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到底还能活多长时间?不,是看你生活的质量

今天的门诊,一个年轻的糖尿病患者连着追问了我好几次,

“孙医生,我得了这个病,还能活多长时间?”

我惊异于他的想法,和他沟通了一会,确认他心理上没有问题,深感他医学知识的贫乏,也自觉医学科普做的还非常不够。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这是世界范围内,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升高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疾病。慢性病的意思就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需要持续的医疗照顾,就说明糖尿病的生命不会在短期内结束。

现在的医学如此发达,人均寿命都在增加,目前我国的人均寿命为77岁,而第一位使用胰岛素的艾兰思她在90多年前使用刚发现的胰岛素治疗,寿命都达到了70多岁,而且还是因为心脏病去世的。所以得了糖尿病并不一定会影响寿命。

事实上,在长期保持血糖相对平稳的状态下,生活、工作、生育等都是不受影响的,更不用说寿命,基本都能够达到正常人群的平均寿命。

得了糖尿病,到底还能活多长时间?不,是看你生活的质量

但是我们的生活不仅要看我们活了多长时间,我们要看自己的生命的质量。用一句更正能量的话来说,就是不要看你生命的长度,你要努力延伸你生命的深度和宽度。

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可能也会活到很久,但是生活质量却不一定会好。因为每年都有一些老人,眼睛看不见了,偏瘫、卧床,不能进食,却依靠着现在现今的医学手段延续着生命。我曾经听过很多老人再说,“你说,我怎么还不死呢?这样一天天的活着受罪!”

“血糖高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当血糖控制很差时,会出现眼睛、肾脏、神经、血管等的病变,导致视力下降、尿毒症、末梢神经病变等等病变,会感觉非常痛苦。

统计学数据表明,如果血糖控制较差,发生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如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较非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几率要高50%,而且出现的也比较早。这部分病人如果出现了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即使生命在延续,特别是合并微血管疾病的病人,当视力较差,肢端坏疽等的时候,生活质量相对也是较差。

得了糖尿病,到底还能活多长时间?不,是看你生活的质量

对于急性并发症来说,积极治疗能够很快的纠正代谢紊乱状态,严重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低血糖症等都有导致死亡的可能。但是以目前的治疗水平,病死率较以前明显降低。

我们收治的最年轻的一位糖尿病合并心梗的患者才28岁,出现猝死。用一些人的说法,是“哎呀,没有受罪!”但是痛苦留给了父母和亲人。慢性并发症的死亡原因大都是心脑血管疾病,一般年龄都较大才会出现,出现急性卒中导致猝死的非常少,很多人是在病床上苟延残喘,痛苦的走过人生的最后一段历程。这个时候,回首人生,才会感慨生命的美好的短暂,才会了解痛苦的时刻是多么的漫长。

好好控制血糖,正确认识疾病状态,才是对待糖尿病的最好态度。

得了糖尿病,到底还能活多长时间?不,是看你生活的质量

年轻的糖尿病人群患病因素是你不良的生活习惯,你是不是经常大吃大喝不运动,经常饮酒,压力过大,体重过高,这些,都是糖尿病的高发原因。如果你存在这些问题,那么诊断为糖尿病对你来说不是一件坏事。因为这相当于一个警钟,让你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脱离出来,从此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血糖、血压、血脂、体重等等恢复在正常范围,那么你诊断为糖尿病以后的10年将会比你没有诊断的10年要健康许多。

得了糖尿病,到底还能活多长时间?不,是看你生活的质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