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通過《史記》要表達的是社會秩序中的“義”


司馬遷通過《史記》要表達的是社會秩序中的“義”

《史記》的體例叫紀傳體,這是司馬遷首創的寫歷史的方法。他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寫史?紀傳就是講人的故事,《史記》始終都圍繞著那些推動歷史進程的人。這說明,司馬遷對文明秩序的整體評判,建立在對個體生命的凝視和思考之上。趙明說,這種思考集中體現在對《史記》對俠客傳統的描寫中,其中的內核就是立法者最重要的精神品質——義。

司馬遷通過《史記》要表達的是社會秩序中的“義”

《史記》裡,描寫俠客的就是《刺客列傳》和《遊俠列傳》兩篇。解讀裡,我們重點來講刺客。《刺客列傳》是5個刺客的合傳。司馬遷在每一個故事的開頭,都用了一個固定的句式“其後幾十餘年而有某某之事”。我們可以這麼理解,司馬遷這樣寫,是在強調這些刺客同又不同——他們有一種共同的品質,這種共同的品質在不同的時代中又導致了不同的結果。這自然就會引發讀者的深思。

司馬遷通過《史記》要表達的是社會秩序中的“義”

第一位刺客叫曹沫,齊桓公和魯莊公正在外交會盟的時候,曹沫突然用匕首挾持齊桓公,請他把侵佔魯國的領地還給魯國。齊桓公為了脫身暫時應允,曹沫立刻收回匕首,這是俠客的信義。可齊桓公翻臉不認賬,這就是信義失效。最後是齊國的管仲給齊桓公獻策,齊魯雙方才談好條件。

司馬遷通過《史記》要表達的是社會秩序中的“義”

第二個刺客叫專諸,是吳國人。當時,吳王不想把王位傳給公子光,而想傳位給更有能力的季札。專諸是公子光的家臣,也是知己,他們倆定下君子承諾、互相扶持。最後,專諸幫助公子光刺殺了吳王。

司馬遷通過《史記》要表達的是社會秩序中的“義”

第三位刺客叫豫讓,他是晉國卿大夫智瑤的家臣。智瑤被殺,豫讓歷盡千辛萬苦為智瑤報仇,沒有成功,最後只好向敵人要來他的衣服,砍了三劍之後自殺了。豫讓死後,他的敵人都在為他而哭泣。

司馬遷通過《史記》要表達的是社會秩序中的“義”

第四位刺客叫聶正,他為他的知己嚴仲子殺死了對頭,自知無法逃脫,又不願連累姐姐,就自毀容貌,切腹自殺。他的姐姐認出屍體,倒地痛哭,最後死在聶正身旁。據說著名的古樂曲《廣陵散》的靈感就來自聶正的故事。

司馬遷通過《史記》要表達的是社會秩序中的“義”

最後一位刺客是荊軻,他綜合了前面幾位刺客的形象,是一位大智大勇,能判斷天下局勢,能擔當天下責任的俠士。荊軻要去刺殺秦王的時候,高漸離和太子丹在易水河畔送他。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悲壯的畫面了。荊軻的刺殺行動失敗了。秦滅六國後,秦王聽說高漸離擊築太好了,就請他來王宮擊築,事先命人把高漸離的眼睛弄瞎,以防高漸離行刺。沒想到,高漸離在築裡灌鉛,趁秦王聽曲正入迷時,向秦王的頭部猛砸,想殺死他,最終也失敗被殺。整個《刺客列傳》就以這樣撼人心魄的方式結束了。

士為知己者死,這句話在《刺客列傳》中反覆出現,是貫穿整個故事的精神內核。刺客的品質,就是在超越功利計算,在跟其他人的精神共鳴中,找到比自己更大的價值,然後用生命實現這個價值,趙明說,這個價值就是司馬遷所說的義。

司馬遷通過《史記》要表達的是社會秩序中的“義”

我認為,司馬遷選這5個人,不僅是因為這5個人是刺客的代表,而且有更周密的佈局。這5個人分別引出了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重要歷史節點。第一個刺客曹沫,是在孔子所說的“禮崩樂壞”的開端,他的故事帶出了春秋五霸的時代;第二個刺客專誅,是在孔子決意恢復周禮的時候,他的故事帶出了吳越之爭;第三個刺客豫讓,是在春秋即將結束的時候,引出了春秋戰國之際諸國的紛亂;第四個刺客聶正是在戰國開始的時候,戰國諸子紛紛登場;最後一個刺客荊軻登場的時候,已經是戰國的尾聲,秦國滅六國的最後時刻。

這5個人的故事,正好串起了從春秋開始到戰國結束,禮樂文明被帝國文明替代的大轉型的進程。所以,《刺客列傳》不僅是在寫刺客的品質,同時也寫出了在春秋戰國的歷史進程中,在失序的時代裡,這樣的精神品質逐漸消亡的過程。司馬遷最後說:這樣的精神品質不是虛妄的,應該成為後人行事的參照系,永遠被銘記。

司馬遷努力發掘刺客的精神品質,難道不正是因為在他所生活的時代裡,這樣的人很可能已經不能存在了嗎?到了漢武帝的時候,刺客不再有,遊俠不再有,連能夠有獨立精神的儒家的士也可能不再有了。司馬遷只好用自己的人生踐行這種精神品質。

司馬遷通過《史記》要表達的是社會秩序中的“義”

《報任安書》

司馬遷是太史令,這是一個普通工作,很多人都做過,但是司馬把這種工作變成了一種使命。這一部分來自他對父親的崇拜,還有歷史、傳統、家世給他的不得不承擔的命運。在這個使命面前,其他的一切都沒有那麼重要。司馬遷因為李陵事件遭遇宮刑,忍受了巨大的痛苦和巨大的恥辱。出獄後,好友任安給他寫了一封信,這封信沒有留下,據推測,大意是勸他走出陰影,放下個人恩怨,懷揣家國情懷,擔當天下責任。司馬遷當時沒有回信,他的回信《報任安書》寫在任安因為太子巫蠱事件即將被處以極刑的時候,可以說,這封信其實是借回答任安來闡述自己的志向。司馬遷在信中說,自己天資一般,能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此生足矣。之所以扛著奇恥大辱活著,就是為了完成《史記》。可以說,司馬遷為《史記》而生,為《史記》而死,《史記》完成,就等於他實現了自己生命的意義。

我們都聽過司馬遷的那句話,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如何鑑別泰山與鴻毛?司馬遷的回答是:用之所趨異也。生命的意義和尊嚴來自生命意志的自我決斷,這就是刺客精神品質在司馬遷心中的迴響。

司馬遷通過《史記》要表達的是社會秩序中的“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