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殺醫”事件還會出現嗎?

時間過的很快。

從疫情曝光開始到現在,快兩個月了。

一個多月前,我們看著全國各省市醫療隊馳援湖北熱淚盈眶。

陸陸續續,派到武漢和湖北的醫療隊已經達到了4.26萬人,其中重症專業的醫務人員高達到1.9萬人。

疫情過後,“殺醫”事件還會出現嗎?

那時候所有人都有一個願望:

願火神山雷神山方艙醫院早日“倒閉”,物資都送你了,但醫務人員要一個不少的還回來!

而最近,這個願望已經“部分”實現。

3月10日下午3點半,隨著最後一批患者從洪山體育館走出,武漢市首個方艙醫院武昌方艙醫院歷經35天,正式休艙。

疫情過後,“殺醫”事件還會出現嗎?

至此,武漢14家方艙醫院,全部休艙。

17日,41支國家醫療隊3675人終於可以回家了。

疫情過後,“殺醫”事件還會出現嗎?

武漢天河機場為醫務人員準備了5萬張特有的紀念登機牌。

航班號:勝利號

艙位:功勳艙

登機口:凱旋門

始發站:武漢,目的地:美麗故鄉

疫情過後,“殺醫”事件還會出現嗎?

醫務人員前往車站機場的路上,武漢還為醫務人員亮起了燈光秀:

疫情過後,“殺醫”事件還會出現嗎?

山東第四批和第八批援鄂醫療隊共342名隊員到達濟南後,濟南遙牆國際機場還用最高禮遇“過水門”迎接。

疫情過後,“殺醫”事件還會出現嗎?

很開心。能看到大家都能給醫務工作者“最高禮遇”、“無上尊重”。

這是轉好的開始,也希望疫情過後,不會很快就被忘記。

我不知道這次的疫情有沒有讓一些人改變對醫務工作者的看法。

那些在最危難時刻,勇敢保護我們的人,等疫情過去了,在未來也一定會得到更多的尊重吧?

一位90後男護士,在長時間工作後脫下防護服時,雙手已經被汗水泡皺:

疫情過後,“殺醫”事件還會出現嗎?

那些脫下防護服摘下口罩的醫護,臉上已經被壓出了深深的痕跡。

疫情過後,“殺醫”事件還會出現嗎?

累癱了的醫生們為了節省防護服,躺在地上就睡著了:

疫情過後,“殺醫”事件還會出現嗎?

為了給一位新冠肺炎患者做肺移植手術,醫務人員冒著被感染的風險。

穿著3、4層隔離防護裝置,帶著面罩自我保護。因為出汗會把面罩糊掉,他們只能再用小電機往防護服裡送風,這樣才能看清楚一點。因為帶著面罩聽不見對方說話,他們全程只能靠眼神交流。

疫情過後,“殺醫”事件還會出現嗎?

這就是我們的中國醫護。

而我不想狹隘的只捧高我國的醫務人員,因為其實在緊急時刻,無論哪個國家,一線的人員都是一樣。

意大利一位護士摘下口罩,臉上也被壓出了淤痕,她很害怕,害怕上班,害怕被感染,可依舊十幾個小時十幾個小時不間斷的透支工作。

疫情過後,“殺醫”事件還會出現嗎?

一名醫護人員拍了同事累倒後戴著口罩、穿著防護服趴在桌子上昏睡的照片。

他們已經連續工作了十多個小時,休息了不足五分鐘。

疫情過後,“殺醫”事件還會出現嗎?

當病例超負荷幾倍,一線的醫生最難熬,他們也最知道病毒的可怕,所以才紛紛發帖“求”大家:我待在前線,你留在家中!

疫情過後,“殺醫”事件還會出現嗎?

超負荷工作,冒著巨大風險,他們不過也只是為了多救一個人的命!

但其實他們在脫下那身衣服後,也只是一個普通人,他們也會害怕,身體也正在被透支。

這一個多月中,我經常看到有人稱醫務人員為:真正的勇士。

可我一直都覺得,他們都只是一個普通人,只是在做著一份不普通的工作罷了。

我們都該知道:醫務工作者不是神仙也不是超人,醫療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

不用懷疑,他們總是最想你活下去的,但有些時候他們就算拼盡了全力,也不一定能把每個人都留下來。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幾年前有一位醫生,因為曬了自己萬元羽絨服,而被網友謾罵?

疫情過後,“殺醫”事件還會出現嗎?

這位醫生,喜歡買衣服,每年花在衣服上的有20萬,他還有三套房子。

那時他被罵的很慘,但他反問:為什麼醫生就必須得是窮逼?

是啊!我也覺得,憑什麼?錢都是別人憑本事賺來的啊!

他當醫生的年收入二十多萬,各種線上、線下講課、多點執業,跟我在醫院收入差不多。他還投資了朋友一家公司,雜七雜八加起來年收入超過百萬。而且,他的微博還是十大醫療微博,分答諮詢平臺收入排名前三。

但是,這些也是他靠著他的努力換來的啊!

在採訪中他說:天知道我讀了多少書。我天天都在更新知識,白天上班,晚上學習。

比如微博上一篇專業文章,每一個觀點都是經過千錘百煉,查閱各種醫學文獻。我英文不算太好,有時還需要麻煩國外的同學,因為要保證提供給患者的真實靠譜的建議。

是啊,有時就很奇怪。

為何我們有的時候對於醫生、老師、科研人員、公務人員高薪都會如此敏感?

就像之前袁隆平就因為在車展上摸了一下豪車而被怒噴。

我們好像總會下意識的覺得醫生是“白衣天使”,所以就該“無所不能“,就該“不求回報”。

可他們苦讀那麼多年,他們高強度工作,他們脫下衣服也是父母、子女,也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而在努力奮鬥著。

他們當然配得上高薪。

而且醫生的收入高或許更是對患者的負責,就像那位醫生說的那樣:

“醫生的收入高了,醫療回扣等灰色收入,對他就沒有吸引力了。獎金大幅度提高了,醫療圈收紅包這種現象,我不敢說完全沒有,但幾乎是看不見了。”

“醫患矛盾少了,薪資也高了,就會有更多優秀的年輕人願意投身醫生行業了。”

“勸人學醫,天打雷劈”

這是現今醫生/醫學生圈子中廣泛流傳的一句話。

除了薪資問題之外,更多的其實是尊重。

想要真真正正成為一名“醫生”真的太難太難。

因為對理論和實踐經驗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培養週期特別長。

疫情過後,“殺醫”事件還會出現嗎?

他們付出了那麼多年,那麼多努力成了醫生,也不證明就能走上了人生巔峰,更多的是變加班不止的“社畜”

現階段,我們都在抨擊憎惡996式工作模式,可對於醫生來說,996那都是萬幸了

看不完的病人,做不完的手術,寫不完的論文......他們沒有假期、24小時隨時待命。

37歲的肝膽外科醫生盧景寧博士在家中猝死。

26歲的規培醫生陳德靈猝死。他曾在朋友圈裡寫到:“黑+白+黑,下班啦,還活著真好。”

上虞市人民醫院骨科羅斌主任值完夜班後猝死;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消化內科馮姓女博士下夜班後突發猝死!

......

身為醫生,每天都在勸著病人好好保養身體,不要過勞不要熬夜按時吃飯,可到了自己身上,卻因為職業原因根本做不到。

很多時候連飯都來不及吃,只為了能多看一個病人、多做一臺手術。

而又僅僅是這些風險嗎?

天津一位超聲科主任,被自己治療了8年,延長了生命8年的病人砍傷。

北大第一醫院婦產科三位醫生被患者及其家屬毆打,原因僅因為醫生經過各方評測認為產婦完全可以採取對自己和對孩子都更好且便宜的順產產子,而家屬想要剖腹產。

單2018年,媒體爆出的部分暴力傷醫就已經很多例

疫情過後,“殺醫”事件還會出現嗎?

而近段時間:

北京朝陽醫院眼科主任醫生陶勇被患者家屬砍傷後腦、胳膊。

......

我一直無法理解,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永遠都用最惡的心態揣測著醫生,把自己的恨意都轉嫁到醫生身上?

不否認,醫生行業確實也有蛀蟲,但是畢竟是特例!可現在有太多的人,卻將特例類比到整個醫生行業。

提起醫生只有罵,把所有醫生都當“蛀蟲”,連他們對患者的好,都被揣測為別有用心。

我很納悶,你對醫生那麼深惡痛絕,你覺得他們全都是隻為財不顧命的冷血動物,那你還去看醫生幹嘛?

張文宏醫生之前有段話讓我印象深刻:

專家到了這份上吧,我看脾氣沒有一個好,吵架是經常的。

但都是本著對病人極端負責的態度,否則我跟你吵什麼吵啊?你好我好大家好不好嗎?

疫情過後,“殺醫”事件還會出現嗎?


疫情過後,“殺醫”事件還會出現嗎?

很多人總苛責醫生的態度不好,可醫生根本就不是屬於服務行業人員啊!

醫生見過的人情冷暖生死太多,所以他們可能不會陪著你哭。

醫生每天的工作量太大,所以他們可能不會像是你的專屬一樣只為你一人服務。

可你不用懷疑,當你把生死交給他們時,他們比任何人都想要你活!

一場地震,一場火災,一場疫情......

我們看到了軍人、消防官兵、醫護人員等等多麼的偉大。

我們通過各種方式,各種媒介對他們歌功頌德,可其實,真的不希望再一昧的把他們打造成英雄和神。

所有我們眼中捨己為人、以命換命的英雄,都是一個普通人。

他們也會累,也會病,你那一刀砍下去,他們也會死......

神可以無慾無求,但凡人英雄,就該得到應得的保護、獎勵、和尊重。

真正希望的是每個人,都能把這些記在心裡。

等疫情過去後,也能將這份尊重和理解延續。

那樣才不會讓他們寒心,那樣才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做“凡人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