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方艙醫院“讀書哥”出院了,為什麼自家的孩子不如他愛讀書?

幾天前,武漢方艙醫院已經全部關倉。然而,在方艙醫院讀書的那位年輕人卻讓人難以忘懷。

武漢方艙醫院“讀書哥”出院了,為什麼自家的孩子不如他愛讀書?


一個年輕人,躺著病床上專心地看著書,儘管身邊,有人在聊天,有人在玩手機,大多數人為肺炎愁眉不展。這一切,好像與他無關。網友稱他為:“清流哥”。有人說,看到他,心裡多了片刻的安寧。

這位生在武漢、長在武漢、學在武漢的清流哥,從武漢大學博士畢業後到美國留學深造,從美國畢業後,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教書,研究方向是高分辨冷凍電鏡。

武漢方艙醫院“讀書哥”出院了,為什麼自家的孩子不如他愛讀書?


“清流哥”表示,自己從小就喜歡閱讀。也因此,才成就了他這位超級學霸。也只有真正熱愛讀書的人,才能在忍受病痛時,把閱讀書籍當成娛樂消遣。


可是,現在不愛讀書的人依舊居多,同時不成功的人也居多。值得注意的是,有成就的人士,幾乎都是喜好閱讀的。讀書的好處顯而易見,道理我們都懂,可為什麼很多人還是不能愛上閱讀呢?

閱讀要從小抓起。不難發現,從高中畢業起,我們很多人就逐漸地難以專注於一件事情,生活中有很多事情讓我們分心。所以,養成閱讀好習慣,在上學時期開始是最好的。

那麼,要怎麼讓孩子們從小愛上閱讀呢?

武漢方艙醫院“讀書哥”出院了,為什麼自家的孩子不如他愛讀書?


一、體驗到閱讀的趣味。

閱讀是有趣的,可體會到閱讀中的趣味卻不容易。從方方塊塊的文字看出其中的內涵,這需要讀者具有一定的閱讀努力。閱讀能力是需要養成的,怎麼養成呢?讓孩子剛開始先讀一些有插圖、故事性強的書籍,不僅助於理解,也能增強對閱讀的興趣。

二、瞭解到閱讀的好處。

如果孩子不是自願要閱讀的,他自然會問:我為什麼要讀書?無非是因為它能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好處。從閱讀中能得到快樂、學到知識、懂得道理。讓孩子明白這些好處,自然也會增加孩子對讀書的好感。

三、選擇正確的書籍。

俗話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書是人寫的,自然也有好壞。孩子的鑑別能力有限,選擇書籍的任務主要就落在了家長身上。所選書籍的質量,直接影響了孩子對書籍的好惡,也影響孩子的價值觀念。選擇健康、有價值、對孩子具有吸引力的書籍(如童話、寓言故事、名人傳記等等),才能使孩子受到閱讀的正面影響,從而愛上閱讀。

當然,孩子閱讀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和鼓勵。父母做好示範和榜樣,孩子也會比較容易接受閱讀。與孩子分享心得、討論書中內容,也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好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