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是大坏蛋!”当孩子说狠话时,你的反应影响孩子的一生

“呸!臭妈妈,我打死你,你是坏蛋!”

商场里,因为家长不给买玩具,孩子一边在地上哭着打滚,一边说着难听的话。

“妈妈,你是大坏蛋!”当孩子说狠话时,你的反应影响孩子的一生

这样的场景很多家长都见过,特别是孩子年龄还小,还不能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的时候,很容易受影视作品或者身边人的影响,对父母说一些难听的狠话。而作为父母,这个时候也基本就是巴掌伺候了。

当孩子说狠话时,父母不要急着打孩子,要知道你的反应决定着孩子一生。想要教育孩子,首先就要明白孩子为什么会说脏话。只有知道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妈妈,你是大坏蛋!”当孩子说狠话时,你的反应影响孩子的一生

孩子情绪的不正确表达

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是有原因的。他的每一次叛逆与攻击,从语言到行动都诠释了她的需要,而那些狠话与攻击,就是她宣泄自己感受的方法之一。

只不过孩子本身年龄还小,不懂得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只能用狠话来表达内心的不满,或是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不同意”、“我不开心”、“我不喜欢”。

美国著名作家本·琼森曾说:“语言最能暴露一个人,只要你说话,我就能了解你。”当孩子想要表达自己的诉求时,家长应该给与指导,第一时间明白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就需要父母平时给与孩子更多的关心。

“妈妈,你是大坏蛋!”当孩子说狠话时,你的反应影响孩子的一生

孩子多元化的模仿

孩子是天生的观察家,在出生后,就在观察和模仿别人的行为中成长。他们最初的模仿对象就是自己的家人,然后随着成长,接触的人和事不断增多,模仿的对象也不再局限于家人。

生活是多元的,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日常生活,我们都无法避免不出现一些成年人间会说的脏话。而对于孩子,他们会看到什么就会模仿什么,并直接在生活中表达出来,但由于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并不明白哪些是正确,哪些是错误,所以有时候会把这些话甩给父母。

“妈妈,你是大坏蛋!”当孩子说狠话时,你的反应影响孩子的一生

耶鲁大学的保罗·布卢姆博士曾经说过:“这只不过是孩子的语言学习。一句脏话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他们以后才会逐渐了解到这些话犯了禁忌。

当孩子刚开始说出一些脏话或狠话时,我们可以直接忽略,视若平常。因为我们越在意、越制止,他们越要说。

很多时候,孩子看到这些语言,没有达到他想要的效果,渐渐地就会对这些语言失去兴趣,以后不会再说了。

“妈妈,你是大坏蛋!”当孩子说狠话时,你的反应影响孩子的一生

孩子自身的“诅咒敏感期”

但凡有孩子的家庭,基本都有机会听到“打死妈妈”、“杀死爸爸”、“摔死奶奶”这样的狠话。而且越是孩子亲近的人,他就越是乐于用这些语言去攻击对方。

不过家长们不必过于伤心或是紧张,认为孩子不爱自己了。其实他们并没有变坏,这都是“诅咒敏感期”搞的鬼!

诅咒敏感期,是指孩子在3岁左右,在接触到一些脏话或者带有诅咒的话后,喜欢不分场合地使用,越是被制止就越喜欢使用。

“妈妈,你是大坏蛋!”当孩子说狠话时,你的反应影响孩子的一生

其实应对“诅咒敏感期”最好的办法,就是什么都不做。因为大多数喜欢“放狠话”的孩子,根本不懂那些话语的真实含义。他只是通过大人的反应,来判断这些词语所带来的效果。

当他们发现了这些词汇会让成年人紧张、激动,反应强烈时,就让他们发现了语言的力量,就更会变本加厉的使用。所以,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表现得不在乎。

“妈妈,你是大坏蛋!”当孩子说狠话时,你的反应影响孩子的一生

曾经有人说过,教育孩子,只有一点一定要记住,那就是不要让孩子没有敬畏之心!

这里的“敬畏之心”,不是让孩子害怕父母,让孩子臣服父母,而是学会互相尊重。孩子的“狠话”很可能就是模仿自父母,父母如果对孩子尊重,就不会让孩子学到自己的“狠话”。

同样的,孩子对父母尊重,孩子才能愿意听从父母的教育。如果当孩子说了“狠话”,家长当众斥责孩子,就很可能让孩子不再尊重自己的父母。

“妈妈,你是大坏蛋!”当孩子说狠话时,你的反应影响孩子的一生

所以,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是每个父母必修的课程。这套“父母课堂”系列图书,就是家庭教育专家总结了二十年育儿经验,为了让父母高效、正面地培养孩子而编写,帮助父母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沟通。

“妈妈,你是大坏蛋!”当孩子说狠话时,你的反应影响孩子的一生

这套“父母课堂”系列,包括《不吼不叫》、《怎样给孩子定规矩》、《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聪明是炼出来的》、《洞悉孩子的内心世界》、《正面管教》、《情商高的孩子》、《知对错明是非》

8本,通过列举家庭教育中常见的事例和解决办法,帮助家长解决家教难题

“妈妈,你是大坏蛋!”当孩子说狠话时,你的反应影响孩子的一生

这套高情商的育儿成长宝典目前仅需68元,也就是说平均每本只要八块五,可以说是非常实惠了。

想要购买的家长朋友们点击下方商品卡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