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丧事简办 好!


「建言献策」丧事简办 好!

前几日,同事88岁母亲病逝,发丧那天我们一行4人前往悼念。只见大门一侧摆放了10多顶用鲜切花做的花圈,门口有2名近邻将我们引入安放老人骨灰棺椁的正室里。鞠躬、握手,家主为我们右臂系上白布条。返回时,主人又奉上一包大碗面、两个小花碗和一双筷子。逗留也就10分钟,来去匆匆。路上朋友们都说这样办丧事省钱省心又省力,疫情过后就应该延续下去。每每和他人议论此事,大家都异口同声说:“ 好!”

疫情发生之前,农村丧事大操大办之风盛行,攀比之下有愈演愈烈之势。有的丧主在家大办三天,亲友、忙事的庄邻几十口人每天就被拴在丧事上,有事的也难启口请假,因为谁家都可能遇到这事;吹鼓手请了一棚有一棚,不奏哀乐反而演奏流行歌曲、跳起欢快舞蹈等;酒席办了几十桌甚至上百桌,花费数万元。但因政府干预乏力民间红白喜事理事会自行瘫痪,农村红白事管理成“散放”状态。人人深恶痛绝但人人又无能为力去改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政府明令规定:疫情期间红事延办,丧事从简。这一硬性规定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响应,有的丧主把去世老人火化后存放家里等待疫情消退,有的丧主除了邀请至亲光顾悼念外,其他亲友采取“线上”追悼。进入3月份,疫情防控渐入佳境,但丧事简办仍未解令。不少群众说,就是疫情大捷后,这丧事从简就应长期坚持下去。

孝敬老人应在生前予以多加关心照顾,让他们吃好喝好穿好住好玩好,让老人度过幸福快乐的晚年。人死如灯灭,死后任尔怎么大摆排场也只是做给别人看的,到底有多少意义呢?

丧事简办,群众有愿望,也是乡村文明之要求,政府应顺势而为,不可坐失时机。

东海:桑怀华 周庚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