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画的什么东西?”,家长对孩子的否定,会摧毁孩子的想象力

孩子出生之后,他们从一个自然人慢慢的转变为社会人,就不得不去了解周围很多自己不知道的事情。特别是孩子慢慢的具有了视觉能力、听觉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他们了解各种事物也会更加的方便。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父母如果能够通过相应的引导,就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优秀,具有想象力、表达力、联想力。只是很多年轻的父母只注重孩子本身行为的结果,都忘记思考孩子学习的过程,这就会导致孩子的一些能力被扼杀。

前段时间去闺蜜家做客,当时她家孩子在一旁随意的涂鸦。一开始看孩子写写画画的,我也感到十分的稀奇,毕竟有些时候自己也会尝试画画,所以就想看看孩子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如果大家读过《小王子》,那一定知道孩子本身的想象力和家长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当时闺蜜家孩子画了类似一只老虎的图案,只是有些分辨不出来。我就随便问了几句“你在画什么呀?”

“这画的什么东西?”,家长对孩子的否定,会摧毁孩子的想象力

没想到他妈妈直接跑过来说“这画的是什么东西,真是浪费我给你交的学费呢”。听完这些话,孩子也非常尴尬,过了一会儿在旁边开始哭闹起来。看到这样的情况,我也感到十分的担忧。确实除了我上面所说的闺蜜之外,有一部分朋友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常常以打压的状态去评判孩子本身的表现。父母总是以一种自我的状态去认识周围的世界,同时想要通过自己的理念去同化孩子,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长时间如此,就会导致孩子的想象力、好奇心慢慢的磨灭,成为一个被所谓普遍化状态统治的人。我们应该明白,孩子慢慢成长过程之中好奇心、想象力的重要性。

什么是狼性法则?

“这画的什么东西?”,家长对孩子的否定,会摧毁孩子的想象力

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慢的动物,既使是熟悉的环境、事物,它们都不认为是理所当然。大自然的一个松果,一块鹿角,都是它们的玩具。小狼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孩子同样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之心,他们会玩一些各种各样的东西,做各种各样的尝试,也会问出我们也回答不出来的问题。正如小狼一样,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会很多东西。然而,我们常常没有那样的开阔眼界,当他们做一些奇怪的事情时,容易被我们呵责。

最终,他们的好奇心慢慢减弱。好奇心,可以说是跟注意力、反应力有关的东西,人一旦对外界没有好奇心,也就没有更多的注意力,对外界的反应也就变的缓慢起来。先不要说长大后的创造力,单是在竞争的世界里,他们的生存会受到挑战。

曾有外国一位心理专家说过,有三个问题会让人致命,其中一个就是人的好奇心。

好奇心对于创造、创新、发明等的重要性。几乎所有围绕着创造(包括创造力、创造性思维、创造技法、创造者的个性品质等)进行研究的学者都将好奇心作为创造的基本动力,也将好奇心(以及与此有关的特征,如喜欢复杂事物、容忍混乱等)作为高创造力者的重要的个性品质特征。

好奇心是生活科学工作者产生无穷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爱因斯坦

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有哪些作用呢?对孩子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

“这画的什么东西?”,家长对孩子的否定,会摧毁孩子的想象力

1、刺激大脑不断思考

我们对于周围的事物一无所知之时,便会通过想象的因为去思考。在这个过程之中,大脑其实一直处于被刺激的状态。我们也都知道,智力发育本身就是在大脑思维不断碰撞之下逐渐提高的。所以孩子这种具有想象力同时不断思考的过程,就是让自己智力不断得到提升的过程。如果孩子只是接受单一的教育,那么他们必然而然只会用这样的方式去思索。一旦自己拥有好奇心、想象力,就会更加具有自我的想法。

2、自己孩子不断探索

如果我们了解过科学界一些事例,就可以明白很多科学家他们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知道到底应该如何去实验?如何去制造之前所不存在的事物?有些时候就是在不断思索的过程之中茅塞顿开。我们平常和孩子相处也会发现他们有些时候的解释和父母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也能够让人理解。这其实就是在好奇心促使之下孩子不断探索的结果。一个没有探索欲望的孩子,他们就如一滩死水一样,我们必然不希望孩子是这样的存在。

“这画的什么东西?”,家长对孩子的否定,会摧毁孩子的想象力

作为父母,到底应该如何去保护孩子的想象力以及好奇心呢?

既然我们明白了上面所说扼杀孩子好奇心以及想象力对孩子的影响,那么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懂得引导教育孩子。

1、理解和联想的重要性

当我们发现自己的孩子已经具有比较明显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其实就可以锻炼孩子的理想与联想状态。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描绘一个画面之后,让孩子不断的发散思维,让他们想象之后可能遇到的问题。好奇心以及想象力一开始大部分的孩子都会存在,只是后来父母的错误引导致使他们这样的能力不存在。所以我们上面所说的方式也是一个简单的刺激技巧,希望大家可以去运用。

2、提问孩子很关键

很多父母喜欢为孩子做所有的事情,甚至恨不得将自己所学得的知识一股脑的全部灌输给孩子,但是我们并不是把孩子培养成为和自己一样的人,而是让孩子具有自己的特质、孩子生下来之后就是一张白纸,我们应该让孩子自己变得五彩斑斓,而不是只去接受爸爸妈妈所描绘的那一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多提问孩子,而不是告诉孩子到底应该怎么做?

3、尊重孩子的想法

就像我们在一开始所介绍的例子一样,很多父母看到孩子所说一些没有关联的话语,就会异常的愤怒。做出不符合寻常想法的事情,父母也会训斥。与其用自己的想法去批判孩子,还不如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尊重他们。那些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孩子,他们未来也会变得比较优秀,甚至在文学与艺术方面展现出来自己独特的天赋。爸爸妈妈希望孩子拥有想象力和好奇心,就不要在生活之中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打压,而是以一种尊重支持的状态。

“这画的什么东西?”,家长对孩子的否定,会摧毁孩子的想象力

孩子的言语以及表达,其实都是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了解。在孩子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分析世界这个过程之中,爸爸妈妈起到的都是引导的作用。所以我们不要在孩子认识世界的过程之中,过多的干涉尊重他们是唯一的选择。相信大家也认识到了想象力和好奇心的重要性,那么希望大家能够牢记上面所说的三种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合理的运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