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讀孟子經典語錄四十則: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聖賢之至)


研讀孟子經典語錄四十則: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聖賢之至)

1、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2、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 孟子

3、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孟子

4、人之易其言也,無責耳矣。—— 孟子

5、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孟子

6、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


研讀孟子經典語錄四十則: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聖賢之至)


7、我欲託之空言,不如載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 孟子

8、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9、定天下者,在乎仁政為一者也。—— 孟子

10、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 孟子

11、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2、無側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僻讓之心,非人也。 —— 孟子

13、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 孟子

14、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 孟子

15、養心莫善於寡慾。—— 孟子

16、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孟子

17、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18、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 孟子

19、斯言殆欲使後人深求其意以解其文,不但施於說《詩》也。今諸解者往往摭取而說之,其說又多乖異不同。 —— 孟子

20、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

研讀孟子經典語錄四十則: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聖賢之至)


21、則天下歸之,以政傷民,民樂其亡,以梃服強,仁與不仁也。 —— 孟子

22、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 孟子

23、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孟子

24、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孟子

25、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 —— 孟子

26、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

27、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孟子

28、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 孟子

29、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 孟子

30、魚和熊掌不可得兼。—— 孟子


研讀孟子經典語錄四十則: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聖賢之至)


31、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 孟子

32、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33、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 —— 孟子

34、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 孟子

35、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 孟子

36、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 —— 孟子

37、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孟子

38、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 孟子

39、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孟子

40、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孟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