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與學習無關的朋友不能交,遠離男生,每天檢查手機聊天記錄

有很多父母覺得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決定人生的時刻,一切都要為學習讓步,甚至我聽過有一年級孩子的家長表示,從小學開始,就要培養孩子高考的應試能力。

“今天我想對我的媽媽說,你能不能給我留一點自己的空間,自從給我發了手機時候,就天天查我的手機,看我和同學的聊天記錄。”

這是《少年說》一初一女生對自己媽媽說的話。

媽媽:與學習無關的朋友不能交,遠離男生,每天檢查手機聊天記錄

媽媽總是告訴她,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能說,什麼朋友能交,什麼朋友不能交。還總是把一句話掛在嘴邊,這個朋友不能交,對你的學習一點用都沒有。這句話不能說,跟學習一點關係都沒有。

媽媽:與學習無關的朋友不能交,遠離男生,每天檢查手機聊天記錄

班內的可以常常聊一些,關於學習的問題,班外的都不能聊天。

媽媽:與學習無關的朋友不能交,遠離男生,每天檢查手機聊天記錄

男生也要離得遠一些。

媽媽:與學習無關的朋友不能交,遠離男生,每天檢查手機聊天記錄

媽媽明確表示,初中和高中階段,想要自己的空間那是不可能的。

對學習有幫助的,多聊一些可以,與學習無關的,媽媽會直接刪除,為孩子“提前過濾掉”。

媽媽:與學習無關的朋友不能交,遠離男生,每天檢查手機聊天記錄

沒經過孩子允許,孩子要見諒,以後經過允許再刪掉,媽媽是最愛你的。

主持人陳銘問女孩的媽媽:“在您看來友誼這件時間,如果對學習帶不來幫助,就毫無價值是嗎?”

媽媽表示,女同學、女朋友可以,男的要考慮一下,每天要檢查家孩子全部聊天記錄。

媽媽:與學習無關的朋友不能交,遠離男生,每天檢查手機聊天記錄

01 同學之間的友誼,需要如此功利嗎?

尹建莉在《自由的孩子最自覺》一書中談到,

孩子的玩伴到底是好是壞,這個結論應該由孩子而不是大人來作判斷,這是對孩子最基本的尊重。

在很多父母眼裡,學習好的孩子,是值得自己孩子去交往的,學習差的要遠離,可是反過來想想,自己的孩子,在一些成績更好的“尖子生”眼裡,何嘗不是學習相對差一些的。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學習差只能表示學習能力相對薄弱,但是難道人家身上就沒有其他閃光點嗎?在安全和道德的底線之上,應該尊重孩子做他喜歡的事情、選擇自己交友的對象,儘可能多的豐富孩子的人生體驗。

媽媽:與學習無關的朋友不能交,遠離男生,每天檢查手機聊天記錄

02 遠離男生就可以杜絕早戀嗎?

很多女孩的媽媽會擔心孩子早戀問題,於是極力遏制孩子與男生交往,同樣是《少年說》節目中的另一個六年級女孩,她有一段時間比較關注班裡的一個男同學,她內心很矛盾,但是還是告訴了父母。

媽媽告訴她,這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每個人內心都是嚮往真善美的,肯定這個男同學有質的你去喜歡的地方,媽媽希望你能把這份美好情感保留在心裡,把他當成你的榜樣,這樣以後也會有更多的人來關注你,欣賞你。

媽媽的話讓她放下疑慮,意識到自己並沒有做什麼不好的事,反而因此鞭策自己更加優秀。

跟孩子粗暴的“對著幹”,只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原本可以用來學習的時間和精力,很有可能在父母的高壓政策下,讓孩子絞盡腦汁的想“對付”父母的辦法,聊天記錄可以回家前刪掉,從地上轉入地下,不讓父母知道,原本不想早戀,如今被父母如此對待,反而想試試早戀來氣一下父母了。面對孩子,堵不如疏,

自由的本質是尊重和信任。

媽媽:與學習無關的朋友不能交,遠離男生,每天檢查手機聊天記錄

03 愛孩子,不要“監視”孩子。

這個初一女生的媽媽,最後雖然有點動搖,但是並沒有完全改變自己的觀念,甚至對孩子講,你千萬不要聊完以後全部刪掉,你不會那個樣子吧?

孩子無奈的說,不會,我儘量。

媽媽:與學習無關的朋友不能交,遠離男生,每天檢查手機聊天記錄

學習、高考,是很重要,但是它並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是流水線上的標準件。而家庭教育,也不是單純的規範和監督、甚至是監視,養孩子的路上,成年人的責任是不打擾孩子的自我發展,有條件的情況下給孩子提供一些幫助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