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能发展到,内存80G,存储2TB,10亿像素吗?您咋看?

凤泉人家


啥是手机,小明这样问妈妈。妈妈回答:那是一种远古时期人类使用的一种工具,具体功能是...“此处省略两百字”

小明听后哈哈大笑,古人怎么会用那么蠢的玩意儿[捂脸]





衛平布萊恩特


个人感觉手机不可能达到内存80G,存储2TB,10亿像素。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们先分析一下手机的功能和存储方式,看一下手机内存需不需要达到80G,存储达到2TB。

手机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打电话,发短信,方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这个占用的内存非常小。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把很多本来属于其他领域的功能都移植到了手机上。



比如拍照录像功能,听音乐看视频的功能,还有很多各种各样功能的app软件,这些软件在安装和使用时会占用一定的内存和存储空间,手机系统本身也会占用内存,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手机内存越来越大的原因,需要足够的内存才能保证手机的运行速度。



但是这都是有限的,因为我们所使用的app软件,它的数据都是存放在服务器端,手机端只存很小一部分,所以不会占用太大的存储空间,而且现在网络越来越发达,基本都可以在线完成,我们的一些资料也可以上传到云端,进行存储,所以根不不需要那么大的内存和存储空间。



再说像素需不需要达到10亿,用手机拍照的目的肯定是给人看的,据研究人眼的像素为5.76亿,所以很明显不用达到10亿,因为根本没必要。



ps入门到精通教程


    再过10年,30年后,手机有可能就消失了,通讯设备被智能穿戴设备取代,所有的数据存放在云端,并不需要80G内存、2T存储,10亿像素了。我们先看一下,智能手机取代了多少东西,可以遥想未来,智能手机也可能被取代,这并不是上演科幻电影。


    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发展速度之快,以前遥不可及的东西,现在分分钟钟就能梦想成真。曾经为了买乔布斯的iphone 4,多少人砸锅卖铁,以为是可以用上一辈子的手机,但是短短几年后的今天,不仅手机变成了全面屏,而且还可以拍月亮。


    想想过去的20年,很多儿时用过的科技产品,都消失了,录像机、录音机、DVD、软盘、磁带、MP3、MP4、随身听等等,当年读书时,买一个16M的U盘得几百元,现在16G的U盘几十元。这些产品,当年看起来让我们无比心动,如今大多数退出了历史舞台,下一个10年、20年,智能手机会不会被历史所遗忘呢?

    目前,正在普及5G网络,能够提供1Gbps以上的速率,实现万物互联。虽然,5G网络刚刚起步,完全覆盖还需要很多年,但是业界已经开始探讨6G时代了,6G网络预计2030年左右问世,单用户速率可达1Tbps,延迟低至0.1ms,定位精度厘米级,频段从Sub-6、28Ghz进入THz,网络容量进一步提升。

    到了6G时代,很多终端产品可能被替代,智能手机也会被取代,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等技术会成熟,不同类型的新设备会去掉智能手机。


    总之,随着技术的进步,5G网络的成熟,6G时代的到来,不会一味的提高手机的性能,也没有这样做的必要。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会逐步弱化终端能力,全面普及可穿戴设备,硬件能力迁移到云端。

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可以多多点赞哦,也可以随手点个关注哦,谢谢。

Geek视界


我觉得肯定会的,目前来看,其实硬件的发展对软件的发展其实是有制约作用的,内存80GB不是我们生产不了,也不是80GB的内存在手机上没有用,只是因为80GB的内存,要做的很小,技术上达不到,英特尔最早的处理器都是30-40纳米,现在是14纳米,高通的处理器强点,现在量产的也就7纳米,所以硬件的技术迭代非常慢,如果技术革新了,cpu制程能到达皮米级别,哪怕提高一两个数量级,80GB的内存条做成指甲盖大小,都是有可能的,2TB的硬盘,10亿像素的镜头都是有可能做的很小,集成到手机里面去的,但是硬件的提升通常都是很缓慢的。

也许有人说,80G内存,2TB的硬盘,10亿像素的用不到,那就是我们多虑了,开发软件的成本远比硬件要来得低,只是目前手机性能限制,成本因素的限制,所以我们目前的手机只能这样子。


荆楚自媒体


手机存储和摄像头像素我觉得可以实现,技术上难度不大,只是时间问题。

目前市场上已有1亿像素的手机了,想达到10亿像素,多加些摄像头足矣。

如果真达到10亿像素,那拍出来的相片大小可能就相当于一部电视剧,甚至更大。

到那时候手机存储必然会更新扩大。

而手机内存能否发展到80G,需要各种外部因素的支持,值得探讨下!下面拿安卓手机举例。

手机内存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1.想搞清楚内存的发展前景,那先得知道手机内存是什么!

手机内存,全称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又称作“随机存储器”,是与CPU直接交换数据的内部存储器,也叫主存.它可以随时读写,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为操作系统或其他正在运行中的程序的临时数据存储媒介.

可以这样理解,RAM就是中介,服务于软件和CPU之间。好比我们买房,需要将资料交给房地产经纪公司,而不是直接交给房地产商。同样我们的应用软件新增了一个任务,会将任务提交到RAM,在由RAM提交给CPU。当然你也可以直接将资料交给房地产商,但是太影响效率了。一般单一任务的设备才会省去RAM。

2.对于手机来说,RAM不太单纯是个中介,他还包括GPU任务处理
现在的移动设备GPU都处于够用的状态,渲染帧数一般是60fps,完全满足需求,好像看不出GPU工作是在RAM里面进行的。

正常的听歌刷抖音,好像4G内存和8G内存手机,感觉不到差距。这是因为一般的软件渲染并不占用太多的内存,如果你玩游戏,比如王者农药,你就会感觉到明显的差距了。

所以如果你买手机主玩游戏的话,手机内存越高越流畅。

CPU是限制手机内存发展的主要因素

这里先普及下CPU的缓存L1、L2、L3,他们比内存快,但是很昂贵,所以用作缓存,CPU查找数据的时候首先在L1,然后看L2,如果还没有,就到内存查找一些服务器还有L3 Cache,目的是为了提高速度。

而我们的手机一般是没有L3缓存的,因为它重要性最小,容量却是最大,对于手机来讲,没太大作用,去掉反而可以减少CPU成本和制作难度。

L1缓存是最为重要的,RAM提交的所有任务都会经过L1,在提交给CPU。所以如果L1缓存的发展受阻的话,在打的内存也是无用。这就好比我们排队买票,售票窗口只有一个,分成再多的排也是无用的。

在经过CPU三级缓存期间所有的操作都是用的机器可以执行的低级代码指令,这也是指令集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真正制约RAM发展的是CPU的指令集!

目前华为麒麟芯片用的是ARMv8指令集,而ARMv8是2011年发布的。指令集迟迟未更新,而华为手机内存都支持12G了,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推动RAM发展的是国内厂商和软件开发商

虽然谷歌Android One系统的设备号称可以用512MB内存流畅运行,但这是基于所有运行的软件是按照Google应用规范规定下开发的。

而在国内一切都变了!

1.国内的手机厂商为了差异化UI风格,魔改了原生安卓,而且习惯性通过增加通用功能和独占功能,看似花里胡哨的系统,实则变得非常臃肿,从而占用更多内存。

如果你感兴趣想看系统占用内存的大小,可以将手机开机,不运行任何软件,这时候的内存基本就是系统占用的,一般在任务界面可以看到,如果没有的话下个360手机卫士可以看到,记得减去360占用的内存。

所以手机厂商知道系统占用内存过大,必须增加内存,避免手机卡顿。

2.国内的软件开发商不按规范开发,软件运行时占据大量内存。

由于国内没有统一的推送渠道,而软件开发商为了追求推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使应用常驻后台,俗称应用保活。就是通过增加任务,一直占据内存。

一些应用为了收集信息,在后台运行服务,这些操作在开发者眼中都是默认的,所以内存的占用呈指数级上升(好像夸张了点0.0)。

软件的更新速度远比硬件快,所以大概每两年手机内存会增加一倍,这也意味着一般情况下我们2年得换一次手机,以保证手机流畅性和使用心情!

3.国内手机厂商为了噱头,提高手机销售量

手机内存在手机的组成中至关重要,手机跑了这么多年的分,消费者基本都知道手机内存的重要性了。为了这一噱头,厂商想尽办法提升内存大小,就是为了增加手机效率。

搞笑的是,4G内存刚出来时,其实是两个2G内存叠加的,采用的是POP工艺。

毕竟对于企业来说,利益永远是第一位。

总结

内存能够发展到80G,主要看CPU指令集的支持,CPU指令集不更新,在大的内存对于手机运行效率并没有太大的提升。同样,国内的“歪风邪气”也加速了内存的发展,但这是恶性循环的。但随着云服务和5G的普及下,应用在手机上的计算或者任务会大大减少,也间接减少内存的占用。如果国内厂商能达成某种共识的话,手机内存不会发展到80G!

在恶性循环的竞争环境下,受伤的永远是消费者,而我们却只能选择接受!


我是非著名攻城狮,原创不易,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还请点赞支持,感谢!


非著名攻城狮


提问者格局太小。未来的电子产品会超乎你的想象,因为你没设定未来具体时间,个人认为手机配置会发展成这样的配置,运行内存:12Pb,存储内存:256PB(PB可自行百度)。CPU 频率单核量子处理器(性能是目前i9 9900k的一亿倍)。相机采用恒星物质可达到一万亿像素,一亿倍变焦,(可以清晰的拍到比邻星行星表面)

采用核聚变电池(永久不需充电,所以无充电插口),屏幕采用记忆变形超导半液态玻璃(屏幕即使发生核弹近距离轰炸也可完好无损)。分辨率可达到纳米像素。脑电波蓝牙,直接连接大脑。无限G无线网络。下载无论多大数据,可以瞬间完成。

此配置立帖为证。未来总有一天会达到。


空空154338552


手机,只有几次可以称为发展,而现在,都是加强。

第一次,诞生,就是那款经典的靴子。

第二次,有屏幕,这个很重要。

第三次,贪吃蛇,手游鼻祖。

第四次,摄像头加入,这个和屏幕一样重要。

第五次,iOS和安卓系统的诞生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当下,你的思维实在是有点落后,华为已经开发了云手机了,你还在想如何加强,依托更快更稳定的无线通讯技术,所谓的5G之后的那些G,我们的手机可以无所不能无处不在……甚至根本不用实体存在,只需要在一部陀飞轮全自动机械表里加一个小小的芯片就可以了,而且根本不需要充电,因为如果耗电足够小,人体热能和运动剩余能量就足够运行的……你所有的信息都在一个你的专属云服务器上,如果加入了多组量子CPU,运算能力无限大,当然存储空间也是无限大的……这才是发展!



古城茶博士


熊二科技说

说实话,咋一看是有点夸张,不过细品一下,按照当前的发展趋势跟速度,如果模式一层不变的话,那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呢?历史发展至今,那些所谓遥远不可及的东西,被人们所实现的例子还少吗?来看看目前市面上这三个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内存来说,最高的应该是12G,不过有消息爆出,新款红魔手机即将搭载的是16G运行内存,也就是说内存的发展速度还是非常可观的,只是要达到80G这样的大数值,我个人觉得还是比较漫长而且变数可能还会挺大的



而内存存储,可能更多人了解到最高的是512G,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关注一个比较小众的品牌,锤子手机,就是坚果r1,有一个最高配版本搭载的是1T内存,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128g都用不完了,还上到1T,看来在这三个中,或许内存存储是最有可能先做到的

至于10亿像素,这个出现的概率就有点像80G运行内存了,目前最高的是10800万像素,也就是传说中的一亿像素,小米跟三星已经做到了这点,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进步,这样的数字也是在直线上升,至于能否突破10亿,只能是时间来证明了



怎么说呢?这样的升级能否延伸下去,并不是科技发展就能说明问题的,个人觉得消费者能否需要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毕竟配置越高价格肯定越贵,而消费者要的是需求,而不是一味的增加,如果真发展到这一步,而消费者又没多大需求,那也是枉然


熊二科技说


感谢您的阅读!

【80G运存,2TB内存,10亿像素,这样的手机存在吗?】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当我们手机不断发展的今天,似乎消费者对于手机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大,而手机厂商更开始将手机的配置给无形中放大。

从很早之前的十万像素,后置单个摄像头,到现在一亿像素,后置四颗摄像头;从原来的128MB的内存,到现在的1TB的内存;从原来的128MB的运存,到如今的16GB的运存,手机已经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于是,我们猜测,手机的运存,内存以及像素会不会越来越大?恰恰相反,我反而认为手机的运存和内存在未来的某个阶段,会越来越小,因为云端将成为主要的形式。

华为最近发布的鲲鹏云手机,是基于华为云鲲鹏裸金属服务器,虚拟出带有原生安卓操作系统,云手机=云服务器+Android OS,将传统手机的应用转移到云端。


这必将是未来的趋势,那时候,内存和运存,根本不需要那么大,所有内容云端完成,手机只是一个载体,甚至于系统都更简约了!


LeoGo科技


先说结论,存储可以达到2TB,内存不会发展到80G。像素可以到十亿像素但没有意义。

手机作为便携移动设备,最重要的属性就是轻便,大小在不影响双手正常握持使用的情况下可以越大越好,手感越舒适越好。续航,流畅度能否做到一两天一冲,能否正常运行日常应用,畅玩大部分手机游戏就是衡量一部手机是好是坏的标准。所以为了轻便和性能,各品牌旗舰都在不同方面做出了取舍,可以说旗舰手机的发展历史就是不断进步,不断取舍的历史。

决定手机运行速度的是CPU而不是运存。手机运行内存的意义是能够在同一时间下载、打开、运行更多的应用软件。可以把一部手机的运存当成一块巨大的练车场,你要使用的应用程序就像一部部汽车。你在使用应用程序时,这些汽车就在练车场里驾驶,你的练车场越大,能够同时运行的车也就越多。但是即使再大的练车场,你要是乱开车,那么车辆一多,堵塞就在所难免。这个时候cpu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它可以规划这个练车场内车辆运行的路线,什么时候哪辆车能走,哪辆不能走。cpu性能越强,能同时处理的越多,这样一来,自然就有了秩序,你的手机运行也就流畅了。

一般手机4g能同时运行6-8个应用软件,6g运行8-10个,8g能运行15个。如果是按照题主所说的80g,那么也许能够运行几百个软件没有问题,但是普通人需要同时运行这么多软件吗?随着80g大运存的到来,增加的是手机的重量和功耗,这是厂商需要顾及市场而去取舍优化的。

手机存储容量2TB并不是遥远的事。有需求,厂商就有动力。

只要还有人在使用手机,那么对存储空间的需求就不会停止。每个人都会想着手机内存越多越好,随着应用软件体积的增加,手机像素的提高,一个微信QQ动不动就是两三个g大小,一张一亿像素照片动不动就是几十MB,所以对存储容量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五六年前,一部手机16g已经足够大到承载我们数年的青春回忆,但是现在,我刚买到手的128gb已经不堪重负。可以说,未来手机存储的发展路线可能会并存以下两条。

一、越来越大的内置存储加上对文件管理,照片视频筛选算法的不断优化。

二、5G时代云存储迅速发展,大量文件存储在云端,手机文件与云端文件无缝互通。

不论是这两种发展的哪一条,手机用户存储文件的需求不会变化,而存储容量本身是存储颗粒的增加和填充,目前的技术水平是能够在不久达到手机存储2TB的。

人眼识别是有极限的,与其提高手机像素,不如优化好算法。

大家都知道,小米cc9率先使用了一亿像素的索尼摄像头,这是开创性的进步。但是决定一部手机拍照质量的不仅仅是像素,拍照的构图,拍照的技巧才是最重要的。大多数人使用手机拍照,是希望能够在随手一拍中留下最美的场景,所以,不同手机品牌都在拼命优化算法,让手机拍照变成傻瓜拍照。而像素量到达一亿还是十亿,并不能左右你的照片成片质量。人眼识别能力是有限的,更不用说在小小的手机照片上,一眼看过去十亿和一亿恐怕差别并不大。一亿像素和十亿像素的进化和手机分辨率1080p到4k,8k的进化一样,在实际体验上增加的舒适度远远不能和研发和应用的困难成正比。因此,一般手机发展路线不太可能到达十亿像素。以下是我用1200w像素拍摄的村中景色,看了这么久的文章,一起放松一下吧。

我是以撒黑羊,希望我的答案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