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鸭垴上故事多,清江河畔说风流


白鸭垴上故事多,清江河畔说风流

每一次走进清江河畔,总让人流连忘返;喜欢那里的山水、草木,更喜欢宜都,浓浓的文化氛围。

白鸭垴上故事多,清江河畔说风流


2018年9月19日,宜都市高坝洲镇白鸭垴村举行“高坝洲镇第三届民间文化艺术节”、“《白鸭垴民间故事集》首发式”、“白鸭垴村民间故事学会授牌仪式”。《白鸭垴民间故事集》是宜昌市第一部村级出书(或者这个定位还可以升格),这是一个三面环水,有着600余户,2000余人的村落。

白鸭垴,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怎样的喧嚣?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有着怎样的故事?缔造了怎样的传奇?

白鸭垴上故事多,清江河畔说风流


白鸭垴村三帮庙,您听说过?曾经,它的名字叫龙泉庙!

虽然今天,站在那里,除了地上的几块碑刻掩映在草丛,别无所见。但是躺在地下的它们,趟过岁月的沧桑,一路走来走来,还在那里顽强的诉说一段历史,除此之外没有留下更多的痕迹;然而,三帮庙正从沉寂中走向前台。历史长河中,它曾一路喧嚣、一路高歌、一路风流。石帮、船帮和客帮,演绎了当年白鸭垴上石材码头精彩纷呈的故事,气象万千。

三帮庙里,供奉着鲁班、镇江王爷及诸佛。

白鸭垴上故事多,清江河畔说风流


这是一个美丽的村落,一个唯一能把石帮、船帮和客帮紧密联系在一处的地方,这里的石材曾经被运往各地。早年,宜昌坊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生成的南京,造成的北京,铁打的荆州,纸糊的宜昌。意思是说荆州城的古城墙是铁打的,很牢固。然而,当年筑荆州城墙的石头,据说都是从白鸭垴运过去的,白鸭垴村的石头好,这从三帮庙遗址上咸丰、道光年间的碑刻文字可以看出,数百年的沧桑,毫无风化脱落,抓上一把青青的带汁绿叶,轻轻一擦,字迹便跃入眼帘,清晰可见。

白鸭垴上故事多,清江河畔说风流


曾经,为了写一篇文章,爬到点军某山上看过一通清朝年间的碑刻,风化得很严重,和白鸭垴村的三帮庙碑刻不可同日而语。

白鸭垴人信心百倍,继《白鸭垴民间故事集》之后,将以多种形式并存的方式,陆续推出歌谣、谚语集等。一个文化村落,正在宜都市高坝洲镇一隅崛起!

哪一个地方没有故事?

白鸭垴村的特色,在于把故事编成了书籍,在于把文化推向了瞩目的焦点,在于树立了地方特色的标杆,在于推出故事村的雄心壮志,在于培养标志性传人的厉兵秣马。

白鸭垴上故事多,清江河畔说风流


如果说中国的每一个村落,都能如此,那么,文化的复兴将指日可待。用文化推动地方发展,是白鸭垴人的心愿。

宜都,紧邻清江主河道,青(青林寺)、白(白鸭垴)二村,一前一后,正在书写新时代的传奇故事。

君不见?从宜都到长阳,清江文化,一路传唱,一路歌谣:

七沱八鱼共九洲,

七十二滩上资丘,

外带还有十三口,

巴国的清江竞风流!!!

如果有机会,请到清江河畔看一看,它不仅仅是画廊!到宜都看一看,一个传奇的地方!走进宜都,到青(青林寺)、白(白鸭垴)二地看一看,感受“三帮”的与众不同,走进地名、传奇、生活那些不同的民间故事里;走进让人流连忘返的清江河畔;感受那里的山水、草木和浓浓的文化氛围。

白鸭垴,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怎样的喧嚣?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有着怎样的故事?缔造了怎样的传奇?有待揭秘其神秘的面纱!

白鸭垴上故事多,清江河畔说风流


今天的白鸭垴村,于2001年3月,由原石场坡、呙家冲、白鸭垴、蔡家河4个村合并而成。

2017年9月19日,白鸭垴村委会组织5人专班,安排专人收集书写整理白鸭垴村民间故事。历时一年,《白鸭垴民间故事集》首发式的举办,掀开了继《青林寺谜语》之后的宜都市又一民间文化之村序幕。

白鸭垴上故事多,清江河畔说风流


白鸭垴上故事多,清江河畔说风流

作者简介:清灵书香,女,1971年7月出生,点军人,自由职业者。宜昌市文安之研究会会员,宜昌市作协会员,宜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点军区诗学会员,点军区民间文艺家协会联艾分会副会长。曾参与《宜昌人物》《消逝的村庄》《点军抗战记忆》《点军文史》等撰稿;《明末宰相文安之》特约编撰;作品散见于《三峡晚报》《宜昌文博》《镇江阁》《点军文学》《新蕾》等。曾从事《中国民俗志·宜昌市卷·点军卷》、《西陵区兵要地志》和其他刊物文字校勘等。2014年长江散文网优秀作者奖;点军政协文史委授予2016年度优秀文史工作者,2017年度政协文史工作先进个人。2019年度宜昌市图书馆、《三峡晚报》联合征文《我家的读书故事》三等奖。

文章已于2018-09-22修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