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后期有二十万雄兵,有长江天险为峙,为何仅四月就灭亡了?

孙先生-专属


陈寿写《三国志》,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对东吴很不待见,除了孙策早死,东吴的四个皇帝都被写的比较不堪。《三国演义》也保持了同样的态度,一提到江东,好多大人物都说是“鼠辈”,一脸的不屑。

东吴最后一任皇帝孙皓,被史书描写的也很是不堪。陈寿是这么说的:“皓之淫刑所滥,陨毙流黜者,盖不可胜数。是以群下人人惴恐,皆日日以冀,朝不谋夕。”这个孙皓在陈寿笔下,就是类似于商纣王一样的暴虐之君。那么,晋武帝司马炎挥师南下,吊民伐罪,摧枯拉朽不是很正常吗?

(晋武帝司马炎其实是一个好人)

其实孙皓当然没有那么好,可是也不会有陈寿说的那么糟糕。陈寿这么写东吴,是因为陈寿年轻时在蜀国,又是史学家,对东吴与蜀汉的恩怨情仇是清楚的。后来到了洛阳,当了晋朝的官,自然要把晋朝统一这事说的光明正义。作为反派,东吴孙皓就必须是“天下万恶于归焉”。

孙皓23岁被推举做皇帝,是因为他早有令名,风评很好,很多人说他像孙策。当时蜀汉已亡,东吴面对北方的军事压力急剧增加,东吴景皇帝孙休驾崩时才不到30岁,孩子都还小,国无长君,如何抵御强敌?于是,这皇位才落在了孙皓头上。

这孙皓在位头几年还是相当不错的,办了好几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比如他就把宫里的好多宫女都放回去让他们跟人婚配。这样一来,孙皓的名声就更好了。

在坐稳了皇位后,孙皓在一天上朝的时候突然把两个顾命大臣给杀了。事变发生的太过仓促,群臣都被孙皓的干练动作慑服。从此,权归孙皓。

孙皓要诛杀顾命大臣,必然不是孤身一人,相反,年轻气盛的孙皓团结了很多官三代、官四代的青年才俊。这成为孙皓执政的最大底牌,不仅保证了权力的顺利过渡,还将承担着实现孙皓一统华夏的战略构想。此时孙皓是东吴自从大帝孙权去世以后掌握实权最多的皇帝了。


(孙皓杀了很多人搞的人心背离)

孙皓被认为有孙策之资,所以,他也是要北上跟司马炎掰掰手腕,他曾经亲自带领军队北上攻打襄阳,还派遣东吴名将陶潢等人南下进攻交州。打襄阳的战争失利了,可是南方却打赢了。当孙皓想把陶潢调到南京的时候,南方的士众数千人上书请求留下陶潢。孙皓就同意了。结果,没过几年西晋大军就发动了进攻。

其实,西晋内部对于是不是要攻打东吴也发生了分歧,要不然也不会等到攻吴策划人羊祜都病死了还迟迟不出兵。可能是被孙皓的示威进攻吓住了,也可能是西晋水军还没有准备好,还可能是因为北方鲜卑族的捣乱,也可能是西晋王朝内部关于政治势力平衡的原因,总之,司马炎让贾充这个反对伐吴的太尉作为攻吴的总指挥,赢了是打贾充的脸,输了也是打贾充的脸。

孙皓方面呢,还在迷之自信,认为司马炎不会来打他。他这个人很迷信,凡事都喜欢占卜,而且都穿凿附会成自己将会统一华夏,既然天命在我,那么司马炎必败。结果,他不修战备,也没有像陆逊抵抗刘备时收缩战线。当西晋六路大军齐头并进的时候,东吴几乎是全线被动,长江沿线各处军力都不能调动,所谓千里江防,一触即溃。到后来,东吴可战之军只有丞相张悌的3万精锐。

孙皓最后还想搏一把,把陶潢的弟弟陶叡叫来了,让他带领南京临时组织的2万军队去迎击北方来敌。陶叡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战前演说,第二天当他从军帐里出来,发现军队跑的一个不剩。

孙皓哀叹,千里江防,不是城池不够坚固,不是粮草不够齐备,不是兵力不够精锐,而是没有人愿意去战斗了。此时,他身居建业宫中,被西晋大军围困,如果他选择拼死一战,都城里已经没有可信赖的兵将了。以孙皓往年的所作所为,几乎可以断定,西晋大军一旦攻城,不出几日,城中必有内乱,捉了孙皓献给晋军。

这是因为东吴的世家大族的势力过于强大,即使经过东吴四代皇帝的打压,依然是根深叶茂,打杀不尽。相反,出于对孙吴政权加强中央集权的反动,这些世家大族都选择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孙皓势力强大时,都隐忍蛰伏,当西晋大军一到,各种带路党层出不穷。孙皓的几个铁杆粉丝,实在无法支撑起团结东吴世家大族的重任。到最后,正是这些世家大族的背叛,才让东吴政权毁灭的悄无声息。

(西晋20万大军六路伐吴)

当孙皓投降后,东吴还有很多孙皓的军政心腹还在抵抗,孙皓因此写了很多劝降书给到各地的将军。陶潢接到书信后,号啕大哭好几天,然后才派人到洛阳去见司马炎。

所以,晋灭吴之所以如此顺利,用时四个月就告全功,其原因有:

其一,万事俱备。西晋灭吴前后准备18年,在司马昭时就有吞吴之计划,准备充分。孙皓却盲目乐观自信,对亡国征召不以为意。

其二,世家投敌。孙皓集权太过急切,惹翻了东吴世家大族,以至于没有再现赤壁之战时江东世家大族联合作战的精诚团结,只有孙氏一族在打仗,其他世家大族要么坐看成败,要么直接投敌。

其三,大势所趋。西晋国力、军力远胜东吴,吴军初战两场大败,从士卒到将军都产生了战争终将失败的预期,不肯再拼死力战。

其四,战略得当。西晋大军千里奔袭,直捣黄龙,将孙皓逼降,其余地方传檄而定。

其五,名将不在。东吴最后的成名将领已经不多了,镇守南方的陶潢算是一个。可是他最终等来的是孙皓的劝降书。

总之,西晋攻吴,就是有备打无备,东吴之灭亡也是大势所趋。其实,整个南朝,除了东晋与世家大族共享天下,延续了102年国运,其余的宋齐梁陈,其国祚都不长。这都是因为皇室随着人口增多,集权倾向加强,世家大族因此开始寻求另一个政治代言人。

东吴之灭,也是如此。与孙皓当然有关,却也不是必然,孙皓如今在史书上的形象,几乎可以肯定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摸黑。


而知而行的历史


晋吴战争是国与国之间的全面较量,最后交战仅用数月,然双方交战十余,期间的庙算才是决胜的关键。

泰始五年(269年)由于孙皓举兵北伐闹的中原不得安宁,司马炎开始调整全国军事部署,让智谋卓越的羊祜出镇襄阳经营荆州军事,卫瓘镇守青州,司马伷镇守徐州,王浑出镇豫州,智将陈骞代替名将石苞坐镇扬州。同时让南中将领霍弋派人入交州,支持交州官民起兵背叛吴国。在国家战略的层面上而言,司马炎从这时开始就已经决心灭吴。

其中荆州的羊祜准备做的最充足,期间屯粮可供军士十年之用,整顿官吏人心,对吴国边境做政治宣传,以不战屈兵的手法迫使吴人投降,对吴国边境步步蚕食。并为司马炎举荐名将王濬出镇巴东,在长江上游建造大战船,以备伐吴之用。

与此同时,吴名将陆抗在期间就已经上书吴主孙皓,劝其不要迷信长江天堑,对孙皓陈述十七条国防策略,因为十七条已失去记载,现今已没法知晓。可以知晓的是羊祜、陆抗都是懂得在国家战略层次思考的名将,他们两人对峙多年,只有过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战,然两军都没有正面交锋,更多时候是两人在国防战略上的思想交锋。


司马炎和羊祜很早就有伐吴的想法,准备也基本都做足了,司马炎受政治牵制才没下定决心,羊祜一方面受政敌影响,另一方面也是顾虑吴名将陆抗,陆抗自其父陆逊以来就经营荆州,对荆州的军事国防了如指掌,要在荆州攻破陆抗的防御非常困难,故羊祜决心伐吴是在陆抗病逝之后。

陆抗死后,孙皓开始忽略荆州备战,另一边是羊祜、王濬、王浑在边境积极备战,制造大船训练水军,吴军在长江作战已经逐渐失去优势。

在历史上攻破吴国的是王浑、王濬二将,但灭吴的首功历来是已经病逝的羊祜,因为羊祜在战前做足一切准备,晋军灭吴不过都是按照羊祜遗计执行。

他破解长江防线的战术是让益州部队水陆并进,一路攻破吴国沿江重镇,而荆州部队逼近江陵,豫州部队进攻夏口,徐、青、扬、兖各州军队压近下游,直逼吴国首都建业,即是今日的南京。部队沿着长江做疑军,多方齐进,让吴军虚实难料,不知道晋军究竟着重进攻什么地方,长江重镇除了被动挨打,孤军作战,没法有效联合防御,这时益州的主力水军顺流而下,直接可以瓦解长江防线。吴国国土沿江,没有前线后方之分,东西数千里,处处设防,战场广大,不能安息养精。

与此同时吴国还有一支主力长期逗留在交州,原来是交州战事陆续延续七八年之久,即便在吴国名将陶璜平定交州后,这支部队也不敢轻易调走,就怕交州复叛,所以到了吴国灭亡,陶璜这支部队都没来得及回援。

再加上孙皓为人好权威而多疑,跟臣子、将领的关系多不好,最后还中杜预离间计把镇守西陵的名将张政调走,给了王濬可以更轻易攻陷西陵的机会。此西陵正是陆逊昔日阻击刘备一年之久的战略重地,若有名将镇守,蜀地的军队又怎能短时间内攻破?


来很多人分析战争都是着重去谈战争的过程,而晋灭吴的重点在《孙子兵法》中提到的庙算,通过军队战斗力分析、政权状态分析、地形分析、战术分析得出两国的综合比较,单拿分析军队战斗力来讲,不单只是分析国家有多少兵力,部队战斗力是否强劲,还要分析这些部队现在的状态是不是可以作战,诸如对方将领、粮草、忠诚状态都会影响精锐部队的战斗力,这些部队被部署在什么位置,是不是有方法可以牵制敌人最精锐的部队不出现在主战场,折算下来,二十万部队中善战的可能只有十万,而对方主力没法有效出现在正确的战场,那么晋军所要面对的敌军主力可能就只有三四万,此消彼长,故王浑的部队很轻易击败了张悌的部队。

针对性制定出作战方针,羊祜为此准备了十余年之久,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战争不过是政治的延续,根据政治情况做出的全面分析往往才是两国决胜的关键,有时甚至不需要具体交战,通过运算就已经决出胜负,而晋灭吴不过是在羊祜的策略下走一个过程。

这就是《孙子》所说用兵的最高境界:“上兵伐谋”

当然,想计策的人厉害,负责执行的人也非常厉害,这时晋国有名将杜预、王濬、王浑、周浚这些名将,吴国名将凋零,名将陶璜远在交州,吾彦出身贫寒低微,官职不高,才能不受孙皓重视,吴国根本没有可以跟晋将针锋相对的人物。


尤其是王濬军势一路破竹,吴军望风而降,一路上根本没打什么硬仗,孙皓最后令张象组织的水战未战而溃,所有就连吴军最擅长的水战也没能发挥,最高明的打法就是故意让敌人连最擅长的优势都没法发挥。

正是:“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有些问题不仅需要看史书,还需要一定的古代军事理论才看的明白。


苏沉船


先谈长江天险。当时司马氏已占巴蜀,遏长江上游,自上击下则长江天险已失其效应,再者晋朝水军训练已久,规模已成,非赤壁鏖兵时曹氏仓促成军的水师可比。

再谈雄兵若干。因东吴军制较为特殊,二十万甲兵并非全由孙氏掌控。试举《三国志.魏志》卷二十八《邓艾传》所载艾奏司马师所言为例“孙权已没,大臣未附,吴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势,足以建命。”由此可知东吴军队实为孙氏与江南豪强如顾氏、陆氏等分掌,故兵甲虽众,不能同心协力,则不足抗敌于外。

谈及东吴君臣离心,则不得不归咎于孙皓的暴政,虐及官民。举一事为例。“皓爱妾或使人至市,劫夺百姓财物。司市中郎陈声,素皓幸臣也,恃皓宠遇,绳之以法。妾以愬皓。皓大怒。假他事烧锯,断声头,投其身于四望之下。”孙皓对据理之宠幸尚且如此,则其待群臣、百姓可知。东吴自孙权死后,本已权戚纷争,纲纪荡然,孙皓复益以淫虐,国势乃不可支,遂见灭亡。

综上,内外交侵,故东吴四月而亡,此诚所谓“国必先自伐而后人伐之”。

以上浅见,望方家斧正。


素履幽行


仔细回顾晋灭吴之战,我们会发现,东吴并不那么好打。

这场后人眼中摧枯拉朽、势如破竹的战争,依然可称为古代战争中的经典之作!

吴虽弱,不易灭

孙皓投降时,献上吴国图籍。计四州、四十三郡、五十二万三千户,军队二十三万!

灭亡时,仍有军二十三万!东吴并不好打。


长江天险+强力水师,若有良将,北方虽强,不易图之。

虽然说万里长江万里长,哪里都可以打,可是,真正在所必争的几个点就那么几个。这几个重镇都在长年的对峙中得到了强化,并不容易攻克。

在晋灭吴之前的八年,272年,东吴的“国之藩表”西陵守将步阐叛变投晋,名将羊祜、杨肇趁机率军攻吴。结果,被陆抗击败。

而后来的灭吴战争,也充分说明:东吴的重要据点防御严密,极难攻克!诚然,孙皓执政后,猜忌大臣,刑罚无度,但是,赤壁之战时,东吴多数臣子不也主张投降吗?如果东吴能牢牢把握要点,晋不打破平衡,东吴的人心涣散就很难爆发!晋就已然灭不了吴!

因此,多数晋臣都反对发起灭吴战争。

那么,为什么晋朝发起灭吴战争后,依然势如破竹,一举成功呢?

淮南开发,东吴核心区域压力陡增,顾此失彼。

晋灭吴,战争进行的时间很短,但准备的时间却很长。

早在灭蜀之前,司马懿就认为“广田积谷为兼并吴之计”、“灭贼之要,在于积谷”。他委派邓艾进行实地考察。邓艾也不辱使命,在《济河论》中提出了屯田淮南之计。他在淮南兴修水利、通漕运、屯田储粮。


尽管后来发生了淮南三叛,但是,淮南的经济依然得到了恢复。

而到了280年,距离邓艾开发已过去三十年,距离淮南三叛结束已过去二十多年,晋在淮南方向的经济力、战斗力已经大大增加!

淮南方向压力的增加,对东吴的国防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后来,陆抗极力建议增加西陵防务 ,东吴没有满足。这既有东吴君臣失策之处,也有下游直接威胁加大,东吴顾此失彼之因。

同时,在后来的灭吴战争中,淮南方向的力量是最强的!

双管齐下

在晋灭吴之前,历史并没有提供给司马炎们多少跨过长江天险的经验,一切都要自己摸索!

羊祜做了两件对灭吴至关重要的准备。

自从灭蜀后,长江之险似乎与吴已经“共有之”了,而且,万里长江,处处可渡。但若没有制水权,晋军行动将处处被动,补给困难。即使晋军渡过长江天险,也难以为继。


后来北周的名将贺若敦就曾经趁着南朝湘州投靠之机进入湖南,但以南朝水军击败北周水军,北周军在湖南根本站不住脚,只得退出。

因此,老羊在军事上和政治上做了两手准备。

1、军事上,在益州操练水师;2、政治上,收买吴人之心,并以“仁义”之礼与陆抗来往,树立“有德”形象。

历史证明,这两手准备,对后来的战争进程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计划泄露,千钧一发

羊祜死后,杜预接着积极准备。

准备时间长,有利有弊。


利,是准备得更充分;弊,是准备时间长了,动作太大,对方能知晓情报。

晋在益州打造战船,或许因为考虑不周,造船废料沿江而下,被东吴发现,汇报给了孙皓。

幸运的是,孙皓没有重视。否则,加强在三峡附近的军事部署,以当地的地形,晋即使有数倍的水师,恐怕也很难走出来。

孙皓没重视,但晋不能不重视呀!一旦对方反应过来,就麻烦了!

把握时机,立刻灭吴

从羊祜,到杜预,都极力主张尽快展开灭吴战争,但晋朝朝野一致反对,司马炎犹豫不决。



杜预在一份奏折中,提出了必须尽快行动,把握时机的建议!

现在我们的准备已经被敌人侦查到了!幸亏孙皓没有反应。可是,一旦孙皓醒悟,或者换了个领导人,他招揽人心,迁都武昌,加强沿江防御,那“晋虽有百万,无能为也”!

要打,就要快打,不然准备就白准备了!

五竖一横,全面开花

司马炎下定灭吴决心后,进行的灭吴方案也是被后世不断效仿的:五竖一横,全面开花。


五竖,就是在长江以北,从五个方向发起进攻。多路进攻,可以使东吴顾此失彼,充分发挥晋的整体优势。

一横,就是益州苦心打造的水师,在王𣿰的组织上,迅速东进,控制长江制水权。

同时,晋朝为了加强协同作战,规定:王𣿰过建平后,归杜预指挥;进入建康战场后,归王浑指挥,以达到合力破敌的效果!

艰难的开局

万事开头难。在发起进攻后,晋的进攻开展得并不是处处顺利!


东吴的坚城是不容易攻克的。

杜预进攻江陵,打不下!

王𣿰出三峡,地势险要!

王𣿰打建平,打不下!

如果在过去单点进攻的时期,可能进攻就到此为止了!

多点配合,轻松破局

可是,在如今准备充分的情况下,这些困难都可以克服!

杜预打不下江陵,也没困顿不前,而是去支持西线王𣿰。


三峡不好出,杜预从陆路攻破了荆门、夷道,帮助王𤀹走出了长江最为险要的区域。

王𣿰又被乐乡孙歆阻挡不能进,杜预率军乘船渡过长江,插旗放火,虚张声势。孙歆惊恐撤退,大败被擒!

王𣿰在肃清江面后,杜预才得以水陆配合,拿下了江陵。

自此,晋朝已经基本控制了荆州水域!

厚积薄发,战果稳固

在控制江陵等地后,晋朝长期收买人心的政策开始厚积薄发。

荆南各地、交州等地,传檄而定,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


原本可能成为东吴的战略纵深的区域,就在这厚积薄发之下,迅速归晋!

同时,此时吴军集中精锐在安徽,正准备与晋军王浑部决战,胜负难料。即使吴军击败王浑,并在水战中挫败晋军水师,晋军也已经牢牢在荆州、交州站稳脚跟,战果得到巩固,灭吴也只是时间问题!

进退失据的东吴

可是,吴军精锐在与王浑作战中全军覆灭!

孙皓派出的精锐由张悌率领,前往迎击。

过去,东吴可以坚守相持,伺机破敌。

可是,面对多点进攻,就没这么从容了!

沈莹认为:比起陆战,我们水战更有把握,我们应该等晋军水师来了后,先水战取胜,再回头来打敌人陆军;


张悌认为:如果等敌人的水师打到这里,说明上游已经失守了,那可能我们就人心崩溃,一哄而散了!应该立刻去打敌人陆军!

张悌的担忧、沈莹的建议都有合理性。

只是,不管是去主动上去打陆仗,还是坐等晋军控制荆州后压制过来,东吴都没有胜算。

留给东吴的正确选项不多!

主将不知兵,精锐被歼,东吴丧胆


张悌在战役中的表现,暴露出他不知兵。

吴军出发后不久,遇到了王浑军的先锋张乔。吴军二话不说,上去围攻。此时,张乔请降,但却闭营不出!

哪有这样投降的?可是,张悌却接受了这个“投降”,留着张乔不理,继续北进。

到了板桥,吴军遇到王浑军主力,两军对阵,吴军败了!


吴军败不出意外,但败的过程,很说明问题!

此战中,吴军率先发起了进攻,丹阳精锐骁勇善战,奋力前冲,晋军列阵不动,拼死抵抗。吴军连续冲击三次不能取胜,两位将领被杀,士气受挫。晋军趁机发起反攻,吴军败退!

此时,原先“投降”的张乔马上在后方攻击吴军。吴军大败,张悌战死,精锐尽失!

此战的过程,说明了两个问题:

1、吴军正面作战中的特点已被摸透。

早在羊祜给晋武帝的信件中,就反复强调:吴军善战,但不能持久。


此战中,晋军先守后攻,先消耗吴军锐气,再一举反攻,正是在摸清吴军特点的情况下展开的。

2、吴军无良将。

吴军进攻不利而退,尚属正常。但退却组织很成问题。张乔兵力不多,发难时,如吴军中有张辽、吕蒙这样的将领,即使蒙受较大损失,不至全军覆没!

势如破竹

张悌的精锐覆灭后,晋军正式进入了势如破竹的阶段!

要说兵力,吴军有一战之力!但人心已散了!

孙皓先派游击将军张象率领万余水军前去迎战晋军水师。

结果:不战而降。

孙皓又派陶𣿰组织两万水军前去迎战。

结果:开战前吴军水师全部逃散!


大势已去,孙皓只得递降书。

吴亡!

回顾整个过程,我们会发现,仅就实力而言,吴并非山穷水尽,毫无办法。

孙皓虽暴虐无道、失去人心,但在战争初期,吴军在几个重要据点的防御依然让晋军难以直接击破!如果晋军组织不当,“等”不到吴军闻风丧胆的局面!

晋军之所以最后能一举拿下东吴,在于长期的筹划和严密的组织。

势如破竹,只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遗憾的是,在灭吴后,晋朝统治者却失去了这般慎重与精心,醉心享乐和内斗,终将中华大地带入了一段漫长的混乱!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不要只看到西晋伐吴之战的那几个月,得看到背后,尤其是孙权死后乱搞的那些年,东吴的灭亡是那背后乱搞的那些年加上伐吴之战的直接作用导致。

孙权死后的那些年

东吴的状况其实从孙权晚期就开始转下,孙权死后更是问题重重。原本只需要安心种田的屯田客要服兵役,原本基本上除了辅助种稻收稻之外就不用管其他杂事只需要安心作战的战士要修宫殿、做买卖等等,得到的盈利还得交给将领,这些事情都导致屯田客、战士等人怨声载道。

屯田的模式被破坏了,士兵的粮食就由东吴百姓来出,所谓东吴二十三万兵,是每十人左右供养出来了,不然哪有这种规模,所以当然是“家户菜色”。而这些到了孙皓时期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更加严重,谁叫孙皓是一个典型的暴君。试问这样的东吴即使有二十多万军队,能为东吴死战吗?


火烧眉毛都不急

司马炎派了六路大军伐吴,共计二十多万人,在造舰船的时候,因木屑沿江而下,被东吴的太守吾彦发现了,并且报告给孙皓,但是孙皓根本就不听吾彦的。虽然之后吾彦做了补救措施,但是都被王濬所破,东吴丞相张悌的所谓精兵三万也被王浑所败。这时候王濬又来了个“兵甲满江”浩荡局面,本来就有怨言的吴军见到这种阵势哪还有心思死战,于是就都跑了,所以孙皓也学刘禅一样投降了。



虽然东吴有长江天险,但是当家的人不行,精兵强将当然就是过去式,所以西晋伐吴的的时候很快制江权就被西晋拿下。没有制江权,天险就成了空架子,又没有为东吴一直死战的战士,东吴又怎能不亡呢?


淡看天上月


根据资料记载大约在公元276年(天玺元年)晋灭吴的战前准备就基本完成。只是因为后方鲜卑作乱,贾充等反对立即伐吴,使伐吴战争拖延了下来

公元279年(天纪三年),晋武帝下令伐吴。

司马伷等六将分别进攻建业的外围六合、当涂,以及长江中游的重镇武昌、夏口和江陵等地;王濬和唐彬则率领灭蜀后所得的水军,由蜀地顺流东下。

公元280年(天纪四年)5月1日,王濬所率的舟师首先抵达石头城下,孙皓投降。孙吴灭亡,西晋实现了统一。

东吴之灭亡首先:是大势所趋,本来魏蜀吴三国鼎立,蜀吴两国加起来也比不上魏国,晋继承了魏国的全部努力还吞掉了蜀汉,已经占据天下十分之八,双方的重量级都不同,对吴的战争本身就是一场不公平对决。

另外:孙权晚年为了抑制东吴士家大族势力以太子之位为诱饵,在二宫构争中沉重打击了以吴四姓为首的世家大族势力,但同时也严重削弱了东吴自身的实力,也为东吴灭亡埋下了隐患。

其次:孙吴方面孙皓性情残暴,是个不折不扣的暴君,对大臣太过苛刻,导致君臣上下离心,疏于防备,而所谓长江天险,在平蜀之后,长江已经不再是东吴可以恃靠的天险了,西晋反而拥有了顺江东下的顺流优势!,却无统一对策,以致节节失败。晋军势如破竹,孙吴防线快速崩溃。

最后:东吴最后一位擎天柱石,陆逊之子,大司马大都督陆抗,在六年前去世,从此东吴再无名将

总结,东吴末期既无地利,亦不得天时,更无所谓人和,什么都不占,能活那么长时间已经很不容易了

所以西晋挥了挥手,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就此灭吴。






吕小汪一身是怂也


吴末代孙皓皇帝,暴虐治国,又好酒色,大兴土木,从而民心丧尽,大臣人人自危,东吴名将陆逊去世后,国内没有统兵大将,军队训练荒废,士兵士气低落。

西晋本就是继承曹魏比较好的基础,从晋朝泰始五年(269年)起,晋武帝就筹划剿灭吴国,于是一面改善内政,开发农业、积存粮食;一面优选将帅,造楼船,练水军。


孙皓即位之初还是把老百姓放心上的,大赦天下,开仓济民,减少宫女人数,允许她们出宫婚配,可是没多久孙皓就渐渐迷失自己了,要说这孙子还真是够孙子的,当皇帝你就好好当,他呢肯能觉得皇位来得实在不容易,于是对自己的兄弟,侄子,甚至是自己的大臣开启杀戮模式,这孙皓也比较迷信,凡事都得问上一卦,皇后是废是立,


何时对外用兵,甚至是迁都这样的大事情都求助于卦象,作为皇帝的孙皓永远不觉得后宫的女人会多,于是就不停往自己的后宫补充新人,其他地方往东吴输送的后宫佳丽,他只要感觉有点不爽,直接把后宫的女人扔江里,东吴的内讧给了晋武帝致命一击的机会,于是孙皓也来效仿刘禅投降了晋武帝,自此东吴退出历史舞台。

公元279年,晋灭吴之战开始,晋朝军队分六路大举进攻。孙吴方面疏于防备,晋朝军队势如破竹。公元280年5月1日,也是东吴的亡国之日。

  东吴末帝孙皓自知国家再也保不住,于是反捆双手,抬着棺材到西晋阵前投降。自此,东吴灭亡,西晋完成统一,东吴末帝孙皓被封“归命侯”。


独秀文苑


东汉末年分三国,纷纷扰扰之后,在公元280年,西晋王朝一举平定东吴,结束了近百年的战乱。西晋灭吴,从发兵到攻陷建业,仅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百年战乱,四个月就结束了,这样一对比实在有点梦一般的感觉。

西晋灭吴,出动了二十万大军,东吴出动的兵力只有五万不到。西晋灭吴也没有实质性的硬仗,基本上可以算是摧枯拉朽,兵不血刃就平定了东吴。

一般来说,回答这样的问题都会从军事对比,庙堂决策上去分析。一方面,西晋为了灭吴,准备了十余年,兵员粮草都准备得十分充足,相比东吴的地理优势,西晋也投入了巨大物资,打造了一支强大的水师。另一方,东吴对于西晋的战略进攻并不上心,没有作战争动员,也没有想过弥补西晋的地理优势,打造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等准备,以一种心安理得的状态蔑视西晋所有的战争准备。

于是,以有心对无心,以准备充足对毫无准备,以二十万大军对五万大军,以百战雄狮对安逸弱兵。西晋要是还打不赢,索性全部自沉长江。

对于这样的统一战争,历史上发生过多起。如果细心可以发现,在三百年以后,也就是588年,隋朝也是这样灭掉南陈的。西晋在魏国灭掉蜀国后,取代了魏国建立了晋朝,进而灭掉东南的东吴政权,统一全国。隋朝在北周灭掉齐国后,取代北周建立隋朝,进而灭掉东南的陈朝,统一全国。整个的战争模式都是一模一样的!

这不得不惊讶于中国的历史怎么就像电视剧一般,还有套路?不得不怀疑是不是真有王朝更替周期律,中国的历史是不是一直在循环呀?

当然,这不是在拍电视剧,中国的历史也是不断地进步的,不存在治乱循环的说法。

在以往的问答里,解释了西晋与隋朝的相似处和不同之处。问题的名字叫:杨坚为什么那么轻易就夺得了宇文家的天下?核心原因是什么?

坐拥20万常备军队,还有长江天险,为何东吴仅4个月就亡国了?这个问题不够精准,或许应该这样说:坐拥20万常备军队,还有长江天险,为何东吴仅仅4个月就被西晋亡国?

从西晋灭亡东吴的整个过程来看,东吴的23万常备军,只用到了五万,而长江天险根本就没有用上。所以这个问题的前提条件是不存在的。

长江天险没有用上,二十三万大军只用了五万,面对西晋的强势进攻,坚持了四个月才灭亡,算不算得上很了不起?

其实,东吴立国七十多年,整体上是在不断地走下坡路的。首先对比一下,南方与北方的硬实力,也就是经济发展水平。毕竟一个国家政权取得多大的成就,经济发展水平是基础。

从东汉末年开始,直到隋朝建立,这个时间段是中华文明从大陆扩张时代东西扩张阶段向南北扩张阶段迈进的过程。东汉末年分三国只是预演,南北朝才是乱世的正剧。

这个时间段,统一并非大势所趋,分裂割据与局部统一才是时代的主体。金属冶炼业的发展,钢制工具的普及,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作为文明中心河南关中地区无力统御天下。即便晋朝统一全国,在政治制度上采用的也是符合时代需要的分封制。

也就是说,无论是东吴还是陈朝,南方正在持续地开发,这个开发的过程一直持续到南宋时期。作为新崛起的文明中心的建业,还不具备与传统文明中心洛阳相对抗的基本实力。

另一方面,南方持续地开发,加上水网密布,各个经济单元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建业要统御这些地区是十分吃力的。这一点从东吴以及南朝的政治局势就可以看得出来,东吴建国之前就与北方的曹魏发生了赤壁之战,赤壁之战的过程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都是十分精彩的。

总的来说,建业以弱胜强,周瑜以五万水师击败了曹操的二十万大军。在战争的前期,东吴内部各个政治势力主张投降的占了多数,所以才有孙权拔剑击案的故事,才有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可以说,面对曹操南下,东吴整体士族都是主张投降的。

这样的故事在东晋面对北方前秦苻坚的百万大军时,也是如此。结果,都是来自北方的士族力排众议,以寡击众,最后取得了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的胜利。并非说北方士族好战,而是这个时候,建业以及周边作为最先开发的地区,作为文明中心,在政治经济实力上,对于其它地区有压制能力。

随着东吴政权安定下来,解除了外来危险,南方地区进行经济方面的建设,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出现巨大的波动,加上水网密布,交通不便,建业作为文明中心无法把各地的经济力量调集起来,也就无法平衡各地的政治力量。

为此,孙权以及东吴的后几任君主基本上一直在与南方各地区的政治势力,与南方的那些土著士族作政治斗争,弹压他们以维持东吴政权的巩固。刘备、曹操死后,作为三国时期最年轻且最为长寿的开国君主,孙权的战略眼光不可能平庸,只是被内部的政治斗争耗尽了心力而已。所以,几十年对蜀国,对魏国没有任何作为,也不足为奇。所以,孙权和后几任君主越来越残暴地杀戮反对的南方士族也不足为奇。

其次,再对比软实力。无论是东吴,还是蜀国,越是往后,就越是缺乏可用的人才。毕竟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才能催生顶尖的人才。相比东吴和蜀国,魏国以及西晋一直是人才济济。经过东汉末年的诸侯混战,作为主战场的北方人口锐减,所以东吴以及蜀国才有立国的基础。和北方拼时间,拼内政,拼发展,这是不现实的,经济发展速度,人口增长的速度,不可能比北方更快。诸葛亮明白这个道理,孙权应该也是明白的。说到底,被内部的土著士族牵制了大多精力而已,内部土著士族根本就不想他们北伐成功,回到北方。即便成功了,建业或者成都也不可能成为统一王朝的都城,这才是本土士族不支持的根源所在。

最后,再对比地理优势。为了取得荆州,孙权不惜破坏与蜀国结盟的关系,还派出陆逊与刘备硬打了一仗。荆州,或者说襄阳以及江夏对东吴的战略意义,孙权不可能不清楚。只是,后来孙权一直都没有夺取这两个地区,反而丢了建业的桥头堡广陵,也就是现在的扬州。襄阳、江夏、广陵在地理位置上,不利于大规模兵团作战,不利于骑兵纵横,东吴要夺取这三个地区并没有兵种上的劣势。然而,这三个城池一直在曹魏以及西晋手里,东吴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被北方灭亡也是时间的问题。

实际上,即便这三个地区被东吴抓在了手里,也难以抵抗北方的统一战争。这从后来的南宋政权就可以看出,元朝破襄阳,南宋的防守就被打破,灭亡也很快。

总结上面的陈述,可以得出结论,东吴政权的存在与灭亡,根本力量不在于东吴政权本身,而是在于北方。

在文明时代演进的过程中,传统的文明中心不足于统御全国,也就是说洛阳能够统御的地区就是北方,统御不了南方。统御南方只会削弱文明中心的实力导致战乱,而战乱一起,只会加快文明中心的衰弱。

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文明中心的河南地区经济发展恢复能力自然很快,一旦重新恢复对整个北方的统御能力,南方地区就无法作为割据政权存在。

当然,灭掉东吴,西晋王朝也没有得到多少好处,毕竟河南关中地区作为文明中心无法统御南方,统一东吴只会削弱河南洛阳统御天下的能力,导致新的战乱。事实也是如此,西晋统一不久,就不得不采取落后的分封制以维持统一的局面。最终还是无法悖逆时代,短暂的统一之后,西晋又陷入了战火,历史走进了南北朝长期的分裂之中。

西晋南逃,东晋在建业落脚后,也面临着和东吴一样的局面。只是,五胡乱华的破坏力比东汉末年诸侯混战的破坏力更大,文明中心的恢复统御天下的能力需要更长的时间。所以,东晋没有办法像东吴一般,等不到北方来统一。三百年的南北朝,南朝更换了五个朝代,继东晋之后是宋齐梁陈。由此可知,东吴即便不被西晋灭亡,也会被内部的政治势力推翻,毕竟仅仅依靠残暴的镇压是无法解决建业统御能力不足的问题。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时代,洛阳统御不了建业,建业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统御整个南方。



放弃的回忆


我是专注历史的中国小贱,我来为您解答。

我就从两个人的角度来阐述,东吴拥有二十万军队,还有长江天险,为何在短短的四个月就亡国。

一、从吴国末主孙浩角度分析

孙浩是孙权的孙子,也是吴国的末代皇帝。

孙浩在即位之初,尚且还能装腔作势表现出明君的作为。可是,没过多久,他就装不下去了,暴虐无道的本性彻底暴露了出来。

末代昏君该做的的事,他都做了。我就随便说说他干的荒唐事。

孙浩的后宫已经塞进了不少美女,可是他仍然还不满足,他的臣子们就倒霉了,凡是年满十五岁的妙龄女子,都必须经过孙浩的过目后,方能嫁娶。

孙浩有一个癖好,喜欢大摆宴席,宴请群臣,想要吃孙浩的饭,那可是随时会掉脑袋的。原来孙浩喜欢让赴宴的大臣们喝得酩酊大醉,然后要求他们互相检举揭发,凡是被检举出说过他坏话的人,立马当场杀死。

别以为没人检举揭发,你就觉得安全了。如果你醉倒在宴席上,孙浩一个不开心,那你就彻底凉凉了。反正呢,孙浩杀人完全不讲规则。任凭自己的心情。

孙浩的暴虐无道,早就让他的臣子和子民们,都已经死如死灰,整个吴国上下早就貌合神离,当西晋军队打来的时候,那自然是摧枯拉朽、势如破竹。

二、羊祜的攻心之术

羊祜,在西晋灭东吴之前,就已经过世,虽然他没有直接参与灭吴之战。但是,整个灭吴的战略部署就在他在世的时候,就已经部署好了。

羊祜所面对的东吴主帅是陆抗,陆抗是陆逊的次子,也是东吴最后的柱石。可以说,陆抗在一天,东吴就能多活一日。

初始,羊祜也曾积极主动进攻东吴。在西陵之战中,拥有优势的魏军被陆抗击败。从这场战争中,羊祜很清醒的认识到,灭吴的时机还未到来。于是,羊祜采取怀柔之术,对吴国军民实行攻心战略。

羊祜对吴国军队特别讲究信义。每次和吴军交战,从来不偷袭,都会把时间地点通知对方;有时候,魏军抓到跨越边界的吴国百姓,都会好礼送之归吴;魏军在边界不小心践踏到吴国百姓的庄稼,都会照价赔偿,诸如此类的攻心战略,数不胜数。

羊祜的怀柔之术和孙浩的暴虐形成鲜明对比,吴人皆称其为“羊公”。

羊祜过世前,通过怀柔之术,已获得了吴国军民的“心”;完成了对东吴的战略部署;并极力推荐杜预作为日后伐吴的主帅。

通过对比,再加上陆抗过世之后,东吴唯一的安全罩就没了,东吴能支撑四个月已经谢天谢地了


贱议你读史




大家都知道,三国末期,司马家族掌控曹魏政权,最终司马炎废了曹奂,篡位成功,改魏为晋。而此刻,三国之中仅剩下东吴仍在苟延残喘,所以司马炎为了实现先辈统一天下的遗愿,足足准备了10年之久,然后仅用4个月的时间,就灭了东吴,统一全国。

想当年三分天下的时候,东吴虽然没有曹魏强盛,但也不至于这么快就灭亡吧,所以我们不仅要看司马炎这4个月的军事行动,更要看之前10年的宏伟大计。



司马师司马昭兄弟

其实司马炎的老爸司马昭在世时,就提出了“先定巴蜀、再灭东吴”战略方针。果然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63年,蜀汉在强大的曹魏三路大军围攻下灭亡了,至此也拉开了三国时代统一的序幕。

但司马昭没能亲眼看到全国的统一,于公元265年病逝。其子司马炎继承晋王,第二年便登基称帝,稳定3年后,司马炎着手筹划灭吴部署。



司马炎

这10年中,司马炎做了各方面的部署:

政治方面:安抚蜀汉亡国君臣的后代,稳定西南;

经济方面:改善内政,恢复生产,开垦荒田,广积粮草;

外交方面:以善取胜,瓦解东吴军民,使其丧失军心、民心;

军事方面:水陆并进,一方面挑选精兵良将,驻扎各地,操练兵马;另一方面在巴蜀地区建造战船,训练水军。



以上种种举措都顺利进行,各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四川稳定无后顾之忧;东吴军民不断有来降之人;建造的大型战船更是数不胜数。万事俱备,只待发兵!




吴末帝孙皓

再看东吴方面,孙皓暴虐不止,天真的以为东吴有长江之险,还妄想着像当年火烧赤壁一样能够抗拒晋军来犯。

殊不知司马炎造战船的巴蜀地区就位于长江上游,准备一路顺江而下直取东吴。孙皓的昏庸无度,不仅在边防部署上没有任何作为,还让一众臣子们都寒了心。

终于在公元279年11月,司马炎派出20万大军,兵分六路进攻东吴,水陆并进,直取东吴都城所在地建业。当时东吴虽然也有20万大军枕戈待旦,但都分散在沿江和江南各地,这就给了晋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孙皓投降

最终,吴主孙皓出城投降,东吴灭亡,从司马炎发兵开始到现在仅过了不到4个月,当年魏蜀吴三足鼎立时期,蜀汉国力还不足吴国3分之一,尤其后来诸葛亮死后,蜀汉更是没落,照样坚持了4个月才被魏国所灭。

至此,司马炎建立的西晋统一了全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