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總交易額超過8000億 微信進一步鞏固其基礎設施地位

3月18日,騰訊公佈了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騰訊披露,2019年第四季度商業支付日均交易筆數超過10億,月活躍賬戶超過8億。而2019年微信小程序交易總額超過8000億元人民幣。

此外,騰訊還表示公司的戰略焦點是通過數字內容、線上及線下服務加強用戶連接,以及通過小程序、微信支付及企業微信等工具,深化與企業的連接。

這表明, 微信成為基礎設施,並且其基礎設施地位未來還將會得到進一步加強。

2016年,在第二屆深商大會上,馬化騰首次提出了"微信是信息基礎設施"的判斷。馬化騰表示,"從一定程度上講,微信是信息基礎設施。每天有大量信息流轉,現在的企業甚至不需要註冊域名、申請網站、申請託管空間,直接申請公眾號,公眾號裡面提供服務號。未來直接用小程序就可以建立高效的基於社交通信平臺的網站信息,企業就可以在上面跑起業務,也不需要開發很難推廣的APP。"

如果說當時馬化騰提出這一論斷可能會被認為是妄言,那麼三四年後的今天再看微信,人們會發現,馬化騰的判斷非常具有前瞻性。

從2011年推出以來,微信已經從一款IM社交工具,逐漸成為一個信息平臺。在公眾平臺、小程序、企業微信以及微信支付這四駕馬車的推動下,在成為"信息基礎設施"的道路上可以說是一騎絕塵,微信生態下的"四駕馬車",在與各個行業逐漸深度融合。

從營銷切入,微信公眾平臺沉澱龐大企業用戶

在推出微信一年半之後,騰訊於2012年8月推出微信公眾平臺,微信公眾平臺最初定位是一個媒體平臺,曾經使用過"媒體平臺"的名字。但推出之後,不少商家開始通過微信公眾平臺,以及微信會員管理系統展示商家微官網、微會員、微推送、微支付和微活動,進行營銷工作。

從營銷方向打開企業的缺口之後,微信開始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建立公眾號進行營銷及市場推廣工作,微信公眾平臺在企業中的影響力逐漸開始擴撒。

一年之後的2013年8月,微信升級了微信公眾平臺,推出了針對企業和政府組織機構的服務號,為企業和組織提供更強大的業務服務與用戶管理能力,主要偏向服務類交互。這使得微信在企業中的滲透進一步加強。

正如馬化騰所說,微信公眾平臺為企業提供服務號,讓企業不需要註冊域名、申請網站、申請託管空間,直接申請公眾號,微信公眾號的服務號逐漸代替網站,成為企業溝通和轉化客戶的重要工具。

馬化騰精準預言企業在小程序上跑業務

"微信公眾平臺"沉澱企業的工作,在2016年馬化騰提出"微信是信息基礎設施"時已經基本成型。而當時馬化騰的後半句,準確預言了企業在小程序上跑業務的場景,小程序在微信成為信息基礎設施路上起到的至關重要作用。

早在2018年,小程序上線兩年多時,已覆蓋超過200個細分行業。例如在電商領域,微信最近發佈的《2019小程序"買買買"報告》顯示,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小程序作為"買買買"的主要工具。 報告顯示,在2019年11月1日至11日期間,品牌自營類小程序訪問人次超過1億。而便利店、超市、生鮮果蔬三個垂直業態小程序的每天平均訪問人數同比去年增加了近1倍。

年度總交易額超過8000億 微信進一步鞏固其基礎設施地位

騰訊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小程序的日活數已超過 3 億。除了覆蓋各個商業領域,已經超過3億日活的小程序也逐漸進入更多領域,包括公共服務領域。騰訊在財報中稱,公司正在將部分垂直領域的小程序接入微信錢包,例如醫療保健、出行及智慧零售服務。

例如,廣州市公安局最近就推出一款名為"真你"的可信身份認證應用。該應用是微信小程序"網證CTID"新加載的一款全新功能,由廣州南沙可信身份認證示範基地聯合廣州市反詐中心創新研發,能夠為微信用戶提供檢驗聊天對象真實身份的"實名+實人"認證服務。

微信小程序在商業領域、公共服務乃至政府機構中越來越像一種基礎設施,提供底層設施與平臺,讓企業與政府組織機構在上面搭建功能,提升服務效率。

騰訊在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中表示,為了加強與企業的聯連接,騰訊提升了微信應用內的"搜一搜"及小程序直播功能,方便用戶發現商戶的小程序,並幫助商戶促進銷售轉化。2019年,小程序的日均交易筆數同比增長超過一倍,總交易額超過人民幣8000億元。

企業微信:從原生IM到企業級SaaS服務平臺

微信成為信息基礎設施的第三駕馬車是"企業微信"。

企業微信推出的三年裡,開通企業微信的企業越來越多。有媒體表示,企業微信與微信打通之後,就能夠實現企業和人的連接。這並不是簡單的替代企業內網OA,而是一個能夠打通企業、企業員工、供應商、供應商員工、最終用戶的產品。

企業微信正從"原生IM+輕OA"切入市場,正在逐漸成長為聯繫企業與專業SaaS服務的平臺。

從企業微信自身來說,目前企業微信開放了13類共231個API接口,有超過17000個合作伙伴,有超過450萬個系統被接入了企業微信。此外,依靠廣大的第三方SaaS供應商,企業微信的應用市場迅速豐富。截至2019年10月份,應用市場上已經有15000個自發接入的第三方應用。

企業微信2018年5月發佈的《2018智慧企業數據報告》顯示,中國500強企業裡已經有80%的企業開通企業微信。

疫情期間騰訊企業微信還是發揮其基礎設施功能幫助企業復工。騰訊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顯示,2020年春節之後,有數百萬企業使用企業微信恢復辦公。

騰訊2019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在2019年第四季度,騰訊的商業支付日均交易筆數超過10億,月活躍賬戶超過8億,月活躍商戶超過5,000萬。

相比公眾平臺、小程序與企業微信,微信支付讓"微信是信息基礎設施"更加名副其實。如果說前面三駕馬車讓微信在企業市場證明了自己,那麼微信支付則已經從企業市場走向更多領域。

2019年8月8日微信支付發佈的《2019"智慧36行"行業發展報告》顯示,在交通行業,微信支付已經在全國431個城市,覆蓋公交、地鐵、高速等八個交通場景;在旅遊行業,微信支付已覆蓋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景區;在教育行業,全國K12、高校、培訓機構接入微信支付數量超15萬所。

年度總交易額超過8000億 微信進一步鞏固其基礎設施地位

此外,在政務民生領域,目前全國範圍內已有23個省級區域的人社單位、27個省619個公安單位接入微信支付。15個省級區域支持通過微信支付繳納城鄉居民和靈活就業人員的醫保和養老保險,以公眾號、小程序、微信生活繳費、城市服務等工具和渠道,覆蓋6億多人群。微信線上預約、線下"智慧"繳費,讓近9億市民出入境手續辦理更暢快。

除了在公共交通、旅遊、教育及政務民生領域發力外,微信支付也在逐漸顯露出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設施的雛形。騰訊在2019年全年財報中表示,微信支付分有助於提高用戶購買意願及對商戶的忠誠度,可以讓信用紀錄良好的用戶在租用產品或服務時可免繳按金等。

年度總交易額超過8000億 微信進一步鞏固其基礎設施地位

三年前馬化騰的那句話,相信很多人也只是聽聽,並未當真,也可能認為只是馬化騰的夢想。三年後,當微信城市服務的看病就醫服務覆蓋30個省市,接入640家三級以上醫院時,馬化騰的夢想幾近實現了。

可以說,通過四駕馬車,微信已經成功打造了底層信息基礎設施,讓所有生態中所有的合作伙伴、所有的傳統企業、所有的政府部門基於"基礎設施"在提高效率,微信也成為了名符其實的"信息基礎設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