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的公司想学习华为的企业文化,却最终都失败了?

Tony转行做HR


现在几乎大家都在学习华为的狼性文化,任何一个企业的风格不是学出来的,都是按照自己实际情况做出来的,任何一家成功的公司都是不可复制,因为不同的时期经历的事情也会不一样,华为公司强在战略上从开始做就能有一个非常强大的格局,而且在国内也是独一无二的,华为从创建之初就是特立独行般的存在,一个超级大公司居然没有上市,就这一点是很多企业家做不到的。

资本市场本质上是贪婪的,华为公司一直远离资本市场,把自己保鲜的如此纯粹,任何一个企业家做企业的目的首先要赚钱,即使经过多轮的资金清洗基本上也会握有百分之十左右的份额,但看看任正非在华为的股份占比只有1点多,这种境界几乎很少有人企及,这点有点违背企业家的准则,华为不上市很大一部分原因,一旦公司上市就要考虑业绩利润,肯定会影响到对于研发的巨额投入,华为一直保持着理想状态的投入,数十年如一日终于造就了今天的华为公司。

让一个超级大国打压还能这么硬气,估计国内只有华为公司了,想想当初中兴受到打击直接就崩了,只能接受别人的所有条件,底气来源于实力强大的研发实力,学习华为的企业文化只是看到狼性文化,却看不到任正非那份大气,很多企业的老板要求员工学习华为的狼性文化,结果在投入上还是原来的样子,这种企业经不起折腾,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玩的都是资本运作,先把市场占领下来,然后拿到高估值就去上市圈钱了,这种模式用的比较多,结果这个企业在上市之后股票一路走低最后被迫退市。

前些日子央视采访任老爷子在华为这么艰难的时刻,还是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多少困难只有华为内部人士清楚的知道,但就在这个时候老爷子还在关心中国的教育问题,说到要弥补中国的差距教育问题必须要跟得上,还说到研发芯片问题,不单单是砸钱那么简单的事情,还要砸科学家,科学家哪里来只能来源于基层的教育,这份担当和大气很少企业家能够比得上。

在国外很多国家都对华为公司表示极大的赞赏,华为严格来讲是在用全球的资源给华为做事情,这份胸怀也不是一般的企业所能企及的,也不单单只是依靠中国的力量在做事情,而且在谈话中一直强调美国公司这些年对于华为公司的帮助,相当于在美国企业的帮助下华为公司在5G技术方面已经走在前面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才能让自己变得无比的强大。

看似舍弃了很多股份但换来了华为公司强大的战斗力,全公司有6万人持股拿分红,这是何等的胸怀和魄力,所以单纯学个表面的样子,不从本质上认清企业的问题所在,很难有本质的区别,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希望能帮到你。


大学生编程指南


原因很简单,连3岁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很多老板却当睁眼瞎,傻啦吧唧的跟华为乱学一通。我承认,很多老板确实很有生意头脑,但是在企业文化方面基本上可以算作弱智。

我讲一个特别简单的事情,前年春节,我回老家,临走的时候,特意带了我父亲从山上挖的两株兰草,想带到深圳这边来,我也知道,广东这边天气湿热,而且热的时间比较长,土质也不一样,但还是想试一试。

事实果然跟我预料的不一致,兰花是种活了,但就是不开花,这时候不得不承认“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的古语是多么正确。这说明了什么道理呢?自然规律不要去违反,尤其不要违反天时和地利。

当然,我这个实验是失败了,但对我来说,毕竟没什么损失。可经营企业就不一样了,风险很高,一不小心就容易亏损,如果老板只是把公司当做小白鼠去实验,那就太不负责了,一方面说明这种老板自己缺乏自信,处处学别人,另一方面也说明老板对企业管理方面的认知太肤浅,容易迷信和盲从。

华为的企业文化是在它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是凭空就有的,而每家企业的创业史和成长历程都是不一样的,所面临的行业环境、人员构成和内部问题也都千差万别,学习华为的企业文化只能邯郸学步,不仅没有学到其文化精髓,反而连原本自己有特色的东西都丢失了,这就得不偿失了。

任何一家企业都需要学习和借鉴,因为要谦虚、要保持开放性,但其内在的本质不能变,发家的诀窍不能丢,否则就是因小失大。也就是,光学习不行,还要消化吸收,否则就是食而不化,轻则造成消化不良,重则学歪了导致积重难返。

因为很多人只看到华为的企业文化,却没有看到华为文化背后的东西,看到的只是表面而已,学来了一张皮,有什么用?

人家任正非的思维模式、性格和心胸你能学的来吗?

再说了,这个世界上,没有相同的环境,更没有相同的人,你在多变的、不确定的环境里,去学习那些表面化的东西,不就是亦步亦趋,只重形式吗?能学成功那一定出鬼。

大凡做成一项失业,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少。加入人和没有问题,但如果不重视天时(时机、天时)、不重视环境(气候,土壤),你怎么可能在沙漠、戈壁里种出庄稼呢?

千万不要违背规律做事,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让华为重头再来,它也未必能成其为华为,因为时代变了!

所以对于众多学习华为企业文化的人来说,要懂得把握时机很重要,千万不要干刻舟求剑的事,学习可以,但切不可盲信。

作者:喻派职言,今日头条签约作者,15年人力管理经验的职业导师,关注我了解更多。(出版有《绩效管理顶层设计》、《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等专著)。

喻派职言


这些公司学习华为企业文化的目的,大多数在于要求员工奉献,美其名曰“狼”性,但其实华为其实讲究的是“人”性。有一句很著名的话:钱给多了,不是人才也变成了人才!


讲一个小故事:


我认识一位年轻的朋友,学计算机出身,几年前刚毕业的时候来我公司面试过, 我觉得他很优秀,想留住他,但他后来选择去了华为!



刚进去的时候月薪8000元,已经算是很高很高了,在人才济济的环境里,他总感觉自己不够优秀,甚至自卑,跟我说过想离职,但试用期三个月未满,他还想还等一等!


结果还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上头告诉他,可以申请转正了,他很惊讶,自己没觉得自己做得好,但还是留下了,月薪12000元。


此时,他觉得自己更不匹配12000的月薪,于是更加努力的学习,每天都跟同事交流请教,进步很快,过了半年,他告诉他有升了一级,月薪18000元。


今天是第三年,他的月薪是30000元,他告诉我,他就是在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不配工资给的工资,然后一直努力想要让自己觉得配得上那个公司的时候,神一样的又升职又加薪,于是自己一直在卖力的成长!


这就是任正非先生所说的:钱给多了,不是人才也变成了人才!


试问,这一点有几家公司可以做到?



另外,还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任正非先生为华为员工挑选的三幅励志画:



第一幅:芭蕾舞人员一只脚光鲜亮丽,另一只却伤痕累累,美与丑,优雅与不堪,形成强烈的视角冲击。

第二幅:一位蓄着胡子,一身黑衣,穿着布鞋的老人叫李小文,身份却是中科院院士,坐在中国科学院做报告,极度不协调!

第三幅:一架在二战中被打得像筛子一样的战斗机,依然坚持飞行,终于安全返回,表达英雄自古多磨难。

希望那些有意学习华为的企业们,真正为员工谋福利,而不是为了压榨员工而跟员工谈一下理想,先谈钱比较实在!


我是赢销参谋,专注传统企业/实体店的互联网营销,关注我~


赢销参谋


苏宁售后就是!

无底线加班,无底线开会,无底线停休!

但是,没加班费,也不还休。即便有加班费,南京标准,一天不高于99元钱。

总体来说,工资也不高。我的下属,二本院校毕业生,入职多年,底薪5800。加上补贴,税前工资,不超过6500元。

每天,9点以前打卡,经常23点以后才下班。一周最多休息一天,而且电话从早到晚,没有停过。



铁亲王


大多数公司都学到了华为的加班文化,却没学到它的薪酬文化。公司的风格就是老板的风格,在学华为之前,先看看自己跟任正非是不是一类人。


01


我认为华为有三个特点:


(1)加班狠。

华为的“狼文化”也是出了名的狠,晚上10点下班就是早了,别说996,007都是正常。


(2)工资高。

华为的薪资待遇水平是出了名的好,还记得几个月爆出来的华为200万招博士的新闻吗?在大环境这么不好的情况下,华为的员工平均年薪是70万,秒杀绝大部分岗位。虽然一线城市房价贵,但是辛苦几年就可以攒够房子首付了,这对漂在大城市的年轻毕业生的诱惑有多大,可想而知。


(3)危机意识强。

华为现在成了民族企业的代表,为什么?不正是因为在中美贸易战大部分企业都严重受影响,面对美国对芯片乃至操作系统等系列釜底抽薪的打压时,华为虽然收到了一定的打击和影响,但是好在极具危机意识的华为,在多年前就曾做过了极限生存的假设,“有一天,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而华为仍将持续为客户服务。正因此,海思芯片于一夕之间转正了。华为的坚强抵抗为中国其他相关制造商提供了喘息的时间,这尤其使华为的屹立不倒具有了全局意义。


02


看完华为的3个特点,再想一下学习华为的企业,大可以分为3类:


(1)加班多。

当员工反映加班多的时候,老板会说一句“我们要向华为看齐,华为加班比我们还厉害······”。这样的公司可以说是大坑了。


(2)工资高。

说实话,做的这样的公司已经算是不错的公司了。加班多,工资高的公司也是大部分毕业生争抢的对象。


(3)危机意识强。

这种精神是最难的。试看,中国那么多大型企业,为什么只有华为在这危机时刻可以挺身而出?为什么中兴会落魄成那个样子?你说中兴没有钱吗?你说联想没有钱吗?他们没有科研经费吗?我想,并不是这样。大部分公司都是过惯了舒服日子,也想一直顺着惯性舒服下去,时间长了,都像极了晚清的八旗子弟,早已失去了当年“征战沙场”的战斗力。当战争来袭,最先被打败的就是他们。


03

华为,或者任何一家成功的企业都有它的独到之处。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保持学习别人长处当然是好事,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有真正适合自己、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公司精神和特点,那样才是一个成功企业应该有的样子。


成长桃花源


为什么那么多的公司想学习华为的企业文化,却最终都失败了?

原因很简单,华为只有一个,任正非只有一个。

一、任总层面

1、2018年华为营收超千亿美元,任总出行还自己拉行李,中国还有第二个这么低调的大老板吗?反观,我经常看到几个亿年销售的企业老板,搞得像总统一样体面,公司每次活动要安排公司中高层去大门口排队迎接,跟任总比不觉得恶心吗?

2、华为这么大体量,任总只占1.14%股份。多少企业老板“烂在锅里都是自己的”思想,还谈分享,这是奢望!千方百计榨取员工加班、绩效、福利,或者说一套做一套,对于多数企业,能100%执行国家政策法规就是很大恩赐了。

3、据媒体透露,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者,任总安排坚决推辞,认为自己还达不到高度,中国还有哪个企业家如此谦虚呢?

。。。。。。

二、华为公司层面

1、华为年报:2018年营收出炉,18万员工平均工资110万!专利世界第一。很多媒体报道,华为研发能力抵得上一个中型国家,看这次贸易战对华为禁售核心部件,换一家企业早就瘫痪了,因此说,华为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世界上多少人享受华为研发的成果呢?世界也为之骄傲!

2、华为IPD集成产品研发体系,目前我们中国还没有第二家如此严谨、扎实贯彻的。

案例1,多年前,我们做华为供应商,我们一款产品因包装导致导电开路,客退单让我们很震惊,华为的退货信息,比我们内部评审记录信息还具体详实,可见,华为工程师的严谨、认真的态度,一丝不苟。要知道,我们当时也是几万人的企业啊!可见,管理差距,“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3、华为的战略远光。

近10年来,持续每年10%销售收入投入研发。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自己企业和自己身边的企业,每年实打实投入多少钱到研发?多少企业研发人员实际做的事是制造、工艺的工作,挂羊头卖狗肉,自欺欺人。


我们不要只看华为的成果,更要多看她默默奋斗!

鸿蒙系统让华为有备无患!

5G技术世界领先!

以上,两个层面,六个视角足够让我们看到华为的不一样。

为什么?那么多企业学习华为“画虎不成反类犬”,答案于此,可想而知。

备注:以上数字来源华为2018年年报。


桃李不用言


很多公司想学习华为的企业文化,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只学其形,不得其神,盲目照搬照抄;二是老板心术不正,打着学习大公司管理方法的幌子,来达成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一、小公司不关注自身实际情况,盲目照搬照抄大公司管理方法,就是自寻死路。

华为企业文化中,最为人熟知的恐怕就是“狼性文化”了。很多小企业老板在网上看了几个关于任正非谈管理的段子、听了几次不入流的“管理培训大师”的课程,就开始在自己的企业导入“狼性文化”,打鸡血、喊口号、强迫员工加班...

但他们从来没想过“狼性文化”的本质是什么?“狼性文化”能发挥作用的基础是什么?《乡村爱情》中的刘大脑袋在教育王长贵时,说过这样一句话:“狗行千里吃屎,狼行千里吃肉。”狼性文化的基础,是狼有肉吃呀。

我一个同事的哥哥,从其他公司跳槽到华为,要签订一个叫什么“奋斗者协议”的东西,里面个条款是“自愿加班且没加班费”。同事哥哥本来有点犹豫,后来算了笔账:即使没有加班费,收入也能达到之前的3倍以上。算完账,马上就签了。

企业文化是需要载体才能发挥作用的,这些载体包括企业的激励体系、人才梯队、管理流程等等一系列东西。不关注自身情况,希望借助几句口号、几个管理方法就能赶超华为,只能是东施效颦,贻笑大方。

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如果出发点就有问题,方法很难起什么到效果。

我做过企业管理的培训工作,跟很多企业老板打交道,发现很多企业一直发展不起来,最大的原因就是,老板自身存在很大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格局,从来没想过让员工和企业一起发展,而仅仅是把员工当成盈利的工具。


有多少公司搞绩效考核,是为了克扣员工工资?

有多少公司导入“阿米巴模式”,是为了把经营风险转嫁给员工?

有多少公司学习XX文化,是为了给员工洗脑,让员工无条件地服从?

为什么在很多公司都证明有效的管理方式,在你的公司就行不通呢?因为你的出发点就有问题呀!我曾经有个客户,曾经花40多万去迪拜学习某大师的课程,目的就是学习“大师”是怎么给别人洗脑的,好用在自己的员工身上。

孔子说:“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企业管理者自身品行不端正时,那么即使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剑心成长笔记


众所周知,华为是一家独立运行的科技公司,规模巨大,发展迅猛。很多公司想向华为学习,但是大多是事半功倍,个人觉得因素有很多,简单列举几点。

1.华为不引入资本,不上市,保持了管理团队的最高权限,免受外来资本和股东的制约。

2.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经是一名军人,这直接影响了其经营公司的理念。所谓的狼性文化,就是团结、坚韧、竞争、末位淘汰,这种血性加坚韧的精神,有助于保持队伍的整体战斗力。

3.华为重视人才及激励机制,高薪水吸引着更多人才聚拢。据任总透露,华为的团队拥有各个学科的顶尖人才,包括很多国外的科学家,都在为华为服务,其对基层一线员工的素质的要求也是很高,这是一般的企业无法相比的。

4.华为的地理位置优越。华为总部位于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深圳,这里面向世界金融中心重要贸易港口香港,背靠世界工厂东莞市,交通发达,供应链完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华为可以把生产放在东莞,降低成本。把出口放在香港,量大且便捷。华为充分利用了深圳设计,东莞制造,香港出口,三位一体无缝对接,可以迅速的把产品卖到全世界,赢取巨额外汇。

5.被国人寄予厚望。近段时间因美国政府的打压,令华为处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华为不卑不亢,扎实稳打的表现也赢得了国人的赞誉和支持!它的员工也非常自觉,比以往更加团结和拼搏,都想为公司出力,用成绩回击它国的制裁和打击。一个公司被一国政府打击,这是其它公司很难遇到的境况,所以,在这种境况迸发的员工觉悟,其它公司也难以模仿。当然,这有华为自身的优势在里面,它的人才储备量大,就算某些零部件被断供,它也可以独立研发。

………

华为的优点还有很多,这些优点影响着华为员工,形成了高度自觉的奋斗力战斗力,所以,其它公司很难复制及模仿。

当然,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公司有它的优点和缺点,有的企业文化只适合自身,却不一定适合别人。在这个不稳定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团结协作,排除困难,共同进步,才是我们所有公司的追求!








剑唐1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企业文化等于是灵魂一般的存在,所有的管理、所有的战略、所有的诉求几乎都是围绕企业文化来进行的,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往往能够左右一家企业的发展和成就。

但遗憾的是,现阶段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并没有看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所以你才能看到,那些墙上写满“懂得感恩,回报团队”、“今天的辛苦,换来明天的幸福”、“努力、勤奋、享受每一天”之类的企业,总是在不久之后,就匆匆的汇入洪流,无声的倒闭了。

企业文化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同时也更不该是盲目的学习和借鉴,文化是内核,手段可以学习,但内核一定是基于对企业的思考、对社会需求的思考、以及对解决方案的进一步分析。

所以,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企业文化这东西,你一是学不来,二则是你学了也没用。

目前的市场上,企业文化被炒的最火的有两家公司,一个是华为,另一个是奈飞(Netfilx),也有人翻译成网飞,其中,华为的企业文化被定义为狼性文化,奈飞则是被禅机的解释为“没有文化,就是最好的文化”。

华为的企业文化我不了解,到底是不是狼性我也不知道,但是对于奈飞,我的了解还是相对要多一些,而且也有做过一些分析。

鉴于市场上对这两家公司的企业文化都奉为圭臬,我们不妨透过奈飞的例子来看看华为,为什么说企业文化这东西学不来,而且就算学了也没有用。

说起奈飞这家公司,它还是很有意思的,因为它和我们传统印象中的大公司,有非常明显的差异。

中国有句古话说:“船大难调头”,很多身形巨大的企业,往往在遭遇关键选择时,会犯下这种“难调头”的错误。

但是奈飞这艘大船,不仅体量巨大,而且它的动作也是异常灵活,成立的20多年间,经历过多次大转型,特别是进入千禧年之后,面对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浪潮,奈飞似乎总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与它企业文化的关联,其实是非常大的,但是,如果你看过《奈飞文化手册》这本书,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

奈飞好像并没有所谓的企业文化,它们的员工想休息就休息,想越级就越级,想指责谁直接就是当面锣对面鼓。

这就有点奇怪了,一个企业怎么会没有企业文化呢?大家在一起共事,连个基本的价值观都没有吗?

当然不是,奈飞创始人里德·哈斯廷斯曾经说过一段非常耐人寻味的话:

“许多公司都有价值陈述,但通常,这些书面价值都非常模糊,或者很难让人记住。一家公司真正的价值体现在哪些人获得了激励,或者哪些人被解雇。”

透过这句话其实我们就能看出,奈飞对于书面形式的企业文化,其实是很排斥的,它们更愿意让员工在内心里达成共识,大家形成一个完整的价值观,搞清楚目标在哪里。

而且《奈飞文化手册》的第一章,就写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奈飞招聘,只招成年人。

在奈飞的字典里,成年人可不仅仅是年龄或是工作年限,他们对于成年人的理解,更多的是一个心智成熟、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人。

这是奈飞对一个成年人的定义,大家不妨对照这个定义来想想自己,所以说,在人才引进这一方面,奈飞设立了一个门槛,或者说是一个标准,有这样共识的人才能进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经降低了管理难度。

再比如说,奈飞的员工手册,都是越做越薄,不像我们的很多企业,员工手册越做越厚,到后来已经厚到没人看了,这时候,员工手册反而失去了它的意义。

其实我理解的奈飞企业文化,绝对不是什么“没有文化就是最好的企业文化”,奈飞把企业文化建立在“人”这个维度上,绝对不会去定义员工怎么做事、怎么控制自己的行为。

如果把奈飞的企业文化应用到中国的很多公司试一下会怎样?

可能老板就已经崩溃了,员工随便请假、随便休息、甚至还鼓励员工跳槽,这样的事,怕是很多老板都接受不来啊,所以说,这样的企业文化谁学的来呢?

另外一点很重要的事,奈飞所处的行业是流媒体行业,这也要求奈飞需要做出这样的企业文化,来应对随时变化的行业。

可是对于很多需要追求品质稳定的行业,比如医药行业、化肥、农药行业,要是把奈飞这样的东西学来了,反而就毁了。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就算你学了可能也学不会,因为行业不允许,企业类型不允许。

反过来我们说华为,其实道理和上面说的奈飞是一样的,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必定是经过企业家的思考,以及在市场中的摸索与实践而得出的,随便的几句标语、几句鸡汤,那根本不是企业文化,连句Slogan都算不上。

世界上任何一次成功都不是偶然,更不是侥幸,那些成功了的企业或个人,一定是在某个时间做对了一件事,那些盲目模仿、邯郸学步的企业,在没有找到自己定位的情况下,就想着照搬照抄,而且还妄图,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事情呢?


职男小凡


企业文化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最终要看领航人的魄力在哪里。

每个领导人的性格不同,产生的企业文化也不同。企业文化不仅仅是文字上的规定和教条,而是企业长期倡导的一种工作方式,更是一种信仰!向别人学习,也是学习优点,而不是所有的企业规章制度照搬过来就能成功的!

企业文化的建立,最终要归结到执行力上。没有执行力,所有的制度都是一句空话。有些老板,习惯以个人的威信代替制度,老板在,就做得好一点,不在,就做做样子。小企业可以靠个人来管理,大企业一定是靠制度来管理。

像沃尔玛的门店,不管有没有总经理,门店一样照常运转。这就是制度的威力!像之前的百度5位高管同时离职,大部分人都认为会伤筋动骨时,但对百度毫无影响,该运转的正常运转(这里只说百度的制度,不谈其他)。

麦当劳第一次开进香港时,也是弑羽而归。经过研究之后,发现中国人吃饭都喜欢坐着,并且有桌子可以摆放食物。而美国的快餐业,是很少有坐的地方。经过改善之后,增加了营业面积,增加了桌椅,有了坐的地方,生意一下就上来了!最后成功扩张到内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