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美公使伍廷芳,利用中美两国订立《中美公断专约》忽悠日本人


伍廷芳(1842~1922年)在中国近代史有着重要地位:第一家中文报纸《中外新报》的创办者,第一位在英国获得法律博士学位的中国人,第一位取得外国律师资格的华人……1907年,伍廷芳第二次出任驻美公使,留下许多让后人津津乐道的趣事。

驻美公使伍廷芳,利用中美两国订立《中美公断专约》忽悠日本人

伍廷芳担任驻美公使期间,交友甚广,其中,美国人朗维勒博士堪称他的“铁哥们”。

一次,朗维勒同伍廷芳谈到要创办一所学校,计划已有,可就是缺少资金。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伍廷芳很想助老朋友一臂之力,却也一时无法。天赐良机,有人自动送款上门。原来,1908年8月,纽约一家大报的记者,在法国巴黎巧遇香港一家报社的总编,两人一阵神侃,竟侃出了个“中美联盟”的主题。归国后,美国记者便将之刊登在报纸上。

事实上,中美缔约是真,中美联盟是假。1908年10月8日,中美两国订立《中美公断专约》,作为中国加入荷兰海牙国际和平组织的前提条件。1909年4月6日,伍廷芳、诺士分别代表中美两国政府互换《中美公断专约》文件。由于条约暂未公布,条约内容便成了各国列强臆测的对象。

驻美公使伍廷芳,利用中美两国订立《中美公断专约》忽悠日本人

此时恰逢日美两国关系紧张,盛传的“中美联盟”,让狐心多疑的日本人忧心忡忡,深恐中美联手,有害日本。日本政府密令驻美使馆设法打探,限期复命。

一天,朗维勒博士突然造访伍廷芳。原来,日本人得知朗维勒博士与伍廷芳过从甚密,便请他出面探听“中美联盟”的具体内容,并许诺如果任务完成,可奖给一大笔钱款。伍廷芳说:“其实,刚刚签订的中美条约里全都是很平常的事,只不过对其中的三条暂守秘密,将来也会宣布的。”说到这里,伍廷芳突然停顿了一会儿,笑眯眯地对朗维勒说道:“日本人托你经办此事,倒是你的运气。你去索要他十万美金,我把那三条秘密抽出,其余的全由你拿去。至于钱嘛,我是分文不取。”

朗维勒博士愕然地看着老朋友说道:“我不过是把情况告诉你,我并不想贪那日本人的钱。”伍廷芳面带幽默表情答道:“我们用那无关紧要的条约内容,去换取一笔有用的巨款,何乐而不为呢?你不是很想创办一所大学么。”听了伍廷芳的话,朗维勒茅塞顿开……

驻美公使伍廷芳,利用中美两国订立《中美公断专约》忽悠日本人

拿着朗维勒送来的“中美条约”,日本驻美公使考证再三,确认是真本,当即复命东京。当朗维勒提着十万美金来见伍廷芳时,两人相互捶打着,开怀大笑起来。不久,《中美公断专约》全文公布,日本驻美公使大呼“上当”。此刻的日本人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朗维勒博士筹建的大学却正凭借着日本人的“捐款”很快破土动工。

(林坚摘自《伍廷芳的外交生涯》团结出版社出版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