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缺失!贵州19岁大学生砍杀死2岁女童,对此你怎么看?

凡大先生


2岁女童,瞬间失去生命,大学生瞬间成了杀人犯,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太突然,让人一下接受不了。但他就是发生了。

3月15日,19岁的大学生杨某某,突然情绪失控,从自家厨房拿了一把菜刀冲出家门,窜至小区将正在玩耍的2岁女童刘某某,连砍5刀,刀刀致命,砍伤女童并导致其死亡。

据了解家住贵阳某小区的杨某某,3月15日这天情绪波动比较大,其父发现后与其交谈,杨某某反应在学校读书期间,和宿舍同学、老师、宿管的关系比较紧张,学习生活都不愉快。

在其父与校方沟通的过程中,杨某某突然情绪失控,从自家厨房拿了一把菜刀冲出家门,瞬间夺取2岁女童的生命。也让自己变成了杀人犯。

一、孩子的极端情绪,就是家长影响的结果。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谁控制了情绪,谁就控制了自己的人生。其实在孩子教育的过程中,家长的良好情绪、积极的情绪体验,都会对孩子产生莫大的影响。

夫妻双方中有一个脾气暴躁,做事比较极端,有点偏执型,孩子就会有样学样,同样的偏执,就会采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家人、同学。

即便是家长意识到对孩子的影响后,已悔之晚矣,因为家长的做事极端、脾气暴躁在孩子的内心已经生根发芽,很难改变。

19岁的孩子,正值青春期,本来就容易冲动,再加上家长的坏情绪,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自己情绪无处发泄的时候,容易失去理智,容易走极端,做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来。既伤害了他人,又让自己悔恨终身。

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只关注学习成绩,而忽视德育教育。

杨某某能考上大学,学习成绩肯定不错。

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比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如何与人和谐相处,如何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如何遵守各种秩序,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等等。

在好多人的潜意识里,只要孩子的成绩好,其他都不重要。孩子考上大学就是成才,就一好百好,一了百了了,其实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想法。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要牢牢记住:先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再教会孩子学会学习。一个人连做人最起码要遵守准则、底线都不知道,就是学历在高,也是人渣,而非人才。

结束语:生命是美好,但伤害生命的人却是残忍的,遭人痛恨的,让人不能接受。这样的大学生,让人痛心不已。最终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木爻木大说教育


一个幼小的生命,无辜地惨死在一个19岁大学生的刀下,让人震惊与悲痛。

这起悲剧发生在2020年3月15日,在贵阳清镇市云岭东路某小区内,就读于广东某高校的杨某某,因为和母亲吵架,一气之下,拿起家中厨房的菜刀便冲出家门,窜至小区平台处,疯狂地向正在玩耍的一个2岁幼童砍去,最终这个女童惨死在刀下。

杨某某某目前已经被公安局刑事拘留,案件正在审理中,但是却让人陷入沉思之中,到底杨某某出于什么动机去杀害一个仅才2岁的女童呢?

反思一:畸形人格导致心理变态,完全无视他人生命,这与其从小家庭教育严重缺失有关系。

杨某某19岁,已经步入成人年龄,但是从其行动表现来看,完全缺乏最起码的生活常识认知和分辨力。虽然他考上了大学,但是据了解上大学后不久便因病休学,再进一步了解,原来他在学校期间,竟然不能和老师、同学、宿管友好相处,这说明从小在家里他被父母娇宠惯了,眼中根本不懂何为规则与纪律,更不知道守规矩。因此,才会处处感觉到别人都在针对他,在排斥他。就在这种消极与狭隘思想的支配下,他的人格出现了畸形,进而导致心理变态。这一切都说明,杨某某从小就没有得到过正确的家庭教育。

反思二:虽然已经成年,心智发展却严重滞后,应试教育并没有让他学会如何做人。

对于杨某某来说,虽然他已经成年,也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但是离开父母后,他根本无法在大学里正常独立生活与学习,因病休学只是他无法适应没有父母做保姆的借口。当家庭教育不能正常培养一个孩子拥有正确的认知和分辨力,又没有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后,进到学校里,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下,根本没有老师去教他学会如何做人,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他只是学习到了书本知识,只会完成考试,杨某某就如一头困兽一样机械地活着。当他扭曲变态的畸形人格受到强刺激后,便彻底失去了人性。

反思三:为什么杨某某敢拿刀伤害2岁女童,而不敢对父母动手?说明他畏惧于父亲或母亲中那个很强势的人,只会对弱小下手。

从杨某某行凶的过程来看,他选择伤害的对象是一个2岁女童,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从犯罪心理学层面来看,他从小生活在一个粗暴型家庭里,尤其是强势无理又溺爱儿子的母亲,让杨某某从小心理就始终处于压抑状态。当他做错时,可能换来的是母亲的粗暴惩罚,从而导致杨某某胆小怕事;但是当他老老实实任由父母摆布时,又被过度娇宠着,此时杨某某又会得到需求上的无条件满足。在这种双重人格的交织下,杨某某便把屠刀砍向了仅才2岁女童。非常遗憾的是,女童母亲当时被吓呆了,根本无力保护女儿。

结束语:一个2岁女童的惨死,见证的是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学校教育无法代替家庭教育这一严峻的现实。如果广大家长再不重视家庭教育知识学习,不从小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与品质,不培养孩子最起码的生活常识认知和独立能力,也不重视培养孩子社交能力,只要无原则无底线地溺爱与纵容孩子,恐怕将来还会让悲惨重演。


寒石冷月


迁怒呗


大概新闻我也看了。可怜的女童在他眼中和小猫小狗没什么区别。要是我这种身高181体重200满面胡须的人的路过,他看到我估计也不会这么生气了吧。

就是个只会向弱小撒气的垃圾。


我就很讨厌欧美那一套。动不动就拿罪犯的各种原因开脱。什么从小生活环境不好,什么在学校受到排挤。什么被人欺负。


谁没养好你,你找谁去。谁排挤你,你找谁去,谁欺负你,你找谁去。

和那个小姑娘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一条幼小无辜的生命要为你的所谓“不幸"来承受这种无妄之灾。


当他举刀砍向欺负他的人时,比如马加爵,这样的确实值得我们去思考。

当这个人拿刀去杀害女童时,他的所有理由,都不是理由。他就是个杀人犯。

没必要去探究他的生活,他的身世。这些个废话屁事和那个小姑娘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希望能判决他死刑,但我觉得这便宜他了。


搞笑人气精选


而杨某杀人行凶后,竟然在现场丧心病狂地高呼:“我不是弱者,我要报复社会”。

杨某人格扭曲,仇视社会,把自己生活和学习的失败,都归结到他人和社会环境,

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只有懦夫和骨子里却暴戾的人,才会在发生问题时,一味想着是别人的问题。这样的人,在哪里都是一个祸害。如果他在学校的时候,和人发生冲突,也多半会做出极端的行为。

这样的恶魔,法律一定要严惩,还给受害者家属一个公道,也安慰一个受害女童的在天之灵。杨某即便以死谢罪,也无法挽回受害孩子的生命,杨某死不足惜。

这个悲剧警醒我们每一个人,作为父母,一定要管教好自己的孩子。尤其要注重性格的培养。健康的人格,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现在太多父母,只注重分数培养不注重人格培养,考多少分在健全的人格面前,并不显得那么重要。一个孩子,如果好坏不分,是非不辨,那么其他的一切都是没用的(比如分数),这个孩子将来无法成为一个健全的人,严重的就是人格扭曲,道德沦丧。就像杨某这样,随时随地都是一颗定时炸弹。

他长期以来,他很可能认为自己的的“弱”是社会造成的,他认为在学校老师同学欺负他,在家里父母也看不上他,因此他逐步仇视社会。进而衍生出报复社会的心理。而这样的人通常都是极端和暴戾的,于是我们才会看到他将屠刀伸向年仅2岁的无辜孩童。


一个人的一生中,家庭教育太重要了,培养一个孩子正确的三观和健全的人格,是最最重要的事情。健康的人格,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欢迎您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我是格格斗,2岁男孩的妈妈,喜欢读书,热衷儿童心理学研究,育儿路上与宝宝共成长。欢迎你关注我的头条号@格格斗爱baby)


格格斗爱baby


看到这条新闻,非常震惊!

3月15日,贵州大学生杨某某,只有19岁的他,在情绪失控的状态下,将小区内正在玩耍的两岁孩子头部砍伤。

  • 为什么一个大学生会对柔弱而毫无抵抗力的孩子下手?
  • 这个大学生经历了什么?
  • 又形成了什么样的心理机制?

因为目前案件还在审理中,就我看到的这些信息,我们来做一些分析:

第一,新闻中有一个细节提到,杨某某在广东某高校上学,目前因病休学在家。他得了什么病?

虽然我们不知道,但看事情的发展,他心理上一定有病,而且病得不轻。据父亲说他在学校没办法和同学老师好好相处。这是典型的社交障碍,这种状况往往还伴随着抑郁心理,可是他得到很好的治疗了吗?他的父母有意识送他去看心理医生了吗?

无知,即害了自己的家庭,也伤害了无辜的人。

第二,案发时,杨某正在向父亲反映自己的学校生活不愉快,但父亲的做法是什么?打电话向学校核实…

如果你是杨某某,你在学校的生活很糟糕,你跟父母说的时候,你期待他们怎么做?起码要安慰一下你吧!

可是这个父亲竟然去核实,我不是说不应该核实,而是要在安抚好孩子之后再去核实、沟通…

而且在那样的情况下,父亲打电话去核实,如果你是杨某,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会不会觉得自己父亲根本不信任自己说的?

这就是火上浇油,激发了杨某更大的情绪,让他穿着睡衣,拿着刀就跑出来了…

第三,有一个细节:丧心病狂的杨某某行凶后发疯似的高呼:“我不是弱者,我要报复社会”。

从这句话里你看到了什么?显然“弱者”是他从别人眼中看到的自己,但他又不接受这样的自己。所以,他是处于分裂状态的。

  • 一方面他的所作所为,让别人评价他为弱者。或者,不是别人的评价,是他自己这样看自己。
  • 而另一方面,这种弱者的状态,又让他很不爽,他感觉被压抑了,想突破这种弱者的状态,活出强者的一面。

从这样的心理,看他的学校生活,他会与同学老师有冲突,也是自然的。因为他有一个心理的有色眼镜:你们把我当弱者,都欺负我。

所以他会有反抗的愤怒,这种愤怒释放出来,是在学校和他人的冲突。这种愤怒被点燃了之后,就成了一场风暴,最终让他持刀挥向两岁的孩子。

第四,一个人内心的分裂性格是如何养成的?

因为我们对杨某某的原生家庭不太了解,但在新闻里有这样一个细节:杨某某行凶之后,他的父亲递给他手机,说你妈妈的电话,杨某去接电话,父亲顺势把刀夺了下来。

由此可以看出,杨某某和妈妈的关系是很特别的。有可能是怕,又是离不开的爱和依赖。

大多数家庭,如果妈妈控制性很强,就会形成孩子的分裂性格,因为妈妈会有严格的标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不好的?

这样孩子做对的时候,他就认为自己是个好孩子,做错的时候,就认为自己是一个坏孩子。孩子从小就分裂出:一个好的我和一个坏的我。而所有的分裂都会导致痛苦和不和谐?

悲剧已经酿成,我们在这里分析,希望更多的家庭因这样的悲剧而有所触动,更关注孩子内心的成长,而不仅仅是学业成绩。当然要做好父母,爸爸妈妈也要不断地学习,因为我们是孩子的环境,环境不好,孩子怎么可能长的阳光呢?

我是心理咨询师莲君,为你的教育加点阳光💕


亲子故事莲君说


3月17日,清镇市公安局发布消息称,3月15日16时许,贵州省贵阳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警称,在清镇市云岭东路某小区内有一男子持刀伤人,民警赶到现场后,立即将嫌疑人杨某某(男,19岁,清镇市人)控制并带回公安机关审讯。伤者刘某某经清镇市人民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经调查,就读于广东某高校的犯罪嫌疑人杨某某因病休学在家,案发当天,杨某某情绪波动较大,其父杨某发现后与其交流谈心,杨某某反映其在校读书期间,与寝室同学、老师、宿管关系较为紧张,学习生活不愉快。

在其父与校方电话沟通过程中,杨某某突然情绪失控,从厨房里拿了一把菜刀冲出家门,窜至小区平台处将正在玩耍的被害人刘某某头部砍伤。

只能说父母教育,和学校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希望法律严惩。



君莫依


这个话题又回到了家庭。

愛的缺失。不知道怎么愛Ta人,也是家里那个不被重视就长大的孩子。反映出父母或者家人,忽略孩子太久,父母或家人的言行属于非愛行为,所做没有被Ta感受到被愛,被尊重。

而家人传递给Ta的,不是对生命的敬畏!

家人如果能看见这个孩子的心理需求,真诚地愛Ta,疼她,欣赏Ta,肯定她。给足心理营养,那么,这样的惨剧就不会上演咯!


大丘高效阅读蒋老师


杨某某杀害女童的这起恶性事件,我不认为是教育的缺失。

因为这起事件属于个例,属于情绪失控杀人。

情绪失控是与教育无关的。

再说,教育不是万能的。

不要老是让教育背黑锅,如果教育是万能的话,世界上就没有JC和JY了。

我认为这个事件就是与个体有关系,世界上每个人都不一样,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人。

或许因为杨某性格内向,不懂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有了问题闷在心里不能自拔,越陷越深,最终扭曲了心灵,冲昏了头脑。

或许有人说,如果对杨某某施加心理健康教育,或许能化解他心中的郁结,也不致于让他滑向犯罪的深渊。

也不一定,世界上还有一种油盐不进的人。

这类人非常固执,听不进别人的话语,世界之大,唯我独尊;理论虽多,我是真理。

因此,我认为杨某某虽然是一名大学生,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并不代表大学生。就像罪犯,虽然是人,但不代表人类。

杨某某一案,与教育无关。

杀人偿命,自古如此。




朗月寒雪


题主给这件事情已经定了性,那就是教育的缺失。但是,教育不是万能的,一个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其背后有着诸多因素,现在这件事情发生,我们也不回避,不推锅,只谈作为教育环节,我们还可以作哪些努力,最起码,在我们这个环节上,尽可能减少像贵州19岁大学生砍死2岁女童这样的恶性事件发生的机率。

1.建议学校开设心理课程。

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小学,都宜开设心理课程,教会孩子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在遇到问题时知道还有可以求助的渠道。

2.建议加强对家长的培训教育。

对家长来说,更多的人都是自学的,成才与不成才,区别还是非常大的,属于自由野蛮生长状态。单靠学校几次有限的家长会,家长们学不到什么的。

3.建议加大家校配合沟通。

学生在学校里的事,家长不清楚,老师一打电话,家长就觉得老师有不良企图。说实话,有这种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孩子在家里的学习情况,被家长或放大或缩小地反馈给老师的,也少。定期的双向沟通,利于我们更好地做好教育工作。

事情已经发生,责怪哪方,都没有太大的意义,但好好思考一下,今后的路怎么走,还是很有必要的。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认真分析,认真反思,社会才会进步。


当过教师的考拉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一个成年人彻底失去了理智的约束,抱着一种报复社会的心理去随意找人报复、乃至直接伤人致死,该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可现实中,我们不得不相信,虽然这样的人极少极少,却真实地存在。

这是一份贵州警方发布的《警情通报》:


最令人无法容忍的是,杀人嫌疑犯应该是一名正在广东某高校读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被他伤害致死的却是仅仅只有2岁的女童!


一个是正当血气方刚的青年大学生,一个是仅仅只有2岁的女童,无论如何都很难让人把这两者联系起来。

这是疑似受害女童父亲发的信息:
看完了这份疑似受害女童父亲发的信息,我的心一阵一阵作痛!这是何等残忍的做法,“连砍5刀、刀刀毙命”,2岁女童与你这个杀人嫌疑犯能有什么深仇大恨吗?

听说这个杨××的父母都是当地的下岗人员,可能就是属于大家认为的弱势群体。又或许,本来这一家子就不怎么和气,加上近段时间疫情影响,天天一起蜗居在家,更容易因为一些小事闹出矛盾。

当然,这个杀人嫌疑犯杨××本来就是因病休学在家,可能更加容易产生情绪上的不稳定。又或许杨××本来就因为没有学会做人,情商太低,才导致与学校同寝室的同学、以及老师、宿管关系都处理不好、紧张,借口有病才休学呢?各种各样的情况都存在。

但有一点是无法否定的,那就是杨××从小受到的家教是存在严重问题的,或者是学校受到的教育是不健全的。因为轻易就能冲动到把杀害女童作为报复社会的手段,不是一般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会这样做的。

这一方面说明杨××确实不懂处理各种关系,另一方面也说明,他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种性格方面的缺失与教育方面的缺失形成共振,最后导致悲剧的发生。这真的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好好反思一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