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是怎样炼成的

公元1085年1月1日,66岁的司马光终于将耗时十九年的《资治通鉴》编写完毕。

这部史学史上的不朽著作,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共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当时的皇帝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钦赐名为《资治通鉴》。

自问世之后,《资治通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与司马迁的《史记》合称“史学双璧”。

通鉴修成之后,一代名臣司马光,已经成为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精力也彻底衰退。

今天我们说到修史,就不得不说到宋代这个修史集大成的时代,也无法绕开司马光这个名字。宋代强调“以文治国”,当时又有印刷术的发明,因此兴起了一股纂书修书的风潮,据《四库全书》统计,宋代史学专著多近二百部,图书品类繁盛,不仅远远超越唐代,后世三代也不能及。

而在众多史学作品中,最为人所知的作品就是《资治通鉴》。

司马光是怎样炼成的

《资治通鉴》内页

不过,当时为什么是司马光负责编写呢?

第一,司马光曾负责编写《起居注》,受到朝廷的肯定。《起居注》是来自汉唐以来的习惯与制度,按编年的方式,记载皇帝每日言行举止的史书。北宋时,唯有进士出身的能人,才有资格被提拔,负责编写《起居注》,而这相当荣耀的一个职务,落在了司马光身上,由此可知司马光的能力必然不凡。

第二,在位皇帝都想要文治之功,因此积极推动修书的工作,宋太宗、宋真宗时分别编了著名的“宋四大书”,也就是《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和《册府元龟》,宋仁宗时也命欧阳修等人重修《新唐书》。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时,正是英宗、神宗两位皇帝在位,这两位皇帝积极进取,想带领宋朝走向鼎盛,因此也支持司马光,以此让自己的功绩流传后世。

第三,司马光与好友王安石的政见相左,而王安石当时正在神宗的支持下推动变法

,势头正热,司马光逐渐不被看重,他便移居洛阳,之后不问政事,利用时间潜心修书。

司马光是怎样炼成的

司马光(右)与王安石(左)因变法一事,友情破裂

虽然司马光也是一代重臣,但是在编撰《资治通鉴》的过程中,依然困难重重。

首先,编书的环境不佳,跟同时代在洛阳的另一位官员王拱辰相比,王家居极其奢华,还建有高楼,但司马光住在陋巷,因夏天闷热,而又辟了个地下室,终日读书。因此当时的洛阳人便戏称“王家钻天,司马家入地。”

其次,资料过于丰富,虽然集体编书,但司马光一定要自己过目,导致日夜不眠,朋友都快看不下去了,他仍将生死置之于度外。

为什么司马光要这么拼命呢?

第一,司马光自小就熟读《左氏春秋》,一心想编出这样的好书。《宋史》上说,司马光七岁就如同成人一样。为了对此加以证明,《宋史》列举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说司马光每天读《左氏春秋》手不释卷,甚至不知饥渴,冷热;第二件事就是我们熟知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此外,他在有名的家训《训俭示康》里,也多此用儒家经典之例,来告诫儿子司马康,千万不要过上奢靡的生活。

司马光是怎样炼成的

《司马光砸缸》,郭慕熙画作

第二,其实在仁宗时,司马光就已私下编书,并曾将前期作品献给英宗过目,获得英宗的认可。英宗不仅拨款给他,还赐给他修书所需的人力,这份“圣恩”成为一份有力的支持,司马光不愿有辱使命。

正因为有《春秋》珠玉在前,还有皇帝的支持鼓励,司马光便希望《资治通鉴》能承大任,为后来的君臣所用,因此他删改了许多史书上的繁冗语句,突显让人引以为戒的核心内容,加强印象,此外他亦亲自润饰篇章,并加上许多批注,强调事件背后的君臣之道,最后终于完成了这本“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司马光将他编书的心情与血泪,写在了《进书表》里,连同《资治通鉴》成品一起献给皇帝,后来,没有等到《资治通鉴》正式出版,司马光便逝世。但这本书不负用心,除了获得许多认可以外,更在后世与司马迁《史记》并称“史学双璧”,各领风骚,为什么《资治通鉴》能有这样的资格?

第一,二十四史中,唯有《史记》的内容是跨越朝代的,《资治通鉴》也有这样的性质,而它内容囊括之盛,更有集大成之姿态。

第二,《资治通鉴》提炼出的治国理政经验,为后世所称扬,这份精神与用心,也恰与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理念相互媲美。

第三,在体例上,《史记》为纪传体之祖,而《资治通鉴》则为编年体的集大成者,在此之前,孔子曾经开创以编年史编撰《春秋》的先例,但是现在我们一说到编年体,人们第一时间想起的往往是《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不仅成为宋至清编年通史的表率,更引起仿作、续作、改写、注释、评论的热潮,比如《资治通鉴外纪》、《资治通鉴前编》、《宋元资治通鉴》及《续资治通鉴》等皆由后人著成,甚至开启了“通鉴学”,这是其他著作未曾有过的盛况。

如今我们在在收益于《资治通鉴》的同时,还可以思考一个题外话题:在任何领域内,只有具有标杆意义的头部内容才能取得深远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资治通鉴》之后有诸多效仿的作品,人们却只对《资治通鉴》印象深刻的原因。

历代评价

“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

──胡三省注《资治通鉴》

“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着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温公亦伟人哉!”

──梁启超《新史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