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圈子,真的涼涼了?

最近好幾個人和我說,微信圈子淪為圈主的“自嗨”,算是涼涼了。

說下我自己的觀察:

我自己的圈子,基本上就是我自己在發,別人發的非常少。

關注的好幾個圈子:

有些圈子也是隻有圈主自己在發;

有的圈子原來比較活躍,但是近期因為圈主時間不多,更新也比較少,比如「微與信研究所」(成員有4580人)。

如果只是自己觀察或者道聽途說,很有可能樣本不全,導致判斷有偏差。於是我去看了下微信指數。


微信圈子,真的涼涼了?

因為過年的那段時間,圈子的搜索指數確實有下降,但是後面在慢慢回升。

目前有21923個圈子,圈子的數量發展算比較慢。

看了下圈子推薦頁-編輯看好-熱門優選榜的前三個:

微信圈子,真的涼涼了?

看起來活躍度還是可以。

所以說微信圈子「涼涼」並不算太客觀。

但是也不能說微信圈子發展地很好,因為就算是這些熱門圈子,互動其實也非常少,評論數和看好數都很低。

在微信大流量的背景下,相比於隔壁的視頻號,可能微信圈子更像——沒有熱起來過。(不知道為什麼「視頻號」「微信視頻號」沒有被收錄,感覺不應該啊。)

微信圈子,真的涼涼了?

說回微信圈子,微信系的產品,有個特點,就是迭代特別慢,速度一點都不「互聯網」。微信慢可以理解,畢竟影響10億+用戶。但是其他相對獨立的產品,是不是可以稍微快些呢?

微信圈子,在我看來,有些策略其實是可以調整的——圈子應該變得更加開放自由。

1、放開建圈門檻。

或許應該放開建圈門檻。圈子更多,更細化,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圈子申請

讓所有人可以申請圈子。

每人申請3-4個圈子。

圈子審核

只要不違法亂紀,都應該審核通過。

這樣開放圈子的准入門檻,讓有能力的圈主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運營能力和及時調整運營策略。

2、取消圈主收錄制度

收錄制度受到圈主個人時間和精力的限制。

收錄是為了作品的質量更高,更符合所在圈子的調性。但是圈主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幾乎不太可能即時收錄投稿。這樣導致:

投稿人的等待時間和收錄時間有時差,打擊投稿人的積極性。收錄時間滯後且不確定,會導致投稿人錯過互動和回覆。

而消費作品的人,也會因為收錄滯後,看不到最新鮮的內容,對圈子的活躍有很大影響。

3、擴展評論展示區域

目前只展示了一條評論,查看更多評論需要再次點擊。

完全可以展示多條評論,增強互動感。

4、推薦頁面經常更新

現在圈子推薦頁面更新的比較慢。有的板塊基本上沒有怎麼更新,比如「產品經理都在看」板塊。應該儘量把一些數據好的圈子多推薦下。

5、新增系統的相關性推薦


可以根據現在關注的圈子,推薦一些相關的圈子,豐富圈子的推薦維度。

6、新增付費圈子玩法

成員入圈玩法可以更豐富。


7、目前的圈子作品排序有問題,沒有最新排序。


現在的圈子首頁缺少時間維度的排序,也沒有發佈時間展示。一些作品被評論就會被推到前面。這樣對看過了的人,沒有太大的意義。


另外,最近有朋友給我轉發了一條這樣的消息,看起來像是微信圈子的官方團隊發佈。但是我去微信圈子裡面的「微信圈子團隊」、公眾號「微信派」都沒有看到有關消息,去谷歌搜索,也沒有看到確實的消息。據說朋友說是某群發佈。在我看來,群這樣的信源,可信度是比較低。大家姑且一看:

各位久等啦,這段時間我們重新梳理了圈子的定位和發展方向,接下來圈子會迎來一次較大的更新。

新版本的圈子將會:更開放、更平等,和搜索結合得更緊密。以下是一些和圈主息息相關的功能調整:

1. 原有 tab 為作品集和討論區,將改為「精華」及「最新」。圈主可設置帖子為精華帖,最新則按時間序展示成員帖子。

2. 去除收錄機制。圈子成員發佈的內容,不需通過圈主/管理員收錄,即可展示在「最新」頁面。

3. 去除作者星級及圈子積分。

4. 作者星級相關權益調整:建圈資格暫時收緊,以邀請製為主

5. 圈子積分相關權益調整:

- 滿 300 分不再派創建卡。後續公開圈子優先邀約這部分圈主參與。

- 編輯看好圈子由編輯選薦,具體門檻另行說明。

- 有一定內容且符合安全規範的圈子均可被搜索,具體門檻另行說明。

6. 開設「公開圈子」。無圈主,成員可申請成為管理員。具體招募另行說明。

7. 去除「圈子考核」機制。

對於大家關心的分類問題,接下來我們也會對排序進行調整,保證活躍的優質圈子得到更多的曝光。

我們的新版本很快就會和大家見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