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自言自语?父母要跟孩子搭上话,了解“内部语言”3阶段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总是喜欢自言自语,有许多家长都会在内心犯嘀咕,“这孩子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其实各位家长不知道的是,孩子自言自语属于一个必须经历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孩子更加倾向于和自己“说话”,对于家长的话就会选择性地忽略。至于插不上孩子的话,各位家长还得需要从孩子的“内部语言”开始了解。

孩子喜欢自言自语?父母要跟孩子搭上话,了解“内部语言”3阶段

李女士在家里发现了一件比较“诡异”的事情,孩子经常会对着空气说一些莫名其妙的对话。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女士发现孩子对着空气说话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有的时候还会对着一些物品说话,家里人还以为孩子着了什么道。

但有一次,李女士带着孩子去妇幼保健院做检查的时候,无意说出孩子的这个行为。经过医生的解释,李女士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孩子自言自语这个行为并不是什么“着了道”,其实就是孩子3-4岁时经历的一个语言过渡期,家长们正常看待就好。



一、当孩子遇到哪些情况,会逐渐形成自言自语的习惯?

01不被父母理解的时候

当孩子觉得和父母交流并不能得到尊重和理解的时候,他们就会停止和父母交流,但大脑的语言系统正在发育又渴望和别人交流,怎么办呢?孩子们就会转移到其他目标,也就是除了父母以外的任何东西和物品。

孩子喜欢自言自语?父母要跟孩子搭上话,了解“内部语言”3阶段

02害怕被父母责骂的时候

如果与父母交流的时候,孩子得到的都是父母激动的情绪和辱骂,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恐惧感。这种恐惧感会让孩子不敢再去和不想再去和父母交流,从而将语言目标转到其他方向。

03玩游戏的时候喜欢自言自语

在玩游戏的时候,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思路,孩子都会在脑子里形成一个方向,通过语言来加深这种记忆。自言自语在这里更偏向是一种提醒的意味,让孩子能够更加直观地提醒自己应该如何去做。

孩子喜欢自言自语?父母要跟孩子搭上话,了解“内部语言”3阶段

孩子自言自语的习惯一般会随着年龄增加、大脑的发育完善而逐渐消失。家长们不用刻意去提醒或者改正孩子的这个习惯,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多了解一下孩子的“内部语言”。



二、“内部语言”有3个阶段

什么是“内部语言”?这是一种以自问自答或者不出声音只在内心回答的“语言活动”。这个语言的目的不是为了表达和交流,而是为了支持自我的思维。

孩子形成“内部语言”有3个阶段:

第一阶段(7岁之前的孩子)

孩子们自言自语的行为,就是在第一阶段。处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内心同化的能力还没有发育出来,这就导致了一些内心活动全部都要说出来。通过说出来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活动。例如,这个阶段的孩子会经常地说出一些描述心情的词语。

孩子喜欢自言自语?父母要跟孩子搭上话,了解“内部语言”3阶段

第二阶段(青少年)

这是由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的过渡阶段。这个时期青少年们往往都是以“有外部表现的内部语言”。和第一阶段的孩子不同,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把自己的内心活动通过行动去表现出来。俗话说“开心写在脸上和动作上”这句话就是很好的描述了这个阶段孩子的内部语言。

孩子喜欢自言自语?父母要跟孩子搭上话,了解“内部语言”3阶段

第三阶段(成年后)

这个时候内部语言已经完全内化了。通常来说这个时候孩子的内部语言,父母已经不能够察觉了,它更加趋向于一种内部的心理活动。这个时候内部语言也就只有我们自己能够知道,同时也可以在心理和自己做一个交流。所以,成年人想要掩饰自己的内部语言是非常容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