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挪威旅客为啥从焦躁到开怀?机场“大白”和他聊起了哈兰德

“I’m not sick,just let me go!(我没病,请放我离开!)”一位外国旅客昨天在浦东机场进行旅客健康信息申报时急得满脸通红,不断地抱怨。来自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支援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组的陈宏轩看到这个情况后,立刻上前询问。


“当时,这名游客非常暴躁,我觉得先要稳住他的情绪。”陈宏轩注意到这位旅客来自挪威,于是马上跟他聊起足球,“我当时就用英语跟他说,‘你喜欢足球吗?我喜欢你们国家的足球天才哈兰德。’这位外国游客原本紧张警惕的眼神瞬间变得放松下来,并跟我聊了起来。”


陈宏轩一边耐心指导旅客填写健康申报系统,一边聊着足球。从焦躁、审视到开怀,这位来自挪威的旅客临走时,朝陈宏轩翘起一个大拇指,用带着口音的英语说了一句,“China,very good!(中国,很棒)”


一位挪威旅客为啥从焦躁到开怀?机场“大白”和他聊起了哈兰德


“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从3月8日开始,分两批次共40人入驻浦东机场T2航站楼入境大厅,负责指导境外旅客做好“健康云”APP登记录入工作。3月17日晚上,根据流程调整,旅客“健康云”登记录入工作调整至健康申明卡核对之前,我们直接面对抵达旅客的大客流,成为了守住防输入‘闭环’的最前线。”工作组组长秦刚说,“我们守在最前端的引导队员,仅200米的距离每天就要走2万多步。队员们化身有温度的‘大白’,为来自各国的旅客和同胞顺利安全入境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


一位挪威旅客为啥从焦躁到开怀?机场“大白”和他聊起了哈兰德


健康申报工作看似很简单,但在实际工作中却会遇到各种问题,如:旅客没有中国手机号、没有中国联系人、无法登陆“健康云”APP、注册无法收到短信息、无法与家人联系等各种“疑难杂症”,工作组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的旅客“狂飙”外语,帮助他们完成信息录入,甚至为他们找到失联的商务伙伴。组员们在最前线开“专家门诊”,专治各种“疑难杂症”,其中几位英语较好的组员还承担起“翻译官”的角色,而不少女组员更是当起了“知心姐姐”。


一位挪威旅客为啥从焦躁到开怀?机场“大白”和他聊起了哈兰德

一位挪威旅客为啥从焦躁到开怀?机场“大白”和他聊起了哈兰德


“我们身着的防护服上会写着很多的诗句,像‘月是故乡明’‘鸟倦飞而知还'等,也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服务展现上海的温度。”工作组陆静说,“有很多旅客看到我们胸前的党徽贴纸,知道我们是党员,会跷起大拇指。” “我们曾经遇到过许多留学生问我们,‘姐姐,我们可以直接申请核酸检测吗?英国不给测’‘机票很贵,飞得很累,但是回到祖国,就安全了。’我们倾听着这些留学生们的话,陪他们聊聊,可以缓解他们焦虑的心情,也能让他们更好地配合我们开展信息登记工作。”


一位挪威旅客为啥从焦躁到开怀?机场“大白”和他聊起了哈兰德


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隔着面罩、挡板,难免会影响组员之间的交流,为此,工作组设计了一套简单实用的手势,大大提高了组员之间远距离沟通和配合的效率。


这套动作被他们戏称为“抗疫手势舞”,甚至现场还有一些旅客看到组员之间用“抗疫手势舞“交流,会随着一起手舞足蹈,引得周围旅客开怀大笑,轻松欢快的氛围瞬间感染了大家。


新民眼工作室 方翔

图片|受访者供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