

2 馬尾松種植技術的實際應用

2.1 合理選擇造林地區

馬尾松不適合在面積較大且集中連片的區域進行種植,需根據樹木的實際生長特點與地質條件,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開展種植工作,且需要合理地佈局,並選擇闊葉樹與馬尾松相互混交,不僅可以保證水土保持效果,還能改善生態環境,為馬尾松提供良好的環境。且在實際經營管理期間,需培養不同的樹木品種,並開展合理的經營管理工作,挖掘馬尾松樹種的生長潛力,以此提升整體工作效果,促進馬尾松樹木的良好生長。

馬尾松種植,科學選擇具體的栽培地區與土壤,長出優質松樹

2.2 合理選擇整地工作方式

在馬尾松造林之前的1年左右需進行整地,通常情況下,可創建塊狀的整地模式,並通過穴與半明穴的方式整地,預防水土流失的現象,以此提升造林工作效果。在此期間,需保證勞動力的充分性,根據當前的造林特點與要求,全面提升整地工作效果與水平,保證整地質量,以便於提高馬尾松樹木的成活率,並保證幼苗能夠良好生長。通常情況下,需將塊狀的整地規格設計在49cm×49cm×29cm,並全面提升工作效果。

馬尾松種植,科學選擇具體的栽培地區與土壤,長出優質松樹

2.3 合理控制造林密度

在馬尾松造林工作中,需針對造林密度進行嚴格的管理與控制,如果造林地區的地質條件很差,就要提高初期種植的密度,每667m²栽550株。如果地質條件較為良好,土壤的厚度可以達到51cm左右,且肥力較高,就可以將密度控制較小,每667m²栽350株左右,以此提升整體經營管理效果與水平,滿足當前的實際發展要求,達到良好的種植目的。

馬尾松種植,科學選擇具體的栽培地區與土壤,長出優質松樹

2.4 篩選最佳的造林方式

在馬尾松造林的過程中,需篩選最佳的工作方式,合理使用植苗造林的方式完成工作。在此期間,適時地開展造林工作,能夠保證苗木的成活率,並結合當前的實際工作要求開展種植管理工作。在馬尾松苗木栽培期間,如果早春的頂芽梢部分抽梢很早,就適合早栽,保證根系更好地生長,提高樹木的成活率,且抗旱能力較強。通常情況下,馬尾松可以選擇每年的1—2月栽培,並明確具體的栽培要求與目標,確保在合理栽培與管理的過程中,提升整體的種植質量與水平。

在實際造林的過程中,需針對苗木進行合理的保護,並不會破壞到苗木的根系,在打假的過程中進行假苗處理,並將時間控制在23h左右,且需針對泥漿進行合理的管理。在運輸期間,需保證苗木根部水分的管理工作,並在栽培期間,明確泥漿的實際情況,保證在栽培的過程中,做好取苗管理。對於馬尾松而言,在實際栽植的過程中,需開展分級栽培工作,保證深栽效果,並結合馬尾松的種植情況,更好地進行管理。在此期間,還要合理使用集約經營的工作方式開展管理工作,明確基肥造林管理工作要求,並做好幼苗的速生管理工作。

馬尾松種植,科學選擇具體的栽培地區與土壤,長出優質松樹

3 病蟲害的防治措施

馬尾松種植期間,經常會出現病蟲害問題,嚴重影響樹木的產量與質量,不能保證各方面造林工作效果。因此,需制訂完善的病蟲害防治方案,全面提升整體管理工作的可靠性與有效性,具體措施如下:

1)要科學使用先進的營林技術方式,

在封山育林模式與混交林的方式開展工作,增加松樹林下區域的植被數量,並使用林中天敵的方式,以此促進馬尾松的良好營林。

2)在實際工作中可以利用生物防治的方式,明確病蟲害的發生面積情況,並針對蟲口的密度進行嚴格管理,在瞭解具體情況之後,使用生物防治方式解決問題。當前,我國在馬尾松種植期間,主要使用的生物措施為仿生農藥措施、白僵菌措施等 。

3)在使用化學防治方式的過程中,需瞭解小面積高蟲口松毛蟲的實際發生特點與狀況,並開展防治工作,在此期間,可以使用除蟲菊酯等藥物進行防治。

4)可以遵循自然規律開展防治工作,明確病蟲害的具體特點與情況,並在合理防治的情況下,明確自然發展特點與內容,創建合理的管理模式,提高病蟲害防治效果,滿足當前的發展需求。

馬尾松種植,科學選擇具體的栽培地區與土壤,長出優質松樹

4 撫育與間伐管理

在馬尾松種植的過程中,需合理開展撫育與間伐等工作,瞭解馬尾松的具體種植技術要求與特點,並實現科學的管理與控制,提升撫育與間伐管理效果。在幼林期間,需要做好撫育間伐工作,並針對林分進行鬱閉管理,確保提升整體管理工作效果。對於馬尾松速生林而言,在撫育的過程中,需將間伐時間控制在5年左右,確保間伐工作強度在25%左右,並結合當前的工作特點與要求,協調各方面工作之間的關係。

馬尾松種植,科學選擇具體的栽培地區與土壤,長出優質松樹

5 結語

在馬尾松種植的過程中,需合理使用種植技術,科學選擇具體的栽培地區與土壤,並結合實際生長狀況進行病蟲害的防治,以此促進馬尾松栽培質量與產量的提升,全面優化管理工作模式。

綜上訴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僅供各位種植戶朋友參考學習,如果大家有更專業的知識願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幫忙,轉發、點贊、關注一下筆者,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