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交通」四川交通战“疫”记丨从祖国边疆到防疫一线,换装不换心

四川省交通宣传中心提供

四川交通战“疫”记

疫情防控是一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严峻斗争,交通运输作为防控一线,四川交通人在打响交通运输系统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充分发挥“铁军”精神,千方百计保障公路路网顺畅运行,积极有序恢复公路交通运输服务。其中,涌现出了一系列感人至深、坚定真挚的交通人物。

今天,请跟随交通君走进川西公司都汶高速路产管护大队朱海、田盛礼、荀飞扬战“疫”背后的故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疫情不退,四川交通人不退!

“我们是退伍军人,退伍不褪色,换装不换心!”在川西公司都汶高速路产管护大队有这样一支特别的队伍,他们由3名退役军人组成。在部队服役时,他们曾是武警,是陆军,是步兵,是哨兵,兵种不同,但他们的使命相同。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他们把军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发扬在川西高速防疫一线。

防疫一线“快递员”

「四川交通」四川交通战“疫”记丨从祖国边疆到防疫一线,换装不换心

朱海,陆军退役军人,一个话很少爱笑的圆脸85后,稳重内敛,但做工作总是第一个冲在前。

防疫防控期,各收费站、服务区一线消毒用品使用量较大,基本隔天都要往返每个点运送防疫物品,从成都公司到最远的汶川南收费站,往返车程达300多公里,途径6个站收费站1个服务区1个管理处,8个点的防疫物资一一发放到位,每趟需要4个多小时。出车前消毒,出车后打扫,途中安全驾驶,沿途装货卸货,他总是默默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充当了一名优秀的防疫物资“快递员”。

「四川交通」四川交通战“疫”记丨从祖国边疆到防疫一线,换装不换心

搬运物资常有磕磕碰碰,今天不小心被划破了手,明天又撞伤了脚,一天工作下来常常手脚酸痛,回家瘫在沙发上就不想起来,可是只要一干起工作,他却总有使不完的劲。他常说:“我曾是一名中国军人,军人训练会流汗,上战场会流血;我现在是一名退伍军人,换装不换心!”疫情发生至今,他已经累计运送里程达3600公里,运送物资200余件。

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

我能一直站岗

「四川交通」四川交通战“疫”记丨从祖国边疆到防疫一线,换装不换心

田盛礼,武警部队退役军人,曾在祖国边疆放哨站岗保家卫国,是个1米9的小伙子,退伍后进入川西高速,凡事严谨自律。

疫情突发后,部分收费站外广场由地方政府组织设立了临时检查点,其中都江堰西收费站为市界检查点,所有阿坝州经高速出州车辆渠化至都江堰西站,统一接受防疫检测。

「四川交通」四川交通战“疫”记丨从祖国边疆到防疫一线,换装不换心

站内外每80公分就要设置一个锥形桶、一条长达2公里的渠化车道,准备起来他一丝不苟。无论白天黑夜,无论下雨晴天,他都24小时不停地进行渠化疏导。当你看到他忙碌魁梧的身影时,放佛又看到了当年坚守边疆的战士。自疫情发生以来,他累计搬运摆放交通路锥近600余个,疏导车辆上万辆次,在一次次川流不息的车流中,他用自己的坚守保证了入口检测点工作的顺利进行。他曾在祖国边疆站岗,现紧把都汶高速防疫大门,他说:“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我就能一直站岗,一直坚守。”

我是一位父亲

但我也是一名退役军人

荀飞扬,性格开朗,90后陆军退役军人,也是一位宝宝刚满百天的父亲。

初为人父的他本想今年回老家陪孩子过人生中第一个春节,但疫情突发,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怎么能退缩?他所在的都汶管护大队任务更加繁重,除去日常路产维护工作外,他们还肩负着防疫防控时期的交通秩序维护工作。

眼看大队都已全员上岗,面对着刚百天的孩子和一人在家的妻子,他也想留在家人身边尽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责任。但疫情就是命令,他毅然要求返岗参加工作,“我是一名父亲,但我也是一名退役军人。” 除夕夜那天,视频那边的宝宝听到了他的声音,突然对他笑了,他忍不住红了眼睛,他的心里一定有愧疚也有酸楚,但他始终相信,今天的坚守是为了以后更好的相聚。

也许在口罩遮挡下我们看不清他们的脸,但我们能看到他们坚毅的眼神,感受到他们的心,那颗坚守高速防疫一线、“退伍不褪色,换装不换心”的炽热之心。

「四川交通」四川交通战“疫”记丨从祖国边疆到防疫一线,换装不换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