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政已經是很明顯地偏向趙姨娘了,為何在賈府引不起眾人公憤?

詩綠鳳細講紅樓夢


賈政對趙姨娘哪裡有那麼多的偏疼,如果賈政真的偏疼趙姨娘,那麼王熙鳳怎麼敢當面指責趙姨娘!

正因為賈政沒有給趙姨娘足夠的特權,所以趙姨娘在榮國府才沒有地位,才讓許多下人都踩她一腳。怎麼會引起公憤。

第一,賈政私底下寵愛趙姨娘。

賈政也就是到趙姨娘房中歇息而已,連趙姨娘求賈政把彩霞給賈環,賈政都不答應。所以趙姨娘在賈政那裡得不到更多的特權。

趙姨娘給人的感覺是著三不著兩,沒有什麼心眼,是一個愚蠢的姨娘。

第二,賈政遵循妻妾的規矩。

賈政不像有些當家人,被姨娘衝昏了頭腦,提拔姨娘,打壓原配。賈政給王夫人足夠的尊重,當賈政和王夫人商議家務時,趙姨娘只有站在地下伺候的份。

如果趙姨娘威脅到王夫人,王夫人的鐵血手段能饒了她?

賈政給妻子王夫人足夠的尊重,讓王夫人主理榮國府。趙姨娘雖然有兒有女,但是賈政也沒有讓她出頭露臉。

趙姨娘連小戲子都打不過,連小丫頭都敢罵趙姨娘“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誰還會嫉妒趙姨娘呢?

第三,探春說出了趙姨娘沒引起公憤的原因。

探春說:“那些小丫頭子們原是些頑意兒,喜歡呢,和他說說笑笑,不喜歡便可以不理他。便他不好了,也如同貓兒狗兒抓咬了一下子,可恕就恕,不恕時也只該叫了管家媳婦們去說給他去責罰,何苦自己不尊重,大吆小喝失了體統”。

探春的思想代表了賈府主子的思想,趙姨娘說穿了不過是賈政的一個玩意,她得寵與否跟王夫人等主子沒有多大的關係。哪有人和貓兒、狗兒爭寵的道理。

趙姨娘再得寵,也就是貓兒、狗兒般的寵物,她這輩子都不會成為榮國府的夫人。也就是半個奴才罷了。哪個主子會和奴才爭寵呢?

當然了,如果你自降身價,和貓兒、狗兒爭寵,也沒有人管你。千金難買你樂意。

賈府裡的人都是什麼人?那都是人精,都有十萬個心眼子。因此沒有主子對趙姨娘羨慕嫉妒恨,趙姨娘沒有引起公憤。只是賈府人時不時地拿趙姨娘開涮,有什麼事都拿趙姨娘頂包。探春管家時,探春生氣了哭了一陣,那些管家媳婦就說是趙姨娘惹的。

趙姨娘雖然經常遭到眾人責難和詆譭,但奇怪的是,趙姨娘這堵破牆就就屹立不倒。不是趙姨娘有多強大,而是趙姨娘在王夫人面前有多無能、多愚蠢。王夫人看透了趙姨娘無論怎麼鬧騰都跳不出自己的五指山。


潤楊的紅樓筆記


謝敬!

賈政已經是很明顯地偏向趙姨娘了,為什麼不引起眾怒,這就是司空見慣不驚乎,必然不爭議,更不會引起眾怒 ?究其根本原因主要的還是封建社會,可允許娶他個三妻四妾,至於說對小老婆專寵也是情理之中的,更何況趙姨娘的資格不差王夫人呢?你給賈政生倆孩子,我趙姨娘也不差氣呢?!


在賈府,還是在皇家,歷朝歷代,母以子為貴頻頻皆是,那是王夫人還在,若是王夫人不在了,那趙姨娘肯定是高堂霸座,威風凜凜!那個豪橫勁兒就更塵囂甚上了,所以說,這裡的明媒正娶很重要,當大家都認可了的,適應了的,基本上都不會出啥大亂子 ,

再有,賈政在府裡,可算是個正常人了,整天在外面辛辛苦苦的作事,並且他在賈府也算是高等人物了,

從各方面來講,也算是個有權威的人呢,我們看到,好像賈府的外場都是他來運作,都是以他為核心的,除了年老的賈母,就是他了 ,感覺他還是能震得住的,隱隱的感到有他在賈府,心理就踏實,可能賈府的眾人都有跟我一樣的感覺!所以就沒有眾怒趙姨娘的了!



(謝悟空!謝閱)!

(偉大名著!不敢造次!娛樂便好)!敬請指正!🙏!



轉運中的幸福


我們來說說賈府的人為什麼要對趙姨娘引起公憤。

首先,趙姨娘雖然是賈政的妾,又為賈政生了一兒一女,然而,趙姨娘在賈府地位低下,賈府主子,幾乎沒有人能瞧得起她,王熙鳳拿正眼也不瞧她一眼,還動不動就訓斥趙姨娘。至於王夫人,更是高高在上,她的地位尊貴,根本不會把趙姨娘不放在眼裡。

其次,趙姨娘身為半個主子,雖有賈政的寵愛,卻毫無自尊,常常不顧身份,自找沒趣,找探春鬧事,又和丫鬟們打架,不斷滋生是非,連下人們也不把她放在眼裡,又有誰會對這樣的一個人引起公憤呢?

第三,趙姨娘不斷滋事生非是有底氣的。她為賈政生了一兒一女,在封建大家庭裡,作為妾,生不出一男半女,是毫無說話的資格的。這一點,周姨娘就是例子,周姨娘在賈府幾乎就是一個不存在。趙姨娘就因為生了一兒一女,不斷生事給自己謀取地位,他和馬道婆設計謀害寶玉和熙鳳,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爭奪地位和家產,然而這個事情是暗地裡謀劃的,賈政和賈府其他人都不知情,所以她能夠瞞天過海,若這件事落實了,依王夫人的手腕,必置之於死地,除去這個心頭之恨,賈政即使再偏向趙姨娘也救不了她,這就不僅僅是引起公憤那麼簡單了。

第四,趙姨娘是探春的母親。探春在賈府四姐妹當中,也是一個不好惹的角色,連王熙鳳也要懼他三分。打狗還要看主人,賈府的其他主人也只能對趙姨娘客客氣氣。

再從賈政對趙姨娘的感情上來說,賈政顯然更喜歡趙姨娘,經常夜宿趙姨娘處,比起王夫人,賈政和趙姨娘之間的關係更為親密一些。在封建男權社會,即便是王夫人的身份地位至高無上,她也要絕對服從丈夫,況且王夫人還要維護自己賢妻的名聲,就連他心愛的寶貝寶玉捱打,快要打死了,王夫人也只是說,打死寶玉事小,氣壞了老爺的身子事大。所以說,王夫人雖然最恨趙姨娘,但是她也沒有辦法。除了王夫人,誰又敢對賈政公然起憤呢?

再者,賈政偏向趙姨娘,僅僅是個人感情而已,封建社會豪門家庭,有權有勢的男人哪個不是三妻四妾,寵妾之事司空見慣,毫不奇怪,他偏向趙姨娘,也不是任趙姨娘胡作非為,身為封建大家庭的家長,他很注意分寸,不至於到“寵妾滅妻”的程度,又有誰會引起公憤呢?

以上僅是一家之言,歡迎評論交流,期待關注給贊!






清潔的紅醋栗


《紅樓夢》的那個時代,男人是可以三妻四妾的。後院妻妾成群,男子比較喜歡其中的一個,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只要不是寵妾滅妻,外人是沒資格說三道四的。

賈政是榮國府的實際當家人,他的事情,唯有賈母能管一二。賈政比較喜歡趙姨娘,夜間在趙姨娘房裡過夜,這是賈政的自由,賈母沒必要去管。賈政與正妻王夫人已育一女兩兒,足以證明賈政沒有辜負王夫人。而且平時府裡的大事,賈政也只與王夫人商量,賈政沒有對王夫人做錯什麼事情。賈母管不著。



賈政後院女眷只有王夫人、周姨娘、趙姨娘。賈政偏向趙姨娘,有意見或者說是憤怒的是王夫人和周姨娘。周姨娘無兒無女,即使再不甘心,也無可奈何,只能安靜度過自己的餘生。王夫人肯定不甘心。可她為人少言寡語又木納,加上年紀又大了,她再努力,也爭不來賈政的歡心。所以平日只知齋唸佛,任由賈政喜歡趙姨娘。

趙姨娘為人比較粗俗,常因一點小事就吵吵鬧鬧,不依不饒,有失身份。這些小打小鬧,也沒有危害到榮國府的利益,最終也只是說她的人品有問題,可這關別人什麼事呢?有人會說她下咒給寶玉和鳳姐,想要他們姐弟倆的命,這是事實,但是沒有人知道是她做的呀,所以引起公憤什麼的就不可能了。


chen清英雅秀


賈政偏向趙姨娘什麼了?趙姨娘出身卑微,在加上她行事說話著三不著兩,連賈府裡有體面的奴才也比她混的好!

假如說賈政偏向趙姨娘,王夫人,尤其是鳳姐就不敢對她任意呼斥,鳳姐訓趙姨娘就像訓兒訓孫子,趙姨娘在鳳姐面前連做人的一點尊嚴都沒有。

正月間不上學,賈環與寶釵、香菱、鶯兒趕圍棋作耍,賈環輸了錢混賴,正巧寶玉也來梨香院玩,寶玉見了訓了幾句讓他去別處玩。賈環一回家,趙姨娘見他垂頭喪氣,因問:又是哪裡墊了踹窩來了?

可見賈環是經常墊踹窩!

賈環說:同寶姐姐玩,鶯兒欺負我,賴我的錢,寶玉哥哥攆我來了。

趙姨娘啐道:誰叫你上高臺盤去了?下流沒臉的東西,哪裡玩不得?誰叫你跑了去討沒意思?

正說著,可巧鳳姐從窗外過聽見了,隔窗說道:大正月又怎麼了?環兄弟小孩子家,一半點錯了,你只教導他,說這些淡話作什麼?憑他怎麼去,還有太太老爺管他呢,就大口啐他!他現是主子,不好了橫豎有教導他的人,與你什麼相干!環兄弟出來跟我玩去!

鳳姐把賈環與趙姨娘截然分開,一個是主子,一個是奴才。

鳳姐又罵賈環被這些人教的

歪心邪意,狐媚子霸道。

不光是王夫人鳳姐作踐趙姨娘,連芳官這樣的小丫頭也不把趙姨娘放在眼裡。賈環見茉莉粉好想問寶玉要一些給彩雲,結果被芳官換成薔薇硝,趙姨娘在藕官乾孃夏婆子挑唆下,來怡紅院鬧。

結果自取其辱,被藕官蕊官葵官豆官四個小戲子頂住廝打不開。芳官更是直接說: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幾。

可見賈府主子奴才上下人等,都還是把趙姨娘當奴才看待!

拋開地位不說,別的地方也看不出賈政有什麼偏向趙姨娘的地方。趙姨娘過的很拮据,每月就是領著自己和賈環的四兩銀子份例錢,還有丫頭們的幾吊錢,那賈環也不是個省事的,這點錢也只能緊著花!

有一個情節是馬道婆見趙姨娘做鞋,就問趙姨娘要兩塊碎緞子做鞋面,趙姨娘嘆道:你瞧瞧那裡頭,哪一塊是成樣的?有成樣的也到不了我這裡來!

好東西是到不了趙姨娘這裡來!

要說賈政多數在趙姨娘房中宿歇,算是偏向也不對。趙姨娘是妾,服侍賈政睡覺是她份內的事。趙姨娘年輕漂亮,人的天性,不愛年輕漂亮的,非要跟老樹皮呆一起?


尋桂子


《紅樓夢》裡的賈政所生活的時代,是封建社會,那時娶妻子,要門當戶對,三媒六聘,而妾則沒有這些要求,往往是買賣來的。

王夫人與賈政門當戶對,是賈政明媒正娶的妻子。而趙姨娘是窮人家女兒,也許是賈政買來做妾,或者是丫鬟收了房,成了妾。

王夫人比趙姨娘的身份、地位都高。王夫人是主人,管理家務事,而趙姨娘是賈政的玩物,是比丫鬟地位稍高點的奴才,要伺候賈政夫婦,還常可能被辱罵。



比如24回裡,賈環故意推翻燈,熱燈油燙傷寶玉,王夫人罵賈環不夠,還要叫來趙姨娘責罵。趙姨娘不敢說什麼,還要幫助給寶玉收拾。

不只是王夫人,所有賈家的子女、明媒正娶的媳婦、趙姨娘生的孩子都是主子,趙姨娘是奴才,比他們身份地位都低。

比如20回裡,賈環與寶釵的丫鬟耍惱了,趙姨娘罵了幾句賈環,王熙鳳聽見,責罵說環兄弟是小孩子,錯了趙姨娘可以教導,再者憑他怎麼去,有太太老爺管他呢,趙姨娘不能大口啐他。因為“他是主子,不好了,橫豎有教導他的人,與你什麼相干?”並把賈環叫走玩去了。趙姨娘不敢出聲。

而且趙姨娘生的孩子,要認王夫人做母親,認王夫人孃家兄弟為舅家,而趙姨娘兄弟只是奴才。

第54回,王熙鳳生病,賈探春和李紈代理家務,趙姨娘的弟弟去世了,按老姨娘的慣例,給了24兩銀子。但襲人母親去世給了40兩銀子。趙姨娘不平,找賈探春理論,抱怨探春不拉扯她。

李紈好意勸解說探測心裡想拉扯,嘴裡說不出。探春生氣說“誰家姑娘拉扯奴才來著?”表面她是主子,趙姨娘是奴才。並且說趙姨娘的好歹,與她不相干。

趙姨娘不知趣,說太太好,而探春刻薄,撿高枝飛,舅舅死還不多給銀子。探春回懟:她舅舅剛升了九省都檢點(王夫人哥哥),怎麼跑出來個趙國基(趙姨娘兄弟)是她舅舅。

賈政喜歡年輕的趙姨娘伺候,兩人在一起時寵她。而當著家人的面,賈政對趙姨娘冷麵無情。25回裡,馬道婆用紙人扎針,讓寶玉不省人事,趙姨娘說準備後事,遭賈母責罵,賈政也慌忙喝退趙姨娘,毫不給顏面。



再者,清朝延續明朝規定“妻在,以妾為妻者,杖九十,並改正。”所以只要王夫人在,賈政再寵趙姨娘,趙姨娘也不可能身份升級,成為妻子。而且即使王夫人不在了,趙姨娘也不會被扶正,因為一是賈政50多歲了,再娶妻的幾率小,二是即便再娶,也會娶門當戶對的女子。

趙姨娘就像得寵的雞,怎麼也飛不到枝頭做鳳凰,成不了主人。

不是主人,就沒有權勢,就對賈府人造不成危險。

一個無足輕重的人,是引發不了他人的公憤。


青綠讀書


賈政對於偏向趙姨娘的這種態度,沒有引起公憤其實原因很多。

1、賈政寵愛趙姨娘並不明顯

他的偏向,只限於自己和趙姨娘的感情之內,包括每天與趙姨娘歇息。這是一種夫妻恩愛的表現,但是在古代也屬於正常現象,大多數男子都會更偏向居住在小老婆屋子。因為小老婆沒什麼文化,規矩也少,相對大家閨秀那些方正體面的表現,喜歡小老婆很正常。

2、趙姨娘地位沒有特別明顯改變。

賈寶玉去王夫人那邊,賈政和王夫人坐屋子裡,丫鬟在廊下,打門簾的是趙姨娘。即使是小老婆,她還是伺候人的角色,雖然有自己的奴才,但是並沒有僭越應有的位份。在王夫人面前還是奴才樣子。

3、趙姨娘只是蠢,為人比較直接蠻橫,並沒有高超的手段。

和芳官等小丫頭廝打在一起,其實已經很不莊重了,賈府那些人都是以貴族身份自居,或者以伺候貴族為體面,沒有誰會在意她這種低級下流的行為,只會覺得討人厭還不至於引起公憤。頂多就是丫鬟之間不喜歡。更低級的丫鬟討厭她而已。

另外,她做法陷害寶玉和王熙鳳的事情,大家根本不知道是她。而且賈政也懷疑不到她頭上,所以在事情沒爆發之前,也不會有人公憤。

4、礙著探春的面子

賈探春是小輩裡面賈府較為出色的女孩子,做事妥帖大方,又善於理事,為人也頗受歡迎。所以就是趙姨娘再噁心人,畢竟是探春親媽,大家也為了探春的面子禮讓她三分。

5、引起公憤需要各種因素,需要趙姨娘的確做很多壞事才能觸發。

小說裡她的行為就是想要在某些地方行使半個主子的主人權力,而且比較低級,還算不上引起公憤,頂多就是討人嫌。

另外,她畢竟為賈府生養了一兒一女,在子嗣上也算有所貢獻,上層領導對她比較滿意,至於那些不上臺面的行為,領導只會認為都是丫鬟,也不會和她計較。

以上,所以並沒有引起公憤。


白玉為堂金作馬


首先,最核心的原因是趙姨娘在賈府不具備主導奪權的能力。這一原因使得賈府裡的大人物們的態度就成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賈母、王夫人等就給了賈政這個面子。第一、王夫人作為管家的,王熙鳳也是自己家的人,所以她不著急;第二、賈家的未來都放在寶玉的身上,賈環實在是上不了檯面。

其次,在賈府引不起公憤這個說法還是太給趙姨娘面子了。趙姨娘所依仗的有賈政的寵愛,探春和賈環兩個孩子的母親身份。但即使是這樣,賈環和趙姨娘作出事情來也讓他們倆吃盡了虧,見不得人;探春根本就是不想認她這個娘,連芳官等人都不給趙姨娘這個面子。

最後,賈府的上下的人也就在對待趙姨娘的態度上形成了一個平衡的狀態。既不至於太讓她過不去,在賈府的地位也不會有太大的起色。其實,僅憑他們勾結馬道婆害寶玉,賈環差點弄瞎寶玉的眼睛,如果抓住不放的話就夠趙姨娘娘倆喝一壺了,他們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遠。

所以,賈政已經很明顯地偏向趙姨娘,賈府上下的人在對待趙姨娘的態度上才形成了一個平衡的狀態,但改變不了她的最終命運走向。





秋陽讀線裝經典


趙姨娘只是一個奴才、一個弱者,踩她的價值都沒有。

無論賈政怎樣偏袒、寵愛趙姨娘,也消磨不了趙姨娘與生俱來的階級烙印:奴才。無論怎樣的好奴才也只是供主子驅使的工具,就像鳳姐說的,“憑他是什麼好奴才,到底錯不過這個禮去。”這個“禮”就是封建禮法、封建等級——主子奴才之間不可逾越的鴻溝。趙姨娘雖得賈政青目,但終究不過因她比王夫人有幾分姿色、幾分野趣、幾分天真爛漫使得賈政案牘勞形之餘可放鬆身心罷了。說到底,賈政也並未把她引為知己、靈魂伴侶,因此也並不能給她實質性的利益比如管理權或錢物,她每月還是二兩銀子的月錢,還要受鳳姐拖欠、盤剝。25回設計謀害寶鳳二人,許諾馬道婆的幾百兩銀子就寫了欠契500兩,可見其經濟上的窘迫。賈政再偏向她,她還不得給寶玉打簾子,做奴才的份內事麼?

政治上更無地位。鳳姐、王夫人、賈母這幾位主子都疾言厲色罵過她,她只有忍氣吞聲。自己親生的閨女探春也聲聲叫她“奴才”,連她自己十分看不起的戲子芳官也呼她“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己。”從主子到奴才沒有誰把趙姨娘當回事。

引起公憤的多是有地位、有影響力或很作了壞事的人,趙姨娘卑賤得還夠不上公憤的份量,一個幾乎低到塵埃裡的奴才,誰還跟她過不去呢?況且有些人還多少看著探春的面子,有點投鼠忌器的心裡,不給趙姨娘太過難堪,比如平兒。


玄真子桑


在中國古代社會中,男人納妾是一種極為平常的社會現象。《紅樓夢》裡賈家從老一輩人中的賈代善起,到小輩的賈珠都納過妾,說明在賈府這樣的世家中納妾是一種普便的現象。

趙姨娘是賈政的的妾,她出身低微,心胸狹窄,賈府所有人都討厭她,賈母從來沒有把她當兒媳婦看待過,王夫人更是瞧不起她,就連她的親生女兒也以她為恥。即使賈府人都不待見她,賈政卻很寵愛她,有時甚至明顯偏向她。比如賈政很少去王夫人房裡過夜,每次外出回來後都在趙姨娘房裡過夜,根本不顧王夫人的感受。還有寶玉被夢魘,差點丟掉性命,這也拜託趙姨娘所賜,甚至當著老太太面,不顧犯大忌,提出要給寶玉準備衣服送他上路,惹的賈母大怒,恨不得扒了趙姨娘的皮,賈政卻只讓她出去,輕而易舉躲過了這場禍災。賈政為什麼這麼維護和寵愛她呢?這還得從王夫人和賈政的夫妻關係說起,表面上二人相敬如賓,相互尊重,但她們之間卻沒有愛情。賈政和王夫人的婚姻是四大家族間利益聯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樣的婚姻何談有感情。何況,二人性格也不適合,賈政表面道學,骨子裡卻和寶玉一樣“起初天性也是個詩酒放誕之人”是個“假正經”。而王夫人是一個“和木頭似的”,沉默寡言,清心寡慾,整日“吃齋唸佛”的女人。賈政怎能喜歡她呢?賈政需要的是一個年輕貌美,有情趣的女人,而王夫人年老色衰,伺候老公的權利都讓給了趙姨娘,這是王夫人之痛。趙姨娘自然會補位上位,能滿足賈政一切需要 ,在趙姨娘面前賈政無拘無束,和趙姨娘相處輕鬆愉悅,同和王夫人相處有天壤之別。還有趙姨娘也為賈政生下了一子一女,母以子貴。儘管趙姨娘人人都厭煩她,但有作為一家之主賈政的寵愛和袒護,任何人也奈何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