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pc游戏为主流,主机游戏冷淡的原因是什么呢?

乱像2017


几方面原因,对小孩来说,家长肯定是不同意购买游戏机,所以以前有学习机,电脑作为掩护来打游戏,那么现在来说电脑还是一个不错的掩护,明目张胆地在客厅里打游戏还是属于奢望。另外游戏主机需要购买正版,虽然主机价格不贵,但是后续游戏的投入却非常昂贵,对国内来说,经济水平显然还没有到可以普遍购买正版游戏的水平,当然我说的是普遍,一些一,二线城市还是有不少人买正版,但是总体比例和国外还是不能比,大多数国人都更倾向于购买盗版,如果主机没有被破解,那他就不会流行起来。再者,国人相对比较浮躁,所以更多会选择网游,moba类游戏或者吃鸡,对以单机3A游戏为卖点的主机从一开始就失去了兴趣,其实主机也是非常注重网络对战的,但是如果一开始没有吸引到玩家,那也就没有机会领略到主机游戏的网络对战了,再加上主机游戏的服务器多在海外,lag在所难免,所以游玩起来的感受就会比老外来得逊色,国人也就只能选择一些国内建设有服务器的游戏,大多数都在PC端。


victorXdoctor


都是心血来潮买来的,从买来每一台机器没有超过100小时,手贱



纯喷子


因为国内游戏玩家从小家里是不鼓励玩游戏的,即使是2000年之前游戏机没有封禁的时候,也没多少家庭愿意主动给孩子买游戏机,这里面观念影响很大(消费水平也有限),倒是红白机成为最火的游戏机,但是好景时间不长,游戏机封禁后国内玩家就很少能玩到了,至少买游戏机的属于小众群体。

但是PC电脑性质就不同了,尽管开始价格也很贵,但是这是一个学习和生产力创作的工具,当年PC刚开始普及的时候全国上下都非常重视,有条件的家庭争先恐后买电脑,随着普及度加大,国内电脑游戏的产能也越来越大,因为电脑保有量实在是太高了。

而国外玩家自始至终都是以玩PS和XBOX这类游戏主机作为主力游戏设备,毕竟游戏机相对便宜,操作方便,手柄更舒适,也不用像PC那样玩游戏之前可能还需要安装一大堆程序和驱动,而对于国内游戏玩家来说,PC游戏已经习惯了,所以很多人也不觉的麻烦,更多的还是习惯了鼠标键盘的操作方式,要是转到手柄玩游戏反而会不习惯。

尽管现在国行游戏机早就有了,但是购买游戏机玩游戏的国内玩家仍然较少,主要还是习惯问题,电脑家家户户都有,而且大量的“免费”手游已经把传统游戏机市场占据,消费者不接受主机游戏高昂的价格,国内游戏厂商也丝毫感觉不到商机,所以应该是大环境造成了国内PC+手机为主的游戏设备。


嘟嘟聊数码


国内游戏产业产业与国外的游戏产业相差很多,这里面有着非常多的因素,下面就来聊聊这个“特色”的市场是如何形成的


  • 小霸王其乐无穷

国内最开始流行的电子游戏的时期应该是80、90后所经历的“小霸王”学习机时期。那个时候国内并不是像国外一样研发游戏机和游戏,而是使用了类似破解的方式山寨了任天堂的FC红白机。盗版的黄色N合1卡带在国内非常普及,甚至见过正版FC游戏的玩家也都不是很多。

  • 电子海洛因

2000年5月,《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名为《电脑游戏 瞄准孩子的“电子海洛因”》的报道。这篇获得中国新闻奖通讯二等奖的报道,详尽描述了记者“暗访”电子游戏机室的故事。文中的电子游戏令人闻风丧胆:“整天在游戏室里的孩子,只有一个结果,男孩子最后变成抢劫犯,小偷,女孩子最后变成三陪小姐。”这一报道获得了极大的社会反响。中国这片土地上的电子游戏,从此被彻底打上“电子海洛因”的标签,被视为“精神鸦片”。同年6月,被称为“游戏机禁令”的文件《关于开展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专项治理的意见》颁布,全面封禁了国内电子游戏设备的生产与销售。这一纸禁令,一禁就是十年。

由于“电子游戏机禁令”的关系,在2000年至2013这十余年中,国内的电子游戏产业早已落后于国外几个世代,在国外早已玩上PS2,XBox等游戏机时,国内对主机游戏依旧停留在《马里奥》、《坦克大战》、《魂斗罗》的固有印象上,一口一个“那些都是小孩子玩的”,这种主机文化的缺失,一旦错过就很难纠正过来。

  • 曲线救国的电脑游戏

电子游戏机因“电子游戏机禁令”被彻底扼杀,但电脑游戏却逃过了一劫。正如古语所言“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一方面是由于国内“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的计算机普及政策,另一方面由于全国各地流行起来的网吧,电脑游戏随着电脑的普及逐渐发展壮大起来。页游、网游、端游的时代全面到来,《魔兽世界》、《传奇》、《反恐精英》(CS)等游戏成为了一些玩家对电子游戏的“第一印象”。

  • 转型续命的国内游戏

看到电子游戏如此火爆,国内也开始走上了自行研发的游戏道路。有的人是出于对游戏的热爱,有的人是为了为国争光,有的人仅仅只是看到了电子游戏背后的利益。国内一时间也曾诞生过诸如《天地劫》、《仙剑奇侠传》、《剑侠情缘》、《轩辕剑》等经典游戏,但是最终都敌不过盗版横行,国内的主机与单机(电脑游戏)两条路就全部被堵死了。

在《传奇》这样网游成功之后,游戏开发商发现了网游这一块新大陆。低劣的游戏开发商靠着各种山寨换皮的游戏疯狂赚钱,而且还赚了相当长时间的快钱。由于国内互联网人口红利的持续增加,没有接触过国外电子游戏的新玩家无法辨别游戏品质的高低,即便知道对比,那金光闪闪的大翅膀也要比采蘑菇的大叔好看的多,你说对吧?

直到2008年左右,我国失去了网游玩家的人口红利,被坑多年的玩家终于清醒过来,这时候如果国内游戏开发商再不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方向转型,那么等待他们的必将是中国版的“雅达利大崩溃”。

让所有人都不曾预料的是,一款名叫《神仙道》的游戏开创了页游赚钱的新套路,于是一大批游戏开发商纷纷转型页游,换皮、移植、山寨继续想法设法地让玩家乖乖地打开钱包。好景不长,因为页游的氪金模式更加让玩家无法忍受,加上网页端上班族人口红利消失,页游逐渐沦为了“渣渣辉”、“XX鲲”、“一刀999”等垃圾广告的代名词。

页游也无法维持下去的时候,这下应该迎来市场大崩溃和重新洗牌了吧?然而并没有,国内劣质开发商又一次发现了一块新大陆,那就是——移动互联网。得益于手机智能机的飞速发展,各大手机软件商城模式的建立,手机游戏市场可以说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广阔土地。这一次那些曾经将端游搬到页游的劣质厂商,如法炮制地再一次将端游和页游搬到了手游上面,继续享受着手游带来的人口红利。

在国内的手游市场,渠道商往往把控制着话语权,因为他们手握着流量。只要将大把玩家引进来,只要不是特别烂的游戏基本都不成问题。开发商与渠道的“五五分”、“四六分”、甚至“一九分”的情况都有,别误会,渠道商拿的是大头,开发商为了推广也不得不忍气吞声。放眼世界,Steam平台抽成30%的政策都已经让无数开发商咬牙切齿了,他们要是来到国内,简直无法想像。


AGamer


主要原因是游戏文化不同。

主机游戏大多单机,乐趣来自或者属于自我调节的系统。 好处是获得快感方式比较简单,所谓取一个乐子(玩具)就是这个意思。缺点也很明显,快感来的快去的快,因为乐趣只能来自于游戏本身,一旦自己适应了,乐趣就消失。

网游类乐趣更多来自于游戏以外,比如社交,竞争。属于外部衍生的快感。 好处也非常明显,能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的现实缺失感。这个是单机无法比拟的。 比如你在网游里打败别的玩家,得到的快感自己随之衍生出来的社交后续,是单机得不到的(很难想象一个人打败npc获得如同打败真人的虚荣感,也无法想象在单机游戏机当一个会长能有网游有社交乐趣。)

缺点是网游获得快感的难度大,比如不停充值,或者在真人竞争中持续胜出。

国内环境充满竞争,网游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渴望成功,渴望出人头地的心理缺口。

所以目前网游胜出。


中庸之道需修炼


就一个,当年的主机禁令,让主机成为了“地下商品”,没有国行几乎不可能让家长给孩子买单,那个年代的家长就会认为打游戏就是浪费时间,更不可能有多少人自己买,一台机器一两千的价格,孩子自己也没钱买。你让主机如何流行?


还让不让人说话了


其实有很多原因,有国家制度原因游戏机被禁了好多年。虽然也有渠道可以买到但是不方便只针对核心玩家罢了。还有现在家里很少很少给孩子买游戏机因为担心学习成绩变差。电脑手机家家都有必备的。孩子用来查资料和学校群联络所以不会管的太紧接触也就多。孩子从小就玩平板或手机有的也是家长有意为之,怕孩子出去玩受伤给个平板就自己玩省心。所以中国游戏机比较少。


zjh158013037


不买游戏就是砖头,因为游戏买着买着就过万了!PC各种破解版!只要不玩网游,这的省钱


二月语春秋


消费理念不同,国人很多还在STEAM打折的思路上,实际上真正省钱是主机游戏,买二手盘玩完出掉最后也就一个邮费钱,然后再买新的游戏。。2000块钱一台主机不玩了一样出掉,其实还是算账没算明白。。。


eve小屋


就一个字,穷。

pc游戏多是因为pc游戏破解版多。几乎相当于免费玩。主机现在也有破解的。但需要你额外买个主机。比如四公主,破解版加2t硬盘大概2500。很多人舍不得花这个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