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兵临成都,蜀汉尚有十余万军队,刘禅为何不战而降?

蜀汉景耀六年十月,邓艾率领三万精兵,绕过剑阁天险,偷渡阴平小道,直抵成都城下。此时的蜀汉政权尚有十余万军队,可是后主刘禅却放弃抵抗,派侍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驸马都尉邓良等人携带印绶,向邓艾递上降表。邓艾抵达成都后,刘禅“率太子诸王及群臣六十余人面缚舆榇诣军门”,至此蜀汉彻底灭亡。

此时,姜维率军据守剑阁,成都尚有数万兵马,双方如能里应外合,是有可能歼灭邓艾这支孤军的。可是,刘禅在诸葛瞻战败后,居然放弃抵抗,选择投降。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位大臣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就是谯周!按照史书的记载,刘禅“用光禄大夫谯周策,降于艾”。

邓艾兵临成都,蜀汉尚有十余万军队,刘禅为何不战而降?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邓艾偷渡阴平,占领江油等地的消息传来,“百姓扰扰,皆迸山野,不可禁制”。刘禅立即召集群臣,商量对策。有人提议“蜀之与吴,本为和国,宜可奔吴”;还有人为人“ 为南中七郡,阻险斗绝,易以自守,宜可奔南”。这时候谯周站了出来,驳斥了这两种说法。

“自古已来,无寄他国为天子者也,今若入吴,固当臣服。且政理不殊,则大能吞小,此数之自然也。由此言之,则魏能并吴,吴不能并魏明矣。等为小称臣,孰与为大,再辱之耻,何与一辱?且若欲奔南,则当早为之计,然后可果;今大敌以近,祸败将及,群小之心,无一可保?恐发足之日,其变不测,何至南之有乎!”

邓艾兵临成都,蜀汉尚有十余万军队,刘禅为何不战而降?

谯周的意思是说,如果降吴,那就等于向吴称臣,魏国将来必然会灭掉吴国,到时候又向魏国称臣,“再辱之耻,何与一辱”;如果奔向南方,难保人心叵测,如果发生不测,则悔之晚矣。谯周能言善辩,按照他的意思,只有投降一条路可走,“众人无以易周之理”。

谯周身为蜀汉大臣,为何却劝自己的皇帝投降呢?其实,谯周不是一个人,他代表着蜀汉政权中的一个政治集团!刘备称帝时,蜀汉政权分为三个政治集团,地位最高的是荆州集团,他们是刘备称帝的班底,以丞相诸葛亮为首。其次是东州集团,他们原是为刘焉父子效力,后归降刘备的,以吴懿、李严等人为代表。

邓艾兵临成都,蜀汉尚有十余万军队,刘禅为何不战而降?

第三个就是益州集团,他们虽然人数众多,而且是当地土著,但却在蜀汉政权中地位最低,谯周就属于这一政治集团。早在刘焉父子统治益州期间,益州集团就表示不服,屡次起兵反抗,刘备入川后,采取重用荆州集团,团结东州集团,压制益州集团的政策,更加引起了益州土著的不满。

比如说,蜀汉政权的高官,几乎全部由荆州、东州集团的人士担任,益州人士只能担任郡守这样的地方官。这自然会引起益州集团的不满,在刘备统治时期,就不断发生反抗、叛乱事件,比如说彭羕、黄元等人。反叛失败后,益州集团的人士仍然散播蜀汉国运不长的谣言,因为只有推翻蜀汉政权,他们能“翻身”做主人。邓艾到来时,诸葛瞻等人战死,主战将领悉数在外,益州集团充斥朝中,刘禅已经无法掌控局面。

参考资料:1.《三国志》;2.《资治通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