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發佈會|中醫專家:學會調息“六字訣”增強自身抗病能力

3月18日,在重慶市第五十五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新冠肺炎市級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中醫專家組組長、主任中醫師李群堂介紹了重慶堅持中西醫並重、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方面的做法。

18日发布会|中医专家:学会调息“六字诀”增强自身抗病能力

疫情發生之初,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就成立了醫療救治專家組,先後有20多名中醫專家加入,同時,中醫專家也參與到各片區每天的多學科會診中,尤其是針對重症病人,共同制定中西醫結合救治方案。這個機制很好地保證了中醫藥的參與度。

治療新冠肺炎沒有特效藥,那麼,對一些輕型、普通型患者常見的症狀,如發燒、咳嗽、腹瀉、乏力、失眠、焦慮等,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運用中藥就可以緩解,甚至消除,這非常受患者的歡迎。

在危重症病人的救治過程中,醫護人員在西醫呼吸、循環等生命支持的基礎上,積極開展中醫藥的治療。有的患者一直呼吸困難,血氧飽和度升不起來,通過用中醫瀉肺水、化痰濁的方法,可以明顯提升其氧合水平。在主城片區集中救治醫院(也就是市公共衛生醫療救治中心),通過中西醫密切協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李群堂認為,中醫治未病不僅是“未病先防”,也包括“既病防變”。對於新冠肺炎這一類的傳染病,中醫稱之為疫病,也叫瘟疫。中醫藥防治瘟疫有著比較完整的系統理論,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摸索出了大量有效的技術方法。

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主要不是針對病毒,而是基於病毒侵襲人體之後,機體發生的反應。病原微生物可能千差萬別,但人體的反應是有規律可尋的。中醫正是把握住了這種規律,進而通過天然藥物、針灸,還有運動等干預手段。

說到運動,除了八段錦,傳統的還有大家比較熟悉的太極拳、五禽戲,五禽戲由華佗創造,模仿的是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最常見的動作創造出來的一個運動方式,每一個動作都有對應的特定功效。我們的運動除了鍛鍊身體,還有一個重要的鍛鍊就是調息,也就是調整呼吸,傳統上有一種方法叫六字訣,六字訣的來源很古老,在《莊子》裡面就已經有一些萌芽了,這六個字“噓、呼、呵、呬、嘻、吹”對應六種聲音和口型,通過六字訣對呼吸的調整,可以非常好的直接鍛鍊我們五臟六腑的功能。

通過這一類鍛鍊就可以激發、增強人體自身的抗病能力、修復能力和適應能力,促進機體清除或適應病原微生物,恢復和維護人體的整體動態平衡。通過這樣的方式就可以治未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