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历史没有记载激烈战事发生,为什么明朝皇帝被俘虏?

大马哈鱼12


一、皇帝被俘虏和战事激烈不激烈没有必然关系。皇帝被俘虏的主要原因一是皇帝听了王振的怂恿,非要御驾亲征,而当时明军的军事实力相对较弱,加上关防破坏严重,根本就抵御不住瓦剌的进攻,加之几十万大军中没有一个明白人(当时唯一的明白人于谦远在北京),指挥接连失误,明军不战自溃,在这样的背景下,皇帝被俘虏也是正常的。而且当时明军也伤亡过半,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大臣战死,也算得战事上激烈了。


二、“土木堡之变”让我们记住了两个人。说起“土木堡之变”里面的皇帝叫什么,估计大部分人不知道,但是说起王振和于谦,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先说遗臭万年的王振,由于明英宗朱祁镇的宠信,王振大权独揽,广植私党,可以说比皇帝说话都好使,土木堡之变能够发生,全是拜王振一人所赐。王振是一个能惹事但是能力又不足以摆平事的人,激怒瓦剌的是他,瓦剌打过来时怂恿并挟持皇帝亲征的也是他,最后瞎指挥的也是他。“成国公朱勇在王振面前也要膝行而前;户部尚书王佐请皇帝回军,王振就命其跪在草丛里,直到天黑才能起来”,看这一段文字我们就能知道王振当时的权力有多大,当然最后激起众怒在乱军之中被打死也是罪有应得。再说千古流芳的于谦于少保(不知郭德纲的搭档于谦他父亲王老爷子是不是也很崇拜这位民族英雄),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力挽狂澜,领导了北京保卫战,使明朝得以延续,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足以流芳千古。但是朱祁镇复辟后于谦被赐死,令人不胜惋惜。

#文史知识局##明朝那些事儿#


舟瑜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历史上的著名惨案,其直接结果就是明朝精锐全军覆没,明英宗被俘,那么为什么历史上没有记载激烈战事的发生呢,因为此战一点都不激烈,明军被瓦剌碾压,其实我们可以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为什么叫“土木堡之变”,而不是“土木堡之战”。

因为土木堡之变不是相持战,而是单方面屠杀,由于王振的多次无脑操作,此战完全是一边倒的局势,明军毫无抵抗之力,所以谈不上激烈战事,只能说是惨烈。

土木堡之变的背景

瓦剌首领也先在与明朝发生贸易摩擦后,悍然发兵,分四路进攻明朝,明英宗朱祁镇在大太监王振的蛊惑下,决定御驾亲征瓦剌,但当大军浩浩荡荡的来到大同后,朱祁镇和王振却被瓦剌的兵威吓到了,皇帝和太监觉得有些心慌,感觉还是皇宫适合自己,于是准备班师回朝。

然后太监王振开始了他的表演,王振提出经紫荆关回北京,而此路将路过王振的家乡蔚州,俗话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而这虽然是王振的私心,但对明军来说却是安全的,本来带皇帝参观一下家乡再回去也无妨,至少没有危险,但神奇的是刚出发不久,王振改主意了,说怕大军路过蔚州会踩坏庄稼,于是改道东北,按来时的路直奔宣府。

那么王振为什么会突然改主意呢,难道真的是爱护家乡的一草一木吗,显然不是,有个细节就是大军虽然变道,王振却派了很多车去蔚州将自己的金银财宝装车,之后跟随大军回北京。因为蔚州邻近大同,极有可能会沦陷。而大庭广众之下要搬运自家的财宝显然有点难为情,这可能就是王振改主意的动机。

土木堡之变的经过

而当大军到达宣府时,瓦剌军也追到了,于是明英宗让恭顺侯吴克忠,都督吴克勤断后,自己接着跑路,而就在离怀来县城20里的土木堡时,王振要求大军停下来,而就是这个决定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如果进了城,明军凭借优势兵力据城防守也先的几万人没有任何问题,但历史没有如果,而王振要求大军停下来的动机也很简单,因为自己的运宝大队还没到。

而次日清晨,瓦剌大军杀到,而瓦剌首领也先是身经百战的枭雄,一看明军这么多人强攻不可取,于是假意议和,在明军后撤时突然发难,而明军经过多日的长途跋涉,正是疲弊不堪,饥渴难熬之际,面对如狼似虎的瓦剌军队,瞬间崩盘,四散奔逃。而王振也在乱中被自己人樊忠一锤毙命。而明英宗也被瓦剌俘获。

速传令台营南行就水,行未三四里,寇复围,四面击之,竟无一人与斗,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营中,积叠如山。幸而胡人贪得利,不专于杀,二十余万人中伤居半,死者三之一,骡马亦二十余万,衣甲兵器尽为胡人所得,满载而还。—《天顺日录》

土木堡之变历史上为何没有记载激烈战事发生

那么我们回顾此战,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历史记载没有激烈战事发生,明英宗却被俘,因为此战明军毫无抵抗之力,何来激烈,说是战事,还不如说是单方面的屠杀更为恰当。

“辛酉,次土木,被围。壬戌,师溃,死者数十万。英国公张辅,奉宁侯陈瀛,驸马都尉并源,平乡伯陈怀,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陈埙,修武伯沈荣,都督梁成、王贵,尚书王佐、邝野,学士曹鼐、张益,侍郎丁铉、王永和,副都御史邓棨等,皆死,帝北狩。"——《明史-英宗前纪》

而我们从《明史》中也可以看出此战有多不激烈了,“被围”,“师溃”,“皆死”无一不体现此战的一边倒。

而此战之所以明军如此悲剧,王振与朱祁镇都难辞其咎,特别是王振,真的是无法形容的无脑,可称千古罪人,要不是之后于谦的力挽狂澜,其后果真的无法想象。

总结:综上所述,因为土木堡之变是一场屠杀,而不是一场激烈的战事,所以历史没有记载双方互殴的情形,但它却是惨烈的,大明朝遭受了开国以来最大的打击,要不是于谦打赢了北京保卫战,北方落入瓦剌之手也不是没有可能。


临石观海


土木堡之变的战事,明史当中记录的比较简略,但是我们可以从只言片语里看出当初战事激烈程度。

瓦剌的进攻路线

正统十四年二月,瓦剌的贡使2000人诈称3000人,冒领赏赐。王振叫礼部按实际人数赏赐,并将马价减去80%。也先听说后,大怒,借口明朝使者去瓦刺时曾答应嫁公主给也先的儿子,这次贡马是聘礼,而明朝失信,遂于七月统率各部,分四路大举向内地骚扰。

  1. 东路,由脱脱不花与兀良哈部攻辽东;

  2. 西路,派别将进攻甘州;

  3. 中路为进攻的重点,又分为两支,一支由阿剌知院所统率,直攻宣府围赤城,另一支由也先亲率进攻大同。

主要发生的战斗有:

1.大同之战:明军惨败

也先所部势如破竹,明军丢失了大同城外的所有防御城堡,大同参将吴浩战在猫儿庄战死。

七月十五日,大同总督宋瑛、总兵官朱冕及都督石亨,在阳和迎战也先,全军覆灭。宋瑛和朱冕战死,石亨一个人逃走了,太监监军郭敬在混乱中躲进了草丛,得以幸免。

当英宗朱祁镇率军到这里时,只看到漫山遍野都是明军的尸体。

2.鹞儿岭之战:明军全军覆灭

八月初十,明军退到宣府时,瓦剌大队骑兵紧追不舍,朱祁镇派恭顺伯吴克忠、都督吴克勤断后拒敌,皆战死,

又派成国公朱勇、永顺伯薛绶率三万骑兵前去救援(也有说5万的)。朱勇冒险进军至鹞儿岭,陷入包围,,三万骑兵被“杀掠殆尽”。朱勇和薛绶也都战死。

3.土木堡:惨败,英宗被俘

十三日,明军狼狈逃到土木堡,离怀来城仅二十里,随从的文武官员都主张“入保怀来”,王振以“辎重千余辆未至,留待至”。

邝埜一再上章要英宗入居庸关,组织精锐的部队断后拒敌,这些建议都被王振拦下了。邝埜又到行殿力请,王振怒斥道:

“腐儒安知兵事,再妄言必死!”

“我为社稷生灵,何得以死惧我!”邝埜回答说。

王振喝令卫士硬把邝埜扶出,“遂驻土木”。

第二天朱祁镇想继续行进,但是已被瓦剌军追上,无法移动。

土木堡地高无水,掘井深二丈亦不得水,人马两天不饮水,饥渴难耐。

也先从土木堡旁的麻谷口进攻明军,都指挥郭懋拒战一夜,打退了也先。十五日,也先假装退兵、讲和。王振上当,下令移营就水,军士跳越壕堑而行,队伍大乱。

明军刚一移动,瓦剌军趁势四面围攻,明军“兵士争先奔逸,势不能止”。瓦骑兵蹂阵而入,挥长刀砍杀明军,“大呼解甲投刀者不杀”。于是明军士兵“裸袒相蹈藉死,蔽野塞川”。

朱祁镇与亲兵乘马突围,没有成功,乃下马盘膝面南坐,有一个瓦剌士兵要剥取他的衣甲,看到朱祁镇的衣着与众不同,就推拥着他去见也先的弟弟赛刊王,明朝皇帝就这样作了瓦剌军的俘虏。

在混战中,英国公张辅、驸马都尉井源、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内阁学士曹鼐、张益等五十余人战死。只有大理寺右寺丞萧维桢、礼部左侍郎杨善等数人侥幸逃出。

王振被护卫将军樊忠以棰捶死。”如果他的血性早点爆发,也许历史会改写。

太监喜宁投降瓦刺,把明朝的虚实完全告诉了也先。

“骡马二十余万,并衣甲器械辎重,尽为也先所得。”

朱祁镇率领五十万军队是明朝京军的所有精锐,几乎全部被王振断送,“死伤过半”。

战争过后一个月,九月十二日,提督居庸关巡守都指挥同知杨俊、宣府总兵昌平伯杨洪在土木堡捡拾军器,盔9800余顶,甲700领,神枪11000余把,神铳22600余个,神箭44万枝,大炮800个,火药18桶。

由此可见明军损失的惨重。这次战役,至少爆出明军的两大弱点:

  • 1.士兵战斗力已经大大削弱;

  • 2.军官的指挥能力不足;

这次大败影响深远,成为明王朝由初期进入中期的转折点。


青鉴文史


前言——清代导致了大量的明代书籍被销毁

根据王彬主编《清代禁书总述》,此书总结、收录3236种被清朝统治者禁毁的书籍。这些书籍,我们今天多数只能看到书名了,内容完全不得而知。

且清代从入关开始,就编辑明史,但销毁对清统治不利的书籍鼎峰时期,是清代乾隆时期,为了编纂四库全书,销毁对清统治不利的书籍据统计为一万三千六百卷。焚书总数,达15万册。销毁版片总数170 馀种、8万馀块。

除了焚毁各种书籍之外,清政府自入关以来,还系统的对明代档案进行了销毁或篡改。因此目前仅存的明代档案只有三千余件,主要是天启、崇祯朝兵部档案,也有少量洪武、永乐、宣德、成化、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朝的官方文书(其中很多已经被满清修改过)。估计清代时期焚毁的明代官方档案不少于1000万份。

今天能直接考究到明代“土木堡之变”的第一手文字上的资料,主要的来源是清编《明史》、以及仅存的《明实录》,另外还有躲过清代焚书的明代李贤所编著的《天顺日录》

《明史》

是由清代史官所编著的。自唐以来,古代的史官多出自于科举考试的学生,这些史官多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对于战争的描绘时,多以春秋之笔来描绘战争的残酷、少有描绘战争场面的细节。

《明实录》

则是明代官方撰写的编年史书,一般是记载皇帝的日常、颁布的命令、诏敕、律令等等。

现在没有证据显示清代有篡改《明实录》的依据,但是明代朱棣时期,曾经命人修改过《明太祖实录》,且现今保存的《明实录》是嘉靖时期,明世宗命人重抄的《实录》转藏于皇史宬的,其他的珍藏的《明实录》已经毁于大火之中。

《天顺日录》:

李贤是明中期的名臣,历经了四代皇帝,也是亲身经历了“土木堡之变”时的全部过程,是为数不多逃过瓦剌追杀、并返回到京城的明代官员。

李贤的这本《天顺日录》对于“土木堡之变”是相对其他的书籍更为符合史实。

只是李贤此人有个瑕疵,就是很反感明景帝和于谦,认为他们是篡权者,毕竟明英宗还没死,也没有退位(是孙若薇太后为了保国,才提朱祁镇为太上皇的)。所以《天顺日录》此书中对于明景帝和于谦是泼脏水的,尤其是景帝是被说成无日不淫。

因此在此书中所描述的土木堡之变,相对更为中肯,详细。

在史学界中,有“孤证不立”的说法。史学家在参考《明史》时,会从其他史料中寻求验证其的真实性,因此在现代很多书籍中所描绘的“土木堡之变”,也是多取决于《明史》与《天顺日录》。

如:

1、正统十四年春,北虏遣使二千余人进马,报作三千人。权臣怒其诈,减去马价,虏使回报,遂失和好。秋七月,虏将也先等大举入寇,其锋不可犯,大同失利,边将有弃城走者。权臣挟天子亲出师,百官上章恳留不从,迫促而行。至大同,见虏势猖獗,始惧,旋师至土木。会兵将无斗志,人马饥困,虏众来袭,前锋莫当。追而围之,我师大溃,遂获乘舆,羁于虏庭,八月十五日也。2、明日驾出,总兵官以下亦弗预知,军士俱无备,文武大臣皆匆匆失措而随之。天时、人事极不顺。至龙虎台扎营,方一鼓,即虚惊,众以为不祥。明日,过居庸关,又明日,过怀来,又二日,至宣府。连日非风则雨,人情汹汹,声息愈急。随驾文武连上章留之,振益怒,俱令略阵。明日,当过鸡鸣山,众皆惧,无不叹息怨恨者。予不胜其怒,与三五御史约,谓:“今天子蒙尘,六军丧气,无不切齿于振。若用一武士之力,捽而碎其首于驾前,数其奸雄误国之罪,即遣将领兵诣大同,而驾可回也。”欲谋于英国公,不得间,竟行,人人自危。未十日,兵士已乏粮矣。方秋,禾稼遍野,所过一空。将至大同,僵尸满野,寇亦开避待我深入。至大同,又欲北行,因镇大同中官郭敬密言其势决不可行,振始有回意。——《天顺日录》3、明日班师,大风,至晚雷雨,满营人畜惊惧益甚。又连日雷雨满营,过宣府,寇追至。明日于土木驻营。宣府报至,遣成国公率五万兵迎之。勇而无谋,冒入鹞儿岭,胡寇于山两翼邀阻夹攻,杀之殆尽,遂乘胜至土木。明日巳时,合围大营,不敢行。八月十五日也,将午,人马一二日不饮水,渴极,掘井至二丈,深无泉。寇见不行,退围。速传令台营南行就水,行未三四里,寇复围,四面击之,竟无一人与斗,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营中,积叠如山。幸而胡人贪得利,不专于杀,二十余万人中伤居半,死者三之一,骡马亦二十余万,衣甲兵器尽为胡人所得,满载而还——《天顺日录》4、秋七月己丑,瓦剌也先寇大同,参将吴浩战死,下诏亲征……癸巳,命郕王居守。是日,西宁侯宋瑛、武进伯朱冕与瓦剌战于阳和,败没。甲午,发京师。乙未,次龙虎台。军中夜惊。丁酉,次居庸关。辛丑,次宣府。群臣屡请驻跸,不许……镇守太监郭敬谏,议旋师……庚申,瓦剌兵大至,恭顺侯吴克忠、都督吴克勤战没,成国公朱勇、永顺伯薛绶救之,至鹞儿岭遇伏,全军尽覆。辛酉,次土木,被围。壬戌,师溃,死者数十万——《明史 英宗前记》

另外《明史》中也记载了其他人在土木堡时的场景,与《天顺日录》的记载是符合的,如:《天顺日录》中“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营中,积叠如山”。在《明史纪事本末·卷32》:“初,师既败,上乃下马盘膝面南坐”。

由于当事人是文官,并没有直接参与到战争之中,因此《天顺日录》中记载的土木堡之变,多是以李贤亲耳所闻、或亲眼所见的,如成国公率领五万骑兵与蒙古对战,被伏击最终全军覆没。这应是亲耳所闻,因没有直接参与,所以描写的时候是一笔而过。

但是当在土木堡被围困的时候,李贤的描述就很是详细了,如缺水,挖井二丈深无泉、以及士兵太渴了,已经无力再战瓦剌,干脆解甲等待死亡。

所以,在《大明风华》在土木堡之变时,是很符合明清的书籍所记载的事情。比如行军到宣府的时候,是雷雨交加,武将苦劝,反而被皇帝和太监痛骂。还有被围困的时候,士兵因饥渴干脆解甲的场景。

再则,题主所述,少有激烈的战事,其实应该是在参考《明史》时产生的错觉。

《明史》中只是述说“秋七月己丑,瓦剌也先寇大同,参将吴浩战死”,所以明英宗亲征。

可若是参考了明代官职及职权来分析,参将都战死了,这可以说明大同的战事已经陷入崩溃之中了,另外《明史》中记载,明英宗还没出京城之时,明军又被瓦剌所击溃——“是日,西宁侯宋瑛、武进伯朱冕与瓦剌战于阳和,败没。”

所以再结合李贤作为当事人的亲眼、亲耳所见闻而著作的《天顺日录》——“将至大同,僵尸满野,寇亦开避待我深入”。

结合两者,明英宗、李贤等亲征大军还没到大同前,战争已经爆发了,且是明军连战连败,到了皇帝亲征的队伍快到大同时,“僵尸满野”,可瓦剌人的战术是避开明军锋芒,引诱明军深入。

同时《天顺日录》中又记载了一件事,那就是明英宗的亲征太过匆忙,开始就没有人知道,总兵以下都不知道,群臣匆匆失措而随之,刚刚出京城不到十天,军队就断粮了……

随后就是行军时,瓦剌在侧,而雷雨交加,或不是雷雨就是大风天,军队疲惫不堪。准备到土木堡之时,宣府说援军快到了,而瓦剌也追了上来,最后是派遣成国公率五万兵迎之,结果被伏击,全军覆灭。最终瓦剌大军携胜威,兵围明军于土木堡之内……

总述

为什么开头要述说清代焚书的事宜,主要是在雍正四年时,雍正颁布了中土历史上唯一的禁武令,随之在民间流传的兵书大都被销毁了,剩余的些官编武书,又被清收归国有。再到乾隆之时,编辑《四库全书》时又销毁了大部分有关兵事的书籍。

所以,现在能看到的描绘土木堡之变的,只能是通过文官的眼观和耳闻;另外就是史学家们辛苦从各种资料中,去验证、考究出来的。


图片均来源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