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不起,正在毁掉你的孩子

爸妈进化论(ID:bmjhlc)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被家长有意无意的灌输一些争强好胜的心理。


比赛要拿第一……


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这次考试第几名……?

家长的焦虑,造就了孩子的“输不起”

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面对孩子的失败或成绩不理想,就表现出一种失望。

无形中让孩子从小就产生一种观念:我必须赢,坚决不能输!

一位四年级的学生小杰,曾连续三年担任班长。对自己向来严格要求,也在同学中树立了威信。

输不起,正在毁掉你的孩子

竞选班长失败后,小杰因接受不了打击在家一直闷闷不乐,也不愿去上学。选择了转校,而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休学一年。

这件事不得不让我们反思,赢真的那么重要吗?

教育专家曾说过:那些从小就输不起的孩子,将来也赢不了。

“输”本身没有错,但“输不起”却成了伤害孩子心灵的一把锋刃的刀。


01

输不起的孩子

赢不了的人生


浙江一高考生,因高考成绩不比班上几位要好的同学,担心被取笑心理极度不平衡。

利用三位同学身份证号码,使用手机登录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将好友的高考志愿偷偷篡改。

所幸的是,好友及时发现,省招办也立即将其志愿恢复。而这位高考生,被警方拘留了10天。

因为输不起的心里作祟,将自己送进了拘留所。

如此得不偿失的幼稚行为,自毁了美好前程。

如果孩子抱有非赢不可的心态,输不起,将来只会输的更惨。

前几年一则新闻,16岁的芝加哥少年安德鲁,因为一次考试成绩差而产生自杀念头。当安德鲁在四处寻找父亲的手枪时,被吓坏的母亲报了警。

母亲只是想请求警方安抚儿子的情绪,可他母亲没想到,警方派出了突击队、狙击手来到她家。

谈判小组原本是试图劝孩子放下武器。但安德鲁情绪激动,用手枪砸破了窗户玻璃,还拿枪指向了谈判人员。

狙击手听到枪响声,此时出于职业的敏锐判断,扣动了板机直接将他击毙致当场死亡。令人惋惜的是,孩子仅仅是因为情绪激动导致开枪。结果被警方误杀。

因为成绩差,输不起,阴差阳错断送了宝贵的一生。

与其在无法挽回的痛苦中悔恨不已,不如趁早教会孩子正确的看待每一次的输,输得起的孩子,将来一定赢得漂亮。


02

输得起,你就赢了

吴尊的女儿neinei三岁开始学芭蕾,为了孩子第一次的亚洲比赛,没日没夜的苦练。

她曾告诉爸爸,她很想赢。可是最后她输了,neinei哭的很伤心,爸爸看到女儿哭泣,也流泪了。

输不起,正在毁掉你的孩子

比赛虽然输了,但我们却看到了一个正面教导且温暖可爱的爸爸。

深以为然,孩子比赛输后,我们应该予以正面的引导和鼓励,让孩子更有勇气战胜人生中的一次次失败。

朋友的侄儿范宇今年上初二,因数学成绩优异,上学期被老师选为班里代表参加奥数竞赛。为了取得好成绩,范宇做足了功课。

到了考试那天进入考场便感到格外紧张,结果发挥失误。最终连试卷都没做完。

回到家,低声细语的跟爸爸说自己考试失误的事。看着孩子一脸的沮丧,爸爸没有责怪于他,轻轻拍了他的肩膀说:“一次比赛证明不了什么,只要下次克服比赛的怯场的毛病就行了。”

孩子非常感谢爸爸的理解,后来也克服了胆怯的弱点。

当孩子比赛输的时候,更需要家长的鼓励与理解。

这样孩子不仅收获了父母的关心和包容,还养成了面对挫折积极乐观的心态。

世上没有常胜将军,孩子也不可能一直赢。

不过分追求完美的父母,才能让孩子正确的面对输赢。

输不起,正在毁掉你的孩子


03

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输赢观

是父母的必修课

从儿童心理学来看,合理适度的好胜心其实是特别正常的也是对健康有益的。但孩子过于好胜而变得输不起或影响到社交了,就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强烈的想赢,背后的需求其实是一种内心缺乏对自我价值的认可,而孩子早期的自我价值来源于父母。

我们努力不是为了赢谁,而是做更好的自己。


1、允许孩子试错

如果孩子争强好胜,什么都想赢,处处都想表现自己。那么,孩子参赛越多,失败的几率就越大。输与赢,是正常的结果。相比输赢,更应该关注过程中带来的乐趣与收获。

杨澜在创办阳光卫视失败以后,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在输的起的时候输一次,也没什么。无论你处在哪个阶段,其实都有输得起的资本。”

告诉孩子,不要怕输,怕输的后果就是常输。允许给自己试错的机会。


2、与孩子共情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因输而感到的不快、失望,并给予适当的鼓励。

孩子面对输的时候平静陪伴,允许孩子适度发泄。并可以借此讲述自己也曾有过的失败经历,同样也会很难过。

但是没关系,输了这一次,还有下一次。鼓励孩子勇敢面对。体验过输的失落感,才会认识失败是生活的一部分。


3、给孩子讲述成功人物的故事

爱迪生发明电灯泡,曾试过一千多种材料做灯丝。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最后发现钨丝是最合适的。也才有全人类现在的光明。

有人说过,但凡有作为的人,无一幸免都输在了无数的起点。

磨难与失败导致了他们今天的成功。

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告诉我们,输比赢,更有利于成长。


4、在游戏中培养输得起的品质

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没有人能只赢不输。培养孩子认输而不服输的品质,在游戏中既享受了赢的喜悦,也能经受输的考验。

面对赢局时不得意忘形,面对输局也不灰心。

上周末,孩子爸与女儿一起玩扑克,女儿最喜欢玩“争上游”,因为这样打牌可以三个人参与,输赢也不在一个人身上。

跟女儿玩牌,爸爸很少会让着她,不会故意让她赢。目的就是为了女儿要有输得起的品质。

如果父母出于爱让孩子只去体会赢的乐趣,当孩子遇到挫折和挑战就会表现得非常脆弱。

在游戏中输的起的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较量中也会输的起。


5、不拿孩子跟别家孩子比较

停止给孩子灌输竞争意识,平时不要动不动就说:“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优秀……”“你比不上谁谁谁”之类的话,父母不拿孩子比较,孩子自然就不容易滋生过度竞争之心。

失败乃成功之母!面对人生中的考题,一次次的挑战。有赢有输是一种常态:赢的时候不骄傲,输的时候也坦然。


把赢当老师,与输做朋友。

美国诗人惠蒂尔说过:“从不获胜的人很少失败,从不攀登的人很少跌倒。”

想赢就不要怕输,想收获人生的辉煌,就不要怕失败的打击。只要你输得起,就一定有重新来过的机会。

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输不起。

愿每位孩子,都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胜败输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