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是否会引发毕业生疯狂挤进体制内的潮流?

小单财经简评


必然的,且不说没有疫情都会削尖脑袋去考公务员,公务员每年都是热门,对于一般人虽然难考,但是学霸多啊!我身边就有毕业进了银行体制,发现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样,决定考公务员,边上班边考,事实证明,这些“别人家的孩子”,即便工作了学习能力仍然可以恢复到在校的状态,也确实很佩服。最终对比之后,还是选择公务员的铁饭碗工作,虽说没有绝对的铁饭碗,但是一般体制单位除非你犯错了,一般不会主动开除你的。

体制内的好处多多:

1、体制最大的优点就是稳定。 虽说体制不能给人长期的安全感,但短期的稳定还是有的。在企业里,老板说的算,一言不合可以让你走人。很多在企业里工作的女性生孩子前会很默契地找老板辞职。

2、婚姻市场的青睐。 无论男生女生,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体制的身份在婚姻市场上一直就是香饽饽,长辈们的首选。体制身份能让你自带光环。可以忽略你外在因素,包括长相、家庭背景,这个光环非常受用,受益无穷。

3、时间保障。 公务员并不是一个混吃等死的工作,也不是喝茶看报过一天的工作。那些喝茶看报的大部分是还有一两年就退休的老同志,对于年轻人,体制依然是个挥洒汗水的地方。

2020年874万高校毕业生究竟何去何从,不得不说这届应届生运气整体差了一点,碰到了疫情期,并且正好是笔试、面试、入职的关口,学生开学一拖再拖,各种全国考试都暂停,显然在家的毕业生心理压力巨大,不知道疫情结束招聘市场又是什么形势,很让人揪心。


闪亮金星


我个人觉得不会。本人省属事业单位,硕士,前不久相亲,遇到一个大专刚刚毕业的,女护士,第一次见面就结束了,因为我说自己月薪4000。女方觉得都2020年了,身为男人,居然还没有过万!

可见,好多年轻人依旧不认可体制内工作,因为薪酬原因。

补充一下吧,看到很多人阅读了我的答案。我虽然收入一般,但确实是正式编制的,公开招聘,笔试面试第一。目前专业技术岗。至于收入,我是农村长大的,父母爷爷奶奶都是农民出身,我这一辈至少不需要靠天吃饭了。

我再补充一下吧,有人私聊我问的一些问题。

我觉得我改为职场领域认证得了,大家这么好奇。我本来只想专心分享动漫。因为白天工作,不想下班也想着工作,哈哈。

我们家都是农民,我咋学习的,好多村沟子的孩子,学习也都不错,不过我的研究生同学里面,除了我,确实没有农村人。

此外,我父亲在人生35之前都是农民,不过后来自学考了成人本科,靠自己捡破烂和种地的钱,交的学费。然后有资格报考,考的小学教师,正式编制的,现在是小学校长,快退休了。他非常严格,导致我现在不在他身边,也从来不会6点以后起床。

至于我考体制内,靠关系?这个真没关系。家里省政府没有人,我们家连乡政府里面都没亲戚。而且我本科同时考的研究生和公务员(国考),也都成功了,然后选择读研了(提醒国考的朋友,如果考上了不去,需要写申请信,不要忽略了)。我白天学习研究生,晚上准备公务员。累出来了颈椎病。

任何考试,你只需要精通技艺层面的东西,基本就能超越很多人。但是很多人妄图精通思维层面,其实那是精英才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无论考研或者公务员考试,把“考试技术”磨炼好就可以了。

我的电子工资条,不知道为啥三月份涨了一点,喜极而泣!




唐哩咯糖


大家好,我是子骞职说。我的观点是:肯定会,而且都不用疫情过后,现在就已经开始显现出来了。论据如下:

1.实际情况证明会发生。

就拿我们单位来说,我们单位是一家大型国企,往年通常在三月底开始春招,然后校招开始的时候才有人陆续打电话咨询,但是今年从三月初就不断有人开始咨询了,有孩子父母、也有本人自咨询的,咨询的问题概括一下主要有两个:1.今年贵公司还有招聘计划么,是否会缩减招聘计划;2.贵公司今年的招聘大概什么时候开始,是否会有校园宣讲会。可以预料今年我们单位的招聘计划绝对没有问题,甚至可以优中选优,虽然之前也是。

2.大数据告诉你会发生。

如果说我们单位是个例不能完全说明问题,那么请看两组大数据,用数据来论证我的观点。

  • 智联招聘发布的《2019年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选报告》。《报告》显示,在毕业后希望工作的大学生中,意向就业企业类型的排序依次为国企、政府/事业单位、外企、私企、自主创业、NGO(非政府组织)。跟2018年相比,国企超越外企跃居第一,占比达到26.4%,成为大学生最希望工作的企业类型,同时国企、政府/事业单位占据了意向就业的前两位,两者占比超过5成。这足以说明今年的毕业生对于国企、政府/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工作的青睐度将进一步提升。
  • 202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去年的11月28日,2020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2020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874万人,同比增加约40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就业基数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进入国企国企、政府/事业单位等体制内的毕业生人数势必也会增加。

3.国家政策引导让发生。

当然除去大学生自己本身的倾向性外,国家、地方出台的积极政策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主要有:

  • 扩大重点领域招聘,尤其是中小学教师招聘。这一政策将直接充实教育、医疗等体制内行业,教师、医护人员队伍将进一步壮大。
  • 引导基层就业,扩大选拔选调生,三支一扶计划。这一点就不用说,直接针对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尤其是基层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更为明显。
  • 更大力度鼓励毕业生参军入伍。这一点可能很容易忽略,但是反而这个政策各方面的待遇更为丰厚,国家对于保家卫国的军人们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既然疫情仍未过去,竞争如此激烈,同时就业形势又较为严峻,那么子骞建议:

1.高校毕业生提前准备,及时关注招聘信息,充分利用国家、地方出台的就业政策,积极就业、主动就业,同时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篮子里,并非非要进入体制内工作,现在优秀的民营企业也数不胜数,就看你自己怎么选择了。相信优秀的你一定为自己的求职之路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2.目前有工作的同胞们建议最好不要轻易辞职,今年的就业形势、就业压力大家都可以看得到,难道还要去趟这趟浑水?当然如果确要辞职,请先找好落脚点,切记裸辞,这是极为不成熟的做法。

3.目前处于失业中的同胞们

。也不用过于担心,国家、地方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来支持大家就业,同时求职中的你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及时关注相关招聘信息,学会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别问我你有啥优势哈,我不会告诉你,工作经历、证书等都算)积极为自己赢得机会。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我们需要这样的战略,但不需要这样的战术。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这才是正解。祝愿2020年的每位同胞们都能找到满意的雇主,开始自己崭新的工作篇章。


我是 ,专注人力资源管理,聚焦职场分析,如果觉得我的回答还不错欢迎点赞+关注。如果你有职场困惑,问答收益、认证也欢迎联系我。你们的子骞一直与大家同在。


子骞职说


这几乎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说一个我身边的例子。

我的朋友在商场里做服装批发,他们店原本有2个工人,现在正常上班的只有一个了,另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上班,朋友通知他等通知。因为现在生意实在很差,他说要不是去年年底交了房租,今年就不敢了,歇业回家,等明年再看。现在就算亏十多万把铺面转租出去也没人要。同时商场里出现了好多转租的贴纸,很多平时有七八个人上班的铺面,现在最多也只是安排两人上班。老板都做不下去了,员工怎能不失业呢?

相信这样的情况在其他地方都有。

一是经济受疫情影响下行压力较大,就业问题突出,二是今年毕业人数增加较大,待业人数较多。那么公考热则是必然的(虽然公考一直很热)。

其实也不必过度紧张,各项政策都在落实当中。已经工作的能不辞职的尽量不要辞职,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还在待业的降低一下求职标准,稳定下来,积攒实力;准备公考的认真备考,毕竟今年编制岗位扩大了好多,虽然考的人数多了,但是岗位也增多了,水涨船高,不必太担心!


道无至尽


先举一个例子。某单位群里,薪酬HR发了一条信息,本月工资迟发。群里抱怨一片,没过十分钟,HR经理发信息,本月工资不迟发,且提前发,还多发2000元福利费用于购买防疫用品。这就是某国企。

相反,一些民企私企,特别是中小企业,更特别是服务产业的小企业,员工非常焦虑,工资能不能发还是次要的,工作还在不在才是更担心的。

很多家长哀叹,还是让孩子进体制内保险,以后有个风吹草动,还是金饭碗捧着踏实。

这个心态真实不?

真实。

心态,决定行动吗?

决定。

结论:

没有疫情以前,2019年度毕业生就业意愿指数,公务员第一,央企第二。体制内,特别是优质体制内单位依然是最热门的地方。有的好单位,报名比例达到4000:1,也就是说,4000个优质大学生争一个岗位。说明,疫情之前,体制内依然是就业热门。

那么,疫情之后,这个热度只会升不会减。

第一,人们发现,求稳与求财,可以并重了。以前觉得体制内只是稳定,财不够,现在发现体制内,既稳定,钱又多。

第二,人们不差钱了,独生子女,父母这么有钱,早晚都是自己的,自己为何这么辛苦,不差钱,就求安逸呗,体制内又热一把。

第三,疫情如同烈火炼真金。体制内单位的稳定,在疫情期间,得到彰显。工资照发,不上班也有福利,上班的有补贴,值班的有奖励。各级上司还会争先恐后去慰问,一线作业人员得到充分尊重,得到广泛宣传表扬。然而,中小企业呢,撑不下去关闭,撑得下去的呢,不是停发工资,就是减发工资,甚至降低社保缴费基数。

综上,一是疫情之前,体制内就业本来就是热门。二是随着人们收入增多,追求稳定的意愿更加强烈。三是疫情期间的,更加凸显体制内的优越性。基本可以判断,疫情之后的就业市场,体制内就业意愿更加强烈。


职场火锅


会,我可以斩钉截铁地下结论。此次疫情过后,毕业生挤进体制内的潮流将会比以往更加的疯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

一、从历史趋势看,近几年公务员招录比率呈上升趋势,显示出进入体制的竞争趋向激烈。2016年,全国报考公务员审核通过128万人,最终招收比率为46.1比1;2017年,全国报考公务员审核通过133.8万人,最终招收比率为49比1;2018年,全国报考公务员审核通过165.9万人,最终招收比率为58比1;报名人数不断上升,招收比率继续扩大,显示出今年公务员考试的疯狂和激烈。

二、当下疫情状况是我国内愈来愈向好和国外愈来愈失控形成鲜明的对比。今天报道疫情是国内本土新增仅4人,其余均为输入型病例,而国外确诊新增11616。国外越来越严重的病情,逼使毕业生将更多的就业目光转移到国内,造成国内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加,这部份新增的就业压力同样会转嫁到体制之内。

三、此次疫情之中,停工停学对体制内外人员造成影响的差异,将吸引更大部分毕业生涌向体制之内。一方面,体制之内是工资待遇不变,职业稳定,各项防控措施圆满到位;另一方面,体制之外停工失业,复工艰难,困难重重。国家强有力的保障对任何人的吸引力都是无穷的。

四、疫情冲击之下,国内中小微企业哀鸿一片,破产收缩成为中小微企业的常态,裁员降薪造成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大企业的扩展同样也受很大的影响,这种情况对于比往年更大数量的毕业生就业来说,雪上加霜还不足以形容,只会比想像中更加可怕的多。使得转向体制内的意愿会更为迫切

疫情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的压力会共同造就今年进入体制的疯狂。个人认为,今年毕业生挤进体制内的潮流之疯狂会出乎许多人的意外。

以上是个人观点,大家可以留言讨论,谢谢!


微风来袭天转凉


很高兴说几点,说说自身体会,在下是事业单位工作,属于体制内一种。

1,疫情期间,国家发布的工作待遇要求,我们单位都全部认真执行,没出现克扣情况。

2,和私营企业比起来,待遇真的很一般,在下坐标湖南中部一地级城市,每月工资4500

3,疫情抗击期间,新闻报道很多企业困难,甚至倒闭,工人失业在家,相对来说,体制内不存在这种情况,每月社保养老等五险一金都按规章制度执行。

4,工作强度没有体制外工作人员看到的那么轻松,现在体制内的改革已经深入,所有岗位都是很忙的,只是相对而言,心理压力小一些,认真做事,把事做好

最后,补充一句,不管时代怎么变换,总不会亏待认真做事的人,选择干某一行只是开始,坚持干好某一行才是日常


我来自桃源


我认为,今年毕业生报考体制内单位,十分可能出现“疯”的景象。想考的,需要尽快做好充分准备。

个人理解,原因主要有三条:

第一,要听家长话。

今年的毕业生,共同参与了一场百年不见的全国性战“疫”行动,耳闻目睹各行各业穷以应对与困难处境,应该已经对就业形势大体有了一个自我判断。

目前为止很多人仍然在家中,与父母朝夕相处;每一个人正常进行观察分析,都知道在今年这种情况下,体制内的任何一家单位,保障上都强于绝大多数体制外单位。

年轻人有理想当然好,但家长会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同时出于对未来机遇不确定性的天然厌恶心理,肯定地告诉孩子,这种时候什么单位最保险。

孩子会有自己的想法,但也十分清楚,父母不会误导自己。所以,今年的毕业生就业单位的选择,将取决于家长的意见;而家长的意见,就是体制内单位最靠谱。

第二,要看民企“胃”。

绝大多数民营企业,今年面临的压力巨大,既受演变为“全球性流行疾病”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冲击,还有金融市场剧烈震荡的迭加影响。

尤其中小企业,能够挺过三个月已经相当不错,如果再挺下去,不知道资金是否能够接续。那么,出于自身压力,现实也是理性的选择,就是首先保证企业生存、老员工就业。

我经营的影城,也会这样做。如果使用毕业生,虽然他们可能对待遇的要求不高,但我们既要付出培训成本,还要承担客源减少,但人力成本上升带来的经营风险。

与其如此,还不如在经营困难时期,适当提高老员工待遇,让他们身兼多职,而不是去培养和储备新员工。

我相信,这个特定时期,传统行业中小企业都会这样,不再采取扩张型经营策略了。活下去,才是王道。所以,民营企业的“胃”,已经盛不下那么多人。

大型民企也好,外企也罢,在这场灾难袭击面前,没有哪一家能够幸免于难。他们强于中小企业的,无非就是能熬得久些。即使可以吸纳,又能够接收多少毕业生呢?

溢出的,总得有地方流。那么就往同一道门里面“挤”吧。

第三,要跟政策走。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每年国家都认真安排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今年的特殊形势,使得人们更加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

国家已将“稳就业”放到突出位置来考虑。今年的就业大军中,874万(比去年多40万)高校毕业生,除去大约305万人考研、100万人报考公务员,还有470万毕业生。

前不久,国家出台了2020届毕业生就业政策“十二条”。其中“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提出五个方面,排在第一的渠道,就是鼓励毕业生到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就业;第二个渠道,就是扩大重点领域的招聘。

关于第二个渠道,还特别强调,鼓励各地扩大重点领域招聘,着重点出“中小学教师,尤其是急需老师的高中和幼儿园的招聘;同时落实应届公费师范生全部入编入岗。”

我认为,这既是推进教育兴国战略的长久之计,其实更是帮助今年毕业生就业的解燃眉之急!所以,我们应该珍惜国家给予的机会。

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看到“疯”的一幕!

以上个人的分析,供大家参考。


职场转型者


【职场大手笔】给你不一样的解答:

这次疫情,可以说是影响较为深远,其中,对就业的选择影响也是很大的。

大家可以看到,很企业和私营业主,在疫情期间,有的根本无法正常开业,有的发员工工资都成为了沉重负担,甚至还有的公司申请破产。

但对于体制来说,这是一个“旱涝保收”的地方,工资虽然不是最高,但还是有保障的。所以,疫情过后,估计会引发毕业生疯狂挤进体制内的潮流。

一、体制的相对稳定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工资福利,会吸引来很多应届历届毕业生。

目前,体制比较吸引人的地方,主要有几点:

国有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员工人均收入,一般来说,会高于当地人均工资,有的机关单位,还有车补等补助,福利相对较好。

体制内相对稳定,有的还俗称“铁饭碗”,只要不违法乱纪,你就能干到退休,退休后养老金还还算丰厚;

在体制内,社会地位相对较高,容易让人尊敬,办理子女入学等其它方面,还是有一定的便利的;

国家法定假日有保障,除了双休日和法定节日,还有公休,加起来,假期也不少。而且还是带薪休假。如果是探亲假,有的地方一年还可以报销一次往返车票,那也是很让人羡慕的。

二、预测今年的就业形势,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可以说,受疫情的影响,很多企业今年的招工将会收缩,在就业岗位相对减少的情况下,大量的毕业生将会选择进入体制,今年的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的报名人数,将会比往年多得多,竞争也将会十分激烈。

但是,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

如果你想进入体制,如果想报考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现在就要早做准备,及时购买相关学习资料来看了。只要你比别人多努力一点,你的成功上岸率就会比别人多一些。

—— END ——

· 欢迎关注【职场大手笔】,分享写作经验,传授职场高招,让你工作游刃有余、增添亮色。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职场大手笔


你这话说的,就算没有疫情,也会有无数毕业生往体制内挤,公务员和事业编相对于没有关系没有背景的人来说,是公平的,而且待遇也很不错。

连考四年,年年落榜,只为考进体制内

小凯大学专科毕业,进了县城里的一家大企业,很会办事,也勤快,就成了老板的秘书,工资每个月8000块钱,虽然工资不错,但小凯总感觉自己在私企,不稳定,万一哪天破产了,该怎么办?

于是他每年都参加公务员事业编考试,连续靠了四年都没考上,终于在2019年成功上岸,成了一名公务员。

体制内真的那么好吗

体制内的优点。

一、工作时间固定。早八晚四,朝九晚五,法定节假日正常休息,不需要总加班,女性怀孕不怕被辞退,还可以申请带薪休假一年照顾孩子。

二、请假休假相对宽松。例如有事想请假半天或者一天,不会扣工资,每年按照工龄享受5天到15天工作日的休假。

三、各项保险待遇完善。普通公务员公积金账户一个月基本能存入1000元以上的公积金,在私企一般会按照最低杠缴纳,在购房贷款时用公积金也比较划算。

四、退休待遇较高。一般企业人员养老保险缴纳比例都较低,但是机关单位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工资是在岗工资的80%以上。

五、不用担心失业。如果一旦成为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人员,基本上可以安心干到退休,只要不犯违纪性问题,一般的普通干部也不会涉及违纪问题。

体制内的缺点:

一、生活比较单调乏味。正因为工作的安稳和循规蹈矩导致工作热情会下降,有时甚至觉得失去人生追求和目标,偶尔会羡慕在大城市拼搏的同学或朋友。

二、工资虽然稳定但是仅够温饱。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工资常年稳定不变,基本零增长,每次增长以200到500元的标准,印象里距离上次涨工资已经好几年。

三、人际关系较为复杂。和企业相比,机关单位不需要考虑销售业绩,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无非就是谁的工作多做点,谁的活少干点,所以少干活就成为机关里最重要的竞争目标,再就是谁能提拔,谁能获得相对多一点的好处,所以才有机关人际关系复杂的说法,因为需要通过拉拢关系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些人想获得好处,自然会侵犯到他人的利益。

这次疫情期间,私企员工没有工资,没人关怀,公务员事业编工资和补贴照发,体制内的确是很多人向往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