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時評:按下復工復產“快進鍵”,中國經濟“內力”更加強勁

1至2月宏觀經濟數據近日出爐,這是今年首次發佈主要宏觀經濟指標。總體看,1至2月國民經濟經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衝擊,雖然工業、消費、投資、外需等數據出現不同程度下滑,但經濟結構仍顯現不少亮點,強大的經濟發展韌性也並未改變。

病毒肆虐,疫情對經濟運行造成較大沖擊。受疫情影響,部分生產經營活動按下“暫停鍵”,人們的部分消費需求被暫時抑制,1至2月多項宏觀經濟指標出現了明顯的下滑。其中,工業方面,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3.5%;消費方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20.5%;投資方面,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下降24.5%;外需方面,貨物進出口總額下降9.6%。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當前經濟運行造成了較大沖擊。

復工復產,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短暫、可控。2019年,我國經濟總量接近100萬億元,主要工業品的產品產量多年保持世界第一,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底氣所在。截至3月13日,大多數工業大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工率均超過90%,廣東、浙江、山東、江蘇、湖南等超過95%。在各項政策措施作用下,企業復工復產加快,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國民經濟實現有序運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信心更足。

政策對沖,中國經濟韌性更加強勁。疫情發生以來,財政部門持續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出臺了一攬子政策為企業紓困解難。經國務院批准,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遊部等23部門聯合發佈《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 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出臺19條硬措施促進消費擴容。提振企業信心、穩固就業底盤、轉動消費引擎,多項政策齊伸援手,按下了復工復產“快進鍵”,讓中國經濟韌性更加強勁。

危中有機,新動能拉動中國經濟爬坡過坎。疫情發生後,在傳統產業受到較大影響的同時,網上購物、網上訂餐、網上娛樂等新業態十分活躍。比如,春節期間全國211家盒馬鮮生門店就迎來線上線下雙增長,特別是線上流量大增,是去年正月的2.8倍。1—2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3%,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了21.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5個百分點。新動能加速積聚,拉動著中國經濟爬坡過坎。

儘管遭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但中國超大規模經濟的優勢沒有改變,強大的經濟發展韌性沒有改變,供求關係總體平衡沒有改變,新動能較快成長的態勢沒有改變,完成全年目標的信心沒有改變。在全國上下和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努力下,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不斷鞏固和拓展,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隨著中國經濟的內生動力不斷地釋放,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應對疫情的可能影響,保持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良好態勢。(林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