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经问道之《茶经》(十四)

寻经问道之《茶经》(十四)

(接上文)

在明朝初年以前,“泡茶法”用的是末茶。自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废龙团贡茶而改贡散茶,炒青散茶生产成为主流,各茶区都研制出各具特色的炒青贡茶。而明朝的贵族和文人雅士,继承了唐宋“修心证道、天人合一”的茶道思想,根据泡制炒青散茶的特点,约在明朝中期的时候,形成了一套全新茶道形式“泡茶道”。到明朝后期开始盛行,并出现了关于“泡茶道”的专著,如张源著《茶录》和许次纾著《茶疏》等,他们共同奠定了“泡茶道”的基础。

“泡茶道”在清代进入了鼎盛时期。由于帝王对茶的痴迷,特别是康乾时期,不仅茶具制作精美绝伦,茶叶品种层出不穷,出现了乌龙、红茶、黑茶等品种,并且针对不同的茶叶品种出现了用壶泡、杯泡法、盖碗沏等泡茶法。还发明了很多专业工具,如茶道六君子。而清中后期也出现了茶道专著,其中冯可宾撰写的《岕茶笺》,冒襄撰写的《岕茶汇钞》,都进一步补充、发展、完善了泡茶道。虽然“泡茶道”在清末后经历了长期战乱而一度衰落,但一直传承至今,并在近三十年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和发展。

寻经问道之《茶经》(十四)

“泡茶道”程序包括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

由于明代以后,炒制散茶的盛行,颠覆了唐宋茶道对茶叶以及茶汤的审美标志。特别是到了清代乌龙、红茶、黑茶等品种的出现,使得选择和鉴别茶叶品种和质量,变得即复杂又重要。所以明清时期的茶人们,在对“泡茶道”的长期实践和研究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从外形、汤色、香气、口感回味、叶底等方面进行评价的标准,一直沿用至今。

“好茶需好水”这已是人们的共识了。茶道自唐代产生以来,对用水的要求很高,也很讲究“鉴水”,到明清时期的对水的讲究比唐宋更胜,讲究“择水、贮水、品泉、养水”。要泡一杯好茶,仅有好茶、好水是不够的。必须做到茶水火三合其美。针对不同茶叶特点,掌握烧水的火候就格外重要了。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提出“水一入铫,便需急煮,候有松声,即去盖,以消息其老嫩,蟹眼之后有微涛,是为当时;大涛鼎沸,旋至无声,是为过时;过则汤老而香散,决不堪用”就是对烧水比较专业的论述。此外,如明代田艺衡所著《煮泉小品》和徐献忠所著《水品》就是专论泡茶用水的书。 

寻经问道之《茶经》(十四)


“泡茶道”主要的习茶方式有三种:撮泡法、壶泡法、功夫茶。

撮泡法:撮泡法比较简便,直接将茶放入杯盏,然后注沸水即可,一人一杯,浓淡由人,多少随量。明代陈师在《茶考》中记载:“杭俗烹茶用细茗置茶瓯,以沸汤点之,名为撮泡。”撮泡法在明朝使用无盖的盏、瓯来泡茶,清代在宫廷和一些地方采用有盖和托的盖碗冲泡,便于保温、端接和品饮。现代又采均有柄有盖的茶杯冲泡,便于端接。现在我们用玻璃杯泡制绿茶也属于这种方法,用玻璃杯最能体现绿茶的魅力:当沸水轻流入杯,一缕水汽升起,茶叶在水中翻舞,伴着清香慢慢展开,在不知不觉中变为翠绿。撮泡法的关键是水的火候、注水速度、茶量和泡制时间,对不同的茶叶品种,都用不同的要求。

寻经问道之《茶经》(十四)

壶泡法:壶泡法的一般程序有:藏茶、洗茶、浴壶、泡茶(投茶、注汤)、涤盏、酾茶、品茶。是明清时期茶道最主要的泡茶方式,一把壶,几只杯,简单而自然,品的是原滋原味。这种方式也直接促成了紫砂壶的闻名天下、长盛不衰。壶泡法讲究的是简约自然、养壶修心,追求的是返璞归真、天人合一。发展到现在依然是最常见的饮茶方式之一。现在流行与日本、台湾等地的“干泡茶法”,其实就是“泡茶道”的沿袭和发展。

寻经问道之《茶经》(十四)


功夫茶:功夫茶起源于宋代福建的漳州、泉州及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 形成于清代,流行于广东、福建和台湾地区,是用小茶壶泡青茶,主要程序有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酾茶、品茶等,每一道程序又进一步解释为孟臣沐霖、马龙入宫、悬壶高中、春风拂面、重洗仙颜、若琛出浴、游山玩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鉴赏三色、喜闻幽香、品啜甘露、领悟神韵。

近三十年以来,当代茶人、学者和专家,以壶泡、撮泡及功夫茶为基础,经过潜心的研究和挖掘,从环境、服装、饰品、茶具、动作、茶礼等各方面,将优秀的中国传统茶文化,结合当代人的生活特点和现代新型茶具,创新出现代茶艺体系,使得当代的茶艺五彩缤纷,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必选项目。

寻经问道之《茶经》(十四)

(未完待续)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告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