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张充和: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晨读|张充和: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这四个才貌双全的女子便是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大姐元和,喜爱文学,情系昆曲名家顾传玠;二姐允和与语言学家周有光结为伉俪;三姐兆和因为作家沈从文的追求而名声在外;四妹充和,工诗词,擅书法,成为傅汉思的夫人。她们的绝代风华牵动着人们对那个时代的想象。

张充和曾戏说,她对自己的作品就像随地吐痰,无刻意留存。谁有兴趣谁收藏,谁想发表谁发表,“一切随缘”。出于敬重,大家都唤张充和为“张先生”,这是一个连缀着许多雅致、浪漫故事的名字。

张充和是已故耶鲁东亚系名教授傅汉思的夫人,当今世界硕果仅存的书法、昆曲、诗词大家。自张爱玲、冰心相继凋零之后,人们最常冠于她头上的称谓是—“民国最后一位才女”。

晨读|张充和: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张充和在书法、昆曲、诗词方面都颇有造诣,早上世纪在三十年代就曾在北大讲课,享誉一时。她的书法各体皆备,一笔娟秀端凝的小楷,结体沉熟,骨力深蕴,尤为世人所重,被誉为“当代小楷第一人”。在各种出版的昆曲图录里,她的名字是和俞振飞、梅兰芳这些一代大师的名字连在一起的。1943年在重庆粉墨登台的一曲昆曲《游园惊梦》,曾轰动大后方的杏坛文苑,章士钊、沈尹默等人纷纷赋诗唱和,成为抗战年间一件文化盛事。

民国闺秀初露才华

1933年,沈从文与三姐兆和在北京结婚,充和去参加婚礼,随后就一直居京。家里人劝她考大学,她也想不妨一试,于是就到北大旁听。当时北大入学考试要考国文、史地、数学和英文。充和见到数学就头大,她在16岁前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几何、代数,数学当然得了零分。但她的国文考了满分,尤其是作文《我的中学生活》写得文采飞扬,受到阅卷老师的激赏。

试务委员会爱才心切,不得已“破格录取”了她。当时北京报纸在大学新闻栏报道此事,不过说该生名为“张旋”—那是充和有意用的假名。

那年代北大中文系名师济济,主任胡适,教授有钱穆、冯友兰、闻一多、刘文典等。名师亲授,使充和受益良多。在北大学习期间,充和仍不舍对昆曲的追求。小她一岁的弟弟宗和在清华读书,她常去清华,与弟弟一道去聆听清华的昆曲讲座,不时参加曲友们的演出活动,甚而到青岛拍曲,自娱自乐,好不自在。但好景不长,三年级时充和患肺结核,不得不休学,她无缘得到北大的学位。康复后,《中央日报》正缺人手,充和就到副刊《贡献》当编辑,写散文、小品和诗词,初露才华。

抗战爆发,充和随同沈从文一家流寓西南。在昆明,沈从文帮她在教育部属下教科书编选委员会谋得一份工作。沈从文选小说,朱自清选散文,张充和选散曲。一年后该单位解散,她又在重庆教育部下属礼乐馆工作,整理礼乐。

张充和端庄、大方又热情,很有人缘,在人才云集的西南科教界,她广结师友。在重庆她结识了知名人士章士钊和沈尹默等,相互诗词唱和,不乏风雅。充和见贤思齐,仰慕沈尹默的书法,正式拜大书法家沈尹默为老师,常乘送煤油的卡车到歌乐山沈宅求教。第一次到沈家,沈尹默让张充和写几个字给他看看,看过之后,以“明人学晋人书”评之。得力于这些名流的亲炙,张充和的诗词创作更上一层楼,其代表作当数《桃花鱼》。

章士钊爱才,赠诗给张充和,把她誉为才女蔡文姬;而戏剧家焦菊隐称她为当代的李清照。张充和还会丹青,有一次画了幅《仕女图》,后来这轴“悲喜仕女”还引出一段传奇故事。

昆曲成就震撼美国

充和与丈夫傅汉思先居加州柏克莱,后移居康涅狄格州的北港,傅汉思在耶鲁大学教中国诗词,张充和在该校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和昆曲。张充和戏说她的美国学生把学中国书法当画画,但在“画”中加深了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张充和还先后在加拿大、法国和港台的23所大学讲授、示范演出昆曲。

张充和说:“最初,在美国宣扬曲事是艰难的,孤军作战,实打实的一个人战斗。”后来才有语言学家李方桂等人加盟。那时,没有笛师配合,张充和自己先将笛音录好,备唱时放送。为了让昆曲在美国传下去,她还心传口授,精心培养自己的幼女傅爱玛学习昆曲。一开始,女儿对昆曲没兴趣,不想学,但女儿爱吃陈皮梅,她就用陈皮梅作“诱饵”哄女儿唱昆曲。充和还教女儿吹笛子,经她的调教,傅爱玛9岁便登台演出。有时母女俩同时登台演“双簧”,向美国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趣味无穷。

半个世纪过去了,张充和在北美大学校园播下的昆曲种子已经萌发。她在耶鲁大学教的研究生宣立敦悟性好,能与张充和同台演出昆曲《学堂》,赢得满堂彩。宣立敦在拜访沈从文时幽默地说:“在台下,充和是我的老师,在台上她是我的学生。”张充和的昆曲演出,使美国人对昆曲的优美感到震撼。尤令张充和欣慰的是,她有四名高足,在促成昆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一事上,立下了汗马功劳。

张充和一生沉浸在传统文化的审美意境中,无意名利,淡泊随和。她曾戏称,她对自己的作品无刻意留存。谁有兴趣谁收藏,谁想发表谁发表,“一切随缘”。她70岁时,自书对联道:“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2008年,张充和被发现罹患癌症。她说:“没有关系了,一个人要死总是要有个原因的。”

张氏四姐妹皆高寿,允和于2002年离去,元和与兆和于2003年相继离去,如今,张充和也走了。

(LKX)

晨读|张充和: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