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德:中西醫協同的中國經驗值得全球推廣

在各地治療新冠肺炎患者的過程中,中醫藥發揮出了特色優勢,同時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近日,人民網·人民好醫生客戶端邀請第二批國家援助湖北中醫醫療隊隊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專家組副組長、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張忠德做客直播間,分享了中醫藥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積極作用。


1月24日除夕,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張忠德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高級專家組成員馳援武漢,在疫情一線積極開展病患救治工作。在救治過程中,張忠德及其團隊收集和研究患者的臨床表現以及中醫藥診療效果,並與專家團隊共同討論,集合形成治療方案。同時,張忠德還作為國家衛健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診療方案》起草組副組長,參與了第一版至第七版診療方案的制定。

中西醫救治“組合拳”,是“中國戰疫”最重要的方案之一

張忠德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家多次強調堅持中西醫結合治療,多地推動中醫藥及時介入診療全過程,中西醫結合救治的“組合拳”成為中國戰疫方案獨特優勢,進一步提高了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率及治療效果,也獲得了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病毒無國界,希望把我國的防控經驗向國際社會推廣,幫助其他國家戰勝疫情。”

張忠德:中西醫協同的中國經驗值得全球推廣

張忠德認為,中醫藥診療方案對於普通輕症患者症狀有緩解,如發熱、疲倦、胃腸道症狀,以及咳嗽,胸悶氣喘等症狀。對於重症患者的治療,中醫藥診療方案能夠改善劇烈咳嗽、呼吸困難、發燒、胃腸道等表現,穩定患者生命體徵。此次疫情防控當中,中醫藥在臨床療效方面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將會助推我國中醫藥發展。中西醫協同、優勢互補的中國治療方案,也將為世界各個地區抗擊疫情提供寶貴的經驗信息。

傳承經典古方理念,中醫藥配方臨床治療效果良好

作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制定的重要參與者,張忠德指出,在新冠肺炎治療過程中,中醫藥方有其獨特的組方特色。目前使用比較多的是根據清肺排毒湯、麻杏石甘湯、麻杏苡甘湯、達原飲,五味消毒飲、炙甘草湯、附子理中湯等中藥基礎方組合形成的藥物,在治療過程中發揮了良好功效。

他說,例如麻杏石甘湯的組合,具有宣肺平喘止咳的療效,蒼朮、藿香、檳榔這一類的藥物,配合方中諸藥可以發揮理氣祛溼作用,以利於清肅肺氣。

張忠德:中西醫協同的中國經驗值得全球推廣

自第三版到第七版診療方案,杏仁、人參、檳榔等藥材多次出現其中,張忠德講解到,新冠肺炎從中醫角度來說屬於寒溼疫,“疫毒溼邪”是外因,體質虛弱與痰溼內阻是內因,所以在藥材選取方面就比較有針對性。

他舉例說,“杏仁”的特點是入肺經,是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常用藥物。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很容易出現氣虛甚至陽虛症狀;“人參”的主要作用在於補氣,達到扶正驅邪的作用。“檳榔”的主要作用在於行氣,新冠肺炎患者容易出現中焦氣結,藥方中加入檳榔可以“破氣”,達到祛溼行氣的效果。

張忠德表示,目前在疫情防控方面仍不能掉以輕心,建議大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酗酒,不暴飲暴食,合理作息,適當運動,以增強自身體質,預防病毒侵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