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深惡痛絕的癌症,真的要將癌細胞趕盡殺絕嗎?

癌症是一種慢性病

癌症其實是一種慢性疾病,治療腫瘤也就不一定要把癌細胞趕盡殺絕,只要身體免疫機制達到平衡,就能維持正常生活,實現長期生存。

癌症是可以治療、控制、甚至治癒的慢性病。過去認為患癌必死,而且不出三個月。現在認為癌症是可以治療的慢性病,治療的方法就會隨著認識的轉變而改變。癌症患者死亡率的下降反過來證明這種認識的轉變是接近了正確的方向。西醫學是從西方傳來的。現在美國的帶癌生存者為總人口的1/29,而上海卻只有1%,相差各地之遠,說明上海對癌症的認識與治療,仍然被過去的錯誤陰影所籠罩。許多無辜的生命,仍然還死在錯誤的醫學認識與醫療手段之下。

對待深惡痛絕的癌症,真的要將癌細胞趕盡殺絕嗎?

認識癌症是一種慢性病,從醫學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它對許多癌症患者,起到了安慰的作用。這種安慰,不是欺騙,而是講了老實話,符合科學,符合實際。曾經被宣揚得飛飛揚揚,說患癌就是得了絕症,判了死刑。農村裡把此病叫做“單個字”,很忌諱。實踐證明這種態度是不科學的。人與動物的不同就在於人是有意識的動物。意識保持正常,人體生命的活動才會正常。意識主宰著生命的活動。意識紊亂,生命的活動就會陷於混亂。我們宣傳患癌必死,事實在製造癌症恐怖,製造意識紊亂,替替治療打掩護,相反地會增加癌的活動能力,破壞人體自組織的抗癌維生活動。

免疫系統與癌細胞

癌細胞就是一個個的作亂分子,他們叛逆且自私,肆無忌憚地繁殖,破壞著整個社會秩序。當然,身體也有一整套監管體系,即免疫系統,他們會把作亂系統繩之以法。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在免疫系統比較強的時候,出來一個癌細胞就會被免疫系統幹掉;但是當免疫系統較弱的時候,癌細胞不斷湧出,最開始免疫系統還能與之抗衡,形成“免疫平衡”,但是到了最後無力與之抗衡的時候,癌細胞就會逃離監管,甚至免疫系統也會助封為虐,這個回侯真正的癌症就出現了。

免疫平衡的階段時間最長,研究發現,癌細胞能和人體免疫系統形成長達數十年的“免疫平衡”。

對待深惡痛絕的癌症,真的要將癌細胞趕盡殺絕嗎?

舉個例子, 2003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報道了這樣一個故事: 1998年有個器官捐獻者去世,兩個腎被移植到兩個患者身上。本以為很成功的手術,竟然在一年後,兩位接受移植的患者竟然都患上了癌症,更驚人的是,癌細胞來源於那位器官捐獻者。

後來經過深究發現,在 1982年捐獻者曾經得過皮膚癌,在後來的 16年來從沒有復發過。為什麼沒有復發?不是癌細胞沒有了,而是這個人的身體處於“免疫平衡”的狀態。

但為何移植後癌細胞就爆發了呢?這是因為接受移植的人為了防止排異性反應,醫生會給患者使用免疫抑制性藥物,在這種清況下,免疫平衡被打破,癌細胞就會捲土重來。

更有戲劇性的是,發現癌症後,其中一位患者迅速停止了免疫抑制性藥物,且切除了帶有黑色素瘤的腎,兩年後就治癒了。

要說明的是:

1、只要有免疫系統強勢存在,癌細胞就能在體內長期存在而不會爆發。

2、免疫系統失效,癌細胞就會肆無忌憚地繁殖,並爆發癌症。

維持健康的免疫系統最重要

要想不得癌,最重要的就是提升自己的免疫力,怎麼提升?

保持良好的心態、均衡飲食、加強鍛鍊、戒菸限酒等。

另外,治療癌症不等於要殺死每一個癌細胞,只要將癌細胞控制住就可以,如果盲目將每個癌細胞趕盡殺絕,那你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因為這樣會大大損傷人的身體。

其實只要有健康的免疫系統,帶瘤生存是完全有可能的。也就是說打黑有必要,但別殺紅了眼,徹底搞垮了了整個“社會”,與其試圖消除腫瘤,不如讓小群體的耐藥腫瘤細胞在體內與人“和平共處”。

對待深惡痛絕的癌症,真的要將癌細胞趕盡殺絕嗎?

在癌症治療之中,也有一種“與眾不同”的療法,也就是免疫療法。免疫療法與其他療法不同,它是針對免疫系統的治療,癌症是一種免疫系統疾病,因此,擁有一個健康的免疫系統對患者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不然治療最後很有可能是“治標不治本”。免疫治療是繼手術、放療、化療之後新開發的癌症的第四種治療手段,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功能,令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提高免疫細胞攻擊癌細胞能力的免疫增強療法,另一類是解除癌細胞逃逸後,令原有免疫攻擊癌細胞的方法。

通過檢測免疫細胞、免疫力,根據身體的免疫力情況,體外量身定做免疫細胞,回輸到體內,讓體內的免疫力量短期內迅速加強,快速補充免疫細胞,整個過程甚至都不需要住院。這種方式在國際上的現代生命科學領域已經不是難題了,只需要到海外正規醫療機構就可以完成。

因為免疫治療創造性的癌症治療理念,使其與其他療法,例如癌症治療的傳統三療法:手術、放療、化療區分了開來,被譽為癌症治療的“第四種療法”,更被看作是未來癌症治療的主要方向,也因此,2018年的諾貝爾獎頒發給了癌症免疫治療方面的專家。

對待深惡痛絕的癌症,真的要將癌細胞趕盡殺絕嗎?

因為癌症死亡的人並不存在,實際上因為癌症引起的免疫力下降而產生的併發症,才是最終導致癌症患者死亡的事實真相。細胞免疫治療的目的在於促進免疫系統的”重建“,使具備抗癌能力的免疫細胞抵抗癌細胞,讓免疫系統有充分時間重新恢復。

癌症已不是”不治之症“,它其實也是有發展進程的一種慢性病。通過手術治療,對癌症的病情貢獻率為24%~30%,放射性治療的為22%,而通過化學治療等方式的為6%。免疫治療是與傳統治療手段並行的”第四種“方式,能夠進行聯合治療獎癌症病情進一步延緩甚至是”醫學治癒“,不再對生命產生威脅,從而讓癌症成為慢性病的事實存在。

趕盡殺絕的做法未必妥當

來自美國的莫菲特癌症中心進行了一項測試,他們使用化療藥物紫杉醇治療患有兩種不同乳腺癌的小鼠。最初,常規化療確實讓小鼠身上的腫瘤縮小了,但只要一停止治療,腫瘤又會捲土重來。而在最開始給予高劑量的化療後再逐漸採用低劑量的化療,腫瘤的生長得到了有效控制。事實上,這種療法非常有效,大多數小鼠在完全斷藥後一段時間內都沒有復發。

對待深惡痛絕的癌症,真的要將癌細胞趕盡殺絕嗎?

這就說明將癌細胞趕盡殺絕的做法未必妥當,帶瘤生存完全可行。

如果你想瞭解更多有關癌症預防與治療的知識,點擊左下方藍色字的“瞭解更多”,也可以關注我,看看我分享的內容,私信

提出你的疑惑,我會盡快回復你的,感謝你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