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內部績效管理曝光:3個人幹5個人的活,拿4個人的工資!

績效考核到底需不需要?

1)什麼是績效?

常言道: 先有理念,再有實踐;理念不對,一切白費。

我認為績效的根本,是樹立合理的績效管理理念。

我根據華為績效管理研究心得並結合多年的績效管理經驗和思考,梳理了績效管理核心心法,供各位一起探討,希望對大家有思想上的啟發。

① 關於“績”

“績”是成績、業績,是可以用來比較的結果。業績的好壞,需要有參照點,有了參照點才知道成績或者業績究竟如何。

舉個例子:

一次我的小外甥回到家,對他媽媽說,今天英文考了50分。他媽媽很不開心,覺得孩子不爭氣,枉費了幾萬元的培訓班。

小外甥很委屈,我問他班其他小朋友考得怎麼樣,他說我應該是最好的,大部分都是三四十分。他媽媽一聽馬上逐笑顏開。

就像華為的績效,有“四比”:與行業比,與競爭對手比,與同事比,與自己比。

只有可衡量的成果,才能拿出來比較。通過比較,才能確定所處的位置,進而確定上升空間,明確努力方向,最終保持組織的持續競爭力。

作為企業和組織,天天在市場中賽跑,你不比,市場或競爭對手就替你比;作為個人,比不比或者如何比,就要回歸到你的績效目的是什麼了。

② 關於“效”

“效”就是效率、效果。如何在效率最高的情況下取得績效或成果?

找準正確方向,做正確的事。

有時候快就是慢,慢就是快。一旦方向錯了,那執行力越強,效率越高,就死得越快。意同南轅北轍。這也就要求企業戰略的正確性和領導力的高水準。

如果遇到比較LOW的領導,經常會有很多錯誤或者模糊不清的決策,導致團隊內耗比較大。

華為內部績效管理曝光:3個人幹5個人的活,拿4個人的工資!

2)企業要不要做績效管理?

管理是個手藝活,就績效管理對象而言,我們通常分為組織和個人,所以在談績效管理的過程中,首先要分清對象。

對於組織績效而言,企業發展的最終是盈利,所以組織績效是每個企業、每個組織無論何時都不可繞開的話題。

對於個人績效管理,要根據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企業文化、企業所採用的經營策略和企業性質而定。

日本企業講究終身僱傭制、國企事業單位,講究和諧發展,績效考核沒有那麼重,有的民營企業,產品價格萎縮,為了生存和發展更好,激勵大家衝鋒,強考核也未必不好。

當你的團隊已經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文化時,根本就不需要考核。

所以績效管理,要看你企業的經營情況,管理目的和應用場景,再決定要不要考核,強考核還是輕考核,採用什麼方式考核。

績效考核的目的

如果一個企業績效出發點和目的錯了,績效就會越來越失去它該有的價值和作用。

那麼績效考核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呢?我個人的觀點是:

1)對於經營而言,績效首先是未來的賺錢工具,其次才是分錢工具。

老闆和員工之間似乎有著一種不可調和的矛盾:老闆希望自己賺的越來越多,員工期望自己的收入能不斷上升。

如果基於企業的過去或現有存量,似乎是個死局。

但華為卻有個好方法:三個人幹五個人的工作,拿四個人的工資。

前提是,你的企業要實行薪酬制度,否則就會陷入僵局。此時,只有做大增量,把蛋糕做大,才能增加企業收入和員工收入。

做大蛋糕,就可以用績效做工具,導向衝鋒和未來目標。

2)對於組織來說,績效是激活組織、打造組織能力的工具

華為的績效是賽馬機制:讓有意願的馬跑起來(易崗易薪),讓跑起來的馬跑得快(目標激勵),讓跑得快的馬跑得遠(長期激勵)。

而這些如何實現,就是看業績,即一個人的績效。在績效裡,要PK才有意義,有了比較組織能力才能不斷提升。

與行業比,與競爭對手比,與同事比,與自己比。

任正非在2016年時說,雖然華為成長很快,但人效還遠不如愛立信。華為通過賽馬機制,以績效做支撐,來打造組織能力。

關於如何激活組織,華為的做法是10%強制淘汰。這是比選、用、育、留還厲害的殺手鐧。

但我不建議每個企業都學這一招,因為企業要有足夠多的後備人員、成熟並不依賴人的體系、足夠的人才吸力等因素來支撐。

3)對於個人而言,績效是幫助成長的工具,而不是與員工秋後算賬的工具。

有兩個工作我們做的遠遠不夠:

  • 第一,對於績效優秀的人員,有沒有把成功經驗提煉出來,做好知識管理,幫助績效一般和績效差的員工?
  • 第二,對於績效差的人員,很多企業績效僅僅成了算賬或者批鬥的工具,這有用嗎?

如果一個人的績效確實讓組織或者管理者受不了,乾脆一點,直接淘汰。如果你不幹掉,就幫助他成長,而不是算賬、批鬥。

所以,我們面臨兩個選擇:要麼淘汰,要麼幫助TA提升。

那些對績效差的員工置之不理的方式,是對組織最大的浪費和不負責任。

績效從何來、誰為之負責?

要公平,還是要效率?

1)績效,是創造出來的。

吳春波老師對華為的人力資源管理,提出了人力資源管理價值鏈,價值創造、價值評價和價值分配,並使之形成良性商業閉環。如下圖:

華為內部績效管理曝光:3個人幹5個人的活,拿4個人的工資!

通過上圖可以看出,績效不是評價出來的,而是創造出來的,這也是績效最難的地方。企業賺錢越來越難,所以現在最難的是如何創造價值。

華為的績效管理是通過未來增長機會來提升績效,通常從這幾個方面找績效增長點,僅供大家參考:

機會:在市場中有哪些新的機會,能提供新的解決方案並擊中了客戶的問題或痛點?

增長:解決方案是否具有比較競爭優勢,是否能夠保持業績持續增長

投入:未來投入什麼,能改善客戶未來獲取價值的能力和價值體驗?

回報:未來做什麼,能幫助客戶增加新的價值?

效率:未來做什麼改善,能降低客戶的成本,提升客戶的價值感知?

風險:有哪些風險會影響客戶的長期價值?

這些維度還可以更進一步拆分,然後找到績效的增長點,進而做增量,有了增量,績效才有提升。

2)誰為績效負責?

一位華為的高管分享說:任總有三個核心工作:文化(政治路線)、幹部(選人用人)、分配(考核和激勵)。

所以企業老闆才是公司最大人力資源總監,才是績效負責第一人,其次是業務部門,最後才是HR。如果一個老闆向HR要績效,最終很難有績效。

在這個過程中,通常這樣定位以下幾個角色:

① 企業負責人

績效的第一責任人,戰略的設計者或倡導者,業務增長點的探索者。

一位做了民營企業管理諮詢30年的朋友,對我說:通常情況下,民營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如果不走職業化道路,發展的高度通常不超過民營企業老闆的格局和高度。

② 業務部門

績效模塊的第一個責任人,績效的創造者。

③ HR和職能部門

績效的規則協助制定者、績效產出的服務者和支持者,績效評價的策劃者和組織協調者。

如果企業有一定的規模,我建議成立與企業戰略委員會平級的戰略績效委員會,作為企業戰略執行的最高權力機構。

3)績效被認可成果。

我們一起做一個多項選擇題,請在如下四個選項選擇:

A:結果 B:行為

C:態度 D:知識技術能力

績效評價強調責任結果,衡量創造了多少價值。在責任結果的基礎上,再衡量關鍵行為,即如何創造了價值。

責任結果是業績項,作為價值分配的依據;關鍵行為是能力項,作為機會分配的依據。沒有責任結果,就沒有關鍵行為。

態度、知識、技術、技能只有轉為結果和行為才有效。

通過這個理念我們看一下以下這些指標哪些是被認可的成果,當你這個明白了,你的績效導向就會有實實在在的結果支撐。

華為內部績效管理曝光:3個人幹5個人的活,拿4個人的工資!

4)績效,要公平還是要效率?

舉個例子:

一個企業有兩個研發部門,產品和市場,有兩個能力相當的工程師,分別在A部門和B部門,A部門工程師一年收入20萬,B部門工程師一年收入50萬。公平嗎?這樣的分配方式可不可以?

如果你去採訪B部門的工程師,他覺得很正常,很公平。如果你去採訪A部門的員工,他有可能說不公平,也有可能會抱怨:我們能力相當,有些地方我比他還厲害,憑什麼他拿那麼多,我的收入為什麼這麼低?

為什麼會這樣?如果績效管理的導向是員工滿意度和公平感,你會發現兩個奇怪的現象:

  • 第一,員工永遠不滿意,並且給的越多越不滿意。當慾望不斷被滿足,TA的慾望容器就會不斷膨脹。
  • 第二,一講公平,就永遠沒完沒了,並且扯不清楚。

在心理學有個定律,大家對自我認識有個普遍現象:認為自己的能力比別人強,付出也比別人多,但回報卻比別人低。

所以,一個組織是沒辦法談公平的,因為公平都是相對的,這時績效要導向績效管理的本質——效率

有了效率,員工收入增加了,滿意度自然會增加,員工也會覺得公平一些,即便覺得不公平,但與外邊企業一比較,自己的收入還算高,這樣,他就感覺平衡多了。

心理學告訴我們:

注意力在哪裡,你的創造力就在那裡,要利用這個績效工具,牽引大家的注意力去創造;而不是一味追求公平,造成沒完沒了的氛圍場域。

所以要把績效導向創造價值,導向衝鋒。如此,就容易越做越大。

來 源:喬諾商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