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力而行方为上

量力而行方为上


杨全华||量力而行方为上

春风得意有几许,力不从心常相随。正当我又一次感到力不从心时,看到“新时代文学社”平台推送的,刘兴国老师《尽量不超600字——告圈内朋友书》一文。文章以“告朋友书”的形式,告知文友与读者,因自己接近暮年,体力、精力、视力均有明显下降,撰写与阅读长篇文章已感到较为困难,同时鉴于时下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阅读习惯改变的现实,因而今后不再撰写超过“600字”的文章。这是一个务实的决策。读过这篇文章,我联系自己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的现实,举一反三,联想到另一个话题,即,量力而行。

杨全华||量力而行方为上

杨全华||量力而行方为上

杨全华||量力而行方为上

先秦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左丘明在《左传》中说:“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量力而行,顾名思义,即按照自己能力的大小去做事,有能力则做,无能力则停,不勉强行事。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明智之举。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透支”“亏损”伤身害体。然而,这个浅显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都能理智地践行。对此,本人具有深刻的感受。


杨全华||量力而行方为上

杨全华||量力而行方为上

摄影与写作是我的两个业余爱好。写作是在部队政治机关从事二十多年文字工作的“后遗症”,摄影是后来产生的兴趣,但转业到地方后因诸多因素影响均未得到顾及。几年前,从工作离岗上退下来后,我非常高兴,感到从此获得了自由,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享受个人爱好了。然而,事情并非像我希望的那样。当时我已有了一个小孙女,后又添了一个小孙子,还有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的老人。几代同堂的家庭,其乐融融,也忙忙碌碌。我虽已“赋闲”在家,但难以“独善其身”,更不能随心所欲。当摄友们约我一起外出采风时,因无法脱身不能同行前往;当坐下来想写点东西时,小孙女会猝不及防地扑向怀抱,搞乱你的纸张;当走进“朋友圈”想聊上几句时,繁琐的“家务”又令你不得不即刻“关屏断网”,而且这样的现象并非偶尔,并非一次,而是经常、连连、常常……因而,我既感到有劲使不出,又感到力不从心。离岗前雄心勃勃的远走高飞,游山玩水,笔追过往,纸记当前的美好愿望,眼看着就要落空。为此,我心中不快,郁郁寡欢。面对现实,我经过冷静思考,感到离开工作岗位回到家中,不是走进研究所,不是来到娱乐场,是走进了生活,走进了常人的生活,家庭的生活,不能心里只装着自己的业余爱好,必须立足家庭实际,量力而行。

杨全华||量力而行方为上

量力而行,应客观地看待“能力”。衡量一个单位的财力,不是看他的综合税收,而应看其可用财力。看一个人的能力也是如此。作为社会的人,家庭的人,尤其是“告老还乡”,“赋闲”于室的人,不论能力有多大,都是家庭综合能力的一部分,不可个人独享。个人的爱好不论品位多高,兴趣多大,都应控制在不影响家庭生活的范围内。如果个人追求在现实条件下难以实施,说明你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或者它暂时不适合你,理应暂缓或放弃。况且,你的追求不是职业,不是生计,仅仅是业余爱好。想到这些,我果断丢掉“幻想”,放平心态,并制定了一个个人服从“组织”,适当突出个人的生活方案。我坚持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到家庭上。近郊活动利用星期天,出游外地按排在节假日而且尽可能全家一起行动。文字书写与照片处理主要利用晚上及其它可利用的时间。近几年,全家人已连续四个春节,利用长假一起在外地度过。

杨全华||量力而行方为上

杨全华||量力而行方为上

量力而行,应辨证地看待得失。量力而行,往往是资源配置的调整,是扬与抑的结合,是对“好高鹜远”的抑制,是“拆东墙补西墙”,它必然会给失去的一方,带来不快甚至痛苦,所以应以正确的得失观对待这些调整。就本人面对的现实而言,主要是照顾老人孩子与喜欢摄影写作,在时间与精力上的矛盾。时下常常看到这样一种说法,“以孩子为中心会活得很累”,说的没错,累是不可否定的,其实“以老人为中心”也同样很累,只是碍于敏感的“孝心”,不敢说罢了。长辈是生命的来源,晚辈是生命的延续。尊老爱幼如同要确保民族“香火”的传承,复梦大计的实施,是一种义不容辞的使命与担当。同时,东方不亮西方亮,也不失为一种补偿。唯鉴于此,自已十分喜爱的摄影,虽因繁琐的家务难以顾及,但当看到双孙绕膝,其乐融融,“空中菜园”(楼顶上种的菜)瓜果飘香之时,心中豁然开朗:幸福其实就是一种“视角”所带来的感受,换个角度看一看,“失之东隅,收之槡榆”,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当然,如没有什么牵肠挂肚的因素,纵情享受本属高雅的爱好,更不失为愉快之举。

杨全华||量力而行方为上

杨全华||量力而行方为上

量力而行,切忌跟风攀比。人的言行往往会受到环境及他人的影响。量力而行,必须排除各种来自方方面面的不良因素,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举动。时下,就本人而言,深感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网络社交的控制。网络社交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已普及到家家户户及各类人群,成为人们拿在手上,带在身上,说在嘴上,挂在耳上,放在枕边的社交方式。它的便捷性和智能性所产生的诱惑力,几乎控制了所有人。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被各类“圈子”“群络”紧紧地“圈”在其中,“网”在其下。每一个深陷网络社交的人,基本都是身入“众群”、脚踏数船,高朋如云,盛友遍地。每天在网上“见面”,“碰头”、打招呼,发帖、点赞、写留言是网络社交者的基本工序和频繁的劳务。如遇挚友或被挚友钓出,聊上一阵子,更是常有的事。为忙于“网交”,在车站、机场、商场、路边等公共场所,随时都可看到一个个、一伙伙、一群群的手机迷、社交祖。平时在家里,于书房、客厅、餐桌、床头、枕边更是手不离机,眼不离屏。凡事有利亦有弊。由于新技术手段的运用,网络社交相对于传统的社交形式,虽然方便快捷,但对于人的精力体力的消耗要大得多。它对人健康的不良影响,虽然因人而异但应是不可否定的。年富力强者,可能会乐此不疲,而年龄稍长者,会感到力不从心。随着网络社交的日益广泛,我们不难发现,由于长时间上电脑、看手机导致眼睛不适、视力下降、头晕目眩、筋疲力泛以及时而耽误正事等现象不少人都有感受。对此,本人已感同身受。长此以往,是否会对健康造成其它更严重的危害不得而知。台湾知名主持人蔡康永说过:“如果你为维护人际关系,累到你已经感到我不是我了,你就应检讨你这个人际关系的态度。”蔡康永的这段话,很值得深思。左丘明在《左传》中说过“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他告诫人们要衡量自己的德行来为人处世,计算自己的能力来行动办事。可见,在朋友的交际上特别是时下的网络社交上,必须端正心态,立足实际,不盲目跟风,不随性攀比,当减则减,当断则断,防止搞得筋疲力尽,伤害身心。


杨全华||量力而行方为上

毫无疑问,社交,不论是传统的还是网络的,都是人的社会性及感情性的必然体现,但是凡事不可无度。有人曾这样形容朋友之间的关系,“互相惦记,彼此独立,没事各自忙,有事即联系,不见不遗憾,再见如初见。”像这样既省力又可靠的友谊,应视为一种社交与交友的参考。

杨全华||量力而行方为上

量力而行,更要扬己所长。量力而行不是一个保守的概念,它是科学务实地实施决策的理性指导,是一项“上不封顶”、“下可保底”、进退兼顾的优良举措。你若能力高强,才华出众,应量其伟力,勇往直前,创造出卓越的成果,利己、利人!我很庆幸也很羡慕,在自己的身边有若干年富力强、老当益壮、才干出众的网友。他们在网络平台不断推出的佳作,在聊天群里经常聊出的佳话,即使你精力所限,不能及时跟着全部拜读,有选择的欣赏一下,也是一种享受,更如同一团团点缀生活的花絮,一桶桶健身养脑的蜂蜜,令你从中得到快乐,受到鼓舞,获得向前、向上的力量!

杨全华||量力而行方为上

总之,量力而行是一个务实的举动,理性的体现,理应成为人们生活的遵循。

杨全华||量力而行方为上

杨全华||量力而行方为上

杨全华||量力而行方为上

杨全华 在部队服役30年,主要从事政治工作,后转业到地方机关。爱好摄影、文学,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摄影家协会会员,自由撰稿人。摄影作品、文章曾见诸多家媒体。


【精选留言】

雨晨

杨主任说得好,量力而行方为上。有一句俗话:有多大的肚皮,就端多大的碗。肚皮大了,端个小碗,就会饿死。肚皮小了,端个碗大,就会撑死。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做什么事都要量力而行,不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好高骛远,贪大求全,做出不切实际的选择,最终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但是,我们也不能过低的估计自己的能力,畏首畏尾,止步不前,凡事都不敢大胆去做,这样也终究会一事无成。客观的评估自己的能力,正确的做出自己的选择,做力所能及的事。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找准自己的定位,不攀比,不羡慕,不懒惰,如果是一颗螺丝钉,就坚守好自己的岗位。如果是一根火柴,就发出温暖的光。如果是一滴水,就滋润着脚下的万物。如果是一粒种子,就扎根广袤的大地……只要我们每个人立足本职,尽心尽力,无私奉献,就会为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置顶梨花雨(朋友)

我特别喜欢读杨主任的文章,他的笔下任何题材都带着深深的思想性。这一篇《量力而行方为上》,毫无悬念地延续着以往风格。但是,这一次拜读杨主任的文章,我却是走马观花、一目十行。我知道即使努力去看,我也看不进去。因为,我的目光、我的心以及我所有的欢喜,都被杨主任活泼可爱的小孙女、小孙子所吸引。主任,您找媳妇儿的时候,就掐了一个人尖子;您有儿子的时候,就有了一个“德才貌”;您有孙辈的时候。就凑了一个“阖家好”。您是妥妥的人生赢家啊!


置顶水城人(杨全华)

因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又常常对此并不甘心,所以常常处于“既上不去,又下不来”的困惑之中。量力而行无疑是一把钥匙,一个良方,一付良药。但凡是良药皆会苦口,做到量力而行决非轻而易举,需要割舍,需要理智,但不论怎样,最终做到了,就会符合实际,利益也就自在其中。十分感谢主编的辛苦编辑!


晴空万里

@水城人(杨全华) :老战友晚上好!刚才拜读了您的《量力而行方为上》一文,精彩!在部队时咱是搞军事的,干得比说的多。但是也爱听各级政委们做报告。我很佩服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的口头表述。那种有条有理,大观点套着小观点,大推论导出小方向,旁博引证和滔滔不绝确实一直在震撼着我。今读您的文章,仿佛又听了一次报告。学习了!学习了,才能有进步!


浪迹天涯(朋友)

顺其自然实在高 全华战友思维敏锐,感悟深刻。“量力而行方位上”既是来自于他的生活实践,也是来自于他的理性成熟。 他是勤奋的。过去完成工作,现在含饴弄孙。目标方向明确,不勤奋不行啊! 他是认真的。舞文弄墨,意蕴丰富。打理家事,有条不紊,方方面面尽现周全,哪里能够疏忽? 他是量力的。生活里的菜园子,旅游中的拍片子。很是像模像样,很是专业精深。自然量不算少,颇有力拔天地之势。 他是慎行的。安排张弛有度,行为适可而止。做啥都到位,干啥都挺好。既无蛮力强弩,也未半途而废。 他说是量力而行方位上,我说他顺其自然实在高。这两方面都是对他当下生活的真实映现吧。


水城人(杨全华)

@晴空万里  谢谢梁老师留言鼓励!政委们做报告那是他们的职责所系,如果该说说不出来那到有负使命了。不过我到觉得您身为军事干部,不仅干的多写的也很多,而且写的功夫不仅众多军事干部望尘莫及,相当的政工干部也难以企及。向您学习!


三人行

杨主任富有哲理的文字,再现令人折服的功底;活泼可爱的图片,那是人生幸福的盘点。


水城人(杨全华)

回刘同福 谢谢政委精彩留言,您的高度概括,已使量力而行这句话上升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不过像我只能量其薄力,您应量其伟大,多出佳作,大家共享!


北风轻轻吹(朋友)

@水城人(杨全华) 全华的量力而行,实乃老年生活准则,说得透彻在理,引人思索。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依附于社会和家庭,作为退休老人,家庭就是自己的“组织”,对组织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量力而行,不单应成为自己的自觉行为,也应成为组织的的一条严格纪律,唯如此,家庭才有和谐,自己才有快乐,社会才有安宁。


水城人(杨全华)

首先感謝王老师对我写字风格的肯定与鼓励。不过,她说她对这篇文章看得走马观花,我并不相信,因为这不过是作家写文章突出主题的艺术手法,否则,文中图片中的几个人物怎么会跳出来呢!感谢王老师对我们全家人的褒奖!凭直觉,我感到王老师正在忙于一篇大作,期待中!


水城人(杨全华)

回浪迹天涯 朗夫老兄这番留言,可谓全方位立体式的表扬,虽大大言过其实,却使我倍受鼓舞,当日后倍加努力,以表谢意。其实,在我心中您是一直令人羡慕的。您事业有成,教子有方,自己晚年生活充实而潇洒,女儿在域外政治中心宏图大展。此等人生,几人能及!


水城人(杨全华)

战友“老兵留言 @水城人(杨全华) 扬政委此文特好,真实管用,值得我们这代人学习借鉴。谢谢分享!为您点赞! 山东老夏留言 @水城人(杨全华) 好文章,拜读学习了


水城人(杨全华)

回三人行 谢谢翟老师关注并留言鼓励!


水城人(杨全华)

回雨晨 谢谢苏伟的精彩留言。你的留言精彩之处一是用“揣碗说”形象通俗生动地揭示了“量力而行”的内涵,二是很好的解读了我在文中阐述的量力而行“上不封顶,下可保底”的观点,能力高强者,尽可量其伟力,展翅飞翔!你年富力强,有勇有谋,望大刀阔斧,努力作为,为家为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